郭苗苗(黄河交通学院)
笔者通过参加伊斯坦布尔矿业展会,开发土耳其市场,收集市场信息,对土耳其展会营销效果进行研究。文章以SWOT分析方法为主线,基于内外部和竞争条件,对此次矿业展会的,Strength 优势、Weaknesses 劣势,Opportunity 机会,和Threats 威胁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对策。
(1)人员优势。参展人员具有所必需的商务谈判,国际贸易,专业技术,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等知识,和相关语言能力。在展前,参展人员掌握展会的规模和客户来访情况即参展国家、参展商构成,参展竞争企业即同类产品情况,并收集之前参加展会的大客户名单,设定目标客户群、目标市场,同时重点关注近期有相关项目的国家。
(2)公司参展优势。首先,公司的物资支持,参展材料包括展会宣传册,宣传条幅,办公用品和小纪念品准备充分。其次,公司宣传片的制作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最后,前期通过在伊斯坦布尔本地进行的人员推销,广告推销和公共关系推销,对展会宣传充分,展会吸引了大批的新老客户。
(3)区位优势。目前土耳其选矿产业格局已经形成,除去河南重工企业在土耳其阿克塞城市的选矿项目,其余地区选矿业项目前景乐观。另外,以土耳其为依托,周围国家伊朗,西亚国家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市场相互连接,梯级发展。
(4)品牌优势。首先,展会品牌知名度高,此次伊斯坦布尔矿业展已开始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无论是展览规模,还是服务水平,已接近行业领先水准。展台的布置,完好的展现了公司实力,性价比也较高。另外,客户对河南重工企业品牌熟知和认知度高,产品符合欧美标准,产品通过CE 认证。设计理念也顺应了欧洲市场的环保经济性需求,较易于推广。
(1)参展配置劣势。首先,语言交流障碍。前来展位咨询的客户,有些为土耳其本土居民,只限于土语交流。现场寻找翻译沟通,信息传输唐突。第二,参展实物受限。由于地域运输限制,无法将实物运到现场,产品的视觉冲击和客户的直观感受略显其次。再次,展位空间设计不合理。此次会展中,由于人流量大,展位空间小,其中会客桌占据较大部分位置。下次可做相应调整设计,从而可接纳较大客流量。最后,展会人员配置问题。由于涉及到整个产品生产线流程的讲解和相关细节的概述,导致有些专业性的问题不能及时准确的跟客户进行沟通、解说。
(2)参展环境劣势。首先,参展人员对来访者个人完全不了解,初次推销只在很短时间内交谈,机会有限;展会周围环境的噪杂声,广大的空间影响着信息的传输和沟通效果。其次,来访者此前已经访问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展台,较为麻木,无法作出行之有效地判断和决策,只能做初步的约定和意向达成[1]。再次,来访者离开展台30 米后,已经遗忘和参展人员所交流的90%的内容。展会来访客户需要参展人员积极主动的接近,否则会很快转向下一个展台。最后,展会上存在诸多分散客户注意力的因素,会限制客人对参展人员的理解能力,双向交流容易被打断。
(1)展会。国外展会更加开放,为参展企业提供更多创新的途径。展会引进国际竞争,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2)周边国环境。另外,以土耳其为依托,周围国家伊朗,西亚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非洲阿尔及利亚,苏丹等市场相互联接,梯级发展。此次伊斯坦布尔矿业展会,同时也吸引了四家伊朗同行业机构的参加。
(3)土耳其本土市场。目前土耳其选矿市场存有土耳其迪夫里吉细粒铁矿石厂,土耳其土尔赫锑矿厂,土耳其埃尔加尼铜矿厂,以及土耳其阿克塞氧化铜矿厂等。后继者陆续加入市场,整个选矿行业发展势态良好。
(1)竞争威胁。土耳其国内同行业机构的参展,竞争严峻激烈,加大了对市场的份额的瓜分。产品推广一定程度受限,展会上遇有同行业探价询价现象。
(2)展会自身劣势。政府办展,会展的市场化程度低。展会的资源配置,地域布局依赖行政,而没有顺应市场走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展市场良性化竞争格局的形成[2]。
一个成功的展会营销,应充分运用参展企业优势弥补展会特殊环境下的劣势,抓住机会来迎接挑战。通过事先,事中和事后控制,使展会系统有序进行。
(1)展会配置。首先,为信息有效准确及时的传输,参展企业应事先找好翻译人员,做好沟通事宜,使翻译人员无障碍地向客户传递企业信息。第二,展位空间的合理设计。展位简洁设计,省去不必要的空间,合理利用有效空间,以接纳更多的客户。最后,人员的有效配置。展会营销人员应做到,掌握材料、产品、加工、地域分布,熟练向客户介绍展示材料,相关产品制作,生产周期,包装和交货情况;充分了解参展样品,用费比原则抓住产品的特点,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给客户,把握报价的尺度。回答客户问题时迅速、果断、自如和自信;做到对同类产品有所了解,扬长避短;熟练运用软件和设备,短时间内呈现报价单;参展人员积极通过团队作战,弥补个体劣势,充分发挥集体智慧[3]。
(2)展会特殊环境营销。首先,圈定目标客户。重点跟进主要的目标客户,比如大进口商(某国家或区域内主要的进口商),有资质的工程企业,大型的连锁企业,快速成长中的中型分销商,新目标国家的进口商。第二,加深印象。与目标客户积极有效地互动,做到尽可能引起客人的兴趣,尽可能多收集客人的信息、背景资料。第三,正确辨识客户。对于正装的客户必须认真接待,留意挑剔的客户,辨识业余的客户;客户眼光挑剔,久不发言则更加要注意;通过客户手上收集的其他公司的资料判断其是否为专业用户;通过交谈判断客户是否熟悉产品;恪守多问,多听,少说的原则[4];对穿西装的客户要格外重视,如果客户是几个人统一着装又有公司标志,要格外留意;中东地区中间商较多,注意同行代理打探价格的现象;日本人比较喜欢三五成群,且较可能是几个公司的老板在一起;欧美的客户也越来越多喜欢休闲的装束。
(1)充分利用展会机会。注意几类特殊的客户。如果是欧美国家的客户带一个翻译,对中国不太了解,则容易成交;欧美客户或者中国香港和台湾的客户,客户资源比较真实,值得把握;中东国家客户,有中国办事处,中国通,则也许只是来打听价格为主;切忌展会期间与老客户在展会现场高谈阔论,参展人员会有无法克制的冲动倾向与老客户交谈,因为这样既舒服又安全[5]。长时间与老客户判谈会阻挡新客户的接近,展会期间要高效的挖掘潜在新客户。这也是展会的最终目的。
(2)面对同行竞争,探价现象。在报价环节,注意报价的时间,频度和幅度。是否需要现场报价,还是回头报价,根据客户性质大小决定报价的尺度。推销是90%的倾听,确定以下问题,客户是否已经在中国采购?采购方式是什么?每年箱量有多少?在本国的市场情况,销售业绩和占有率?是否对现有的供货商满意?希望我们可以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6]。只有充分了解对方,才能充分掌握主动权,开拓潜在的国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