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与修复联合技术用于前牙散在间隙修复治疗临床分析

2020-02-16 01:30:46何正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8期
关键词:前牙美观种植体

何正权 张 芳

湖南省长沙市口腔医院 410004

成人前牙列散在间隙会导致患者咬合功能降低,列散程度严重时可影响其咀嚼能力与发音吐字能力[1]。另一方面,前牙列散在间隙一定程度降低患者脸部外形的美观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部分前牙列散在间隙患者伴一定程度邻牙倾斜及先天前牙缺失,由于间隙大小不同、中线错位及邻牙倾斜位移等情况,造成修复治疗过程困难。因此选择科学、有效的正畸治疗手段对临床治疗前牙列散在间隙具有关键意义[2]。鉴于此,此次实验为正畸与修复联合技术用于前牙散在间隙的修复,探讨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6月就诊于本院的前牙列散在间隙患者共3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7~39岁,平均年龄(26.81±9.98)岁;单颗牙缺失10例,两颗牙缺失8例,上前牙缺失12例,下前牙缺失6例。纳入标准:(1)无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临床资料完整,研究中途无退出;(3)患者及其家属已对研究目的与内容知晓,并同意配合研究进行。排除标准:(1)伴传染性、血液性疾病,需隔离治疗者;(2)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者;(3)急性、慢性口腔炎症、口腔黏膜病变者;(4)颌骨放射治疗者;(5)智力障碍或精神障碍,无法配合调查工作开展。

1.2 方法

1.2.1 检查: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使用X线片(头侧位片、全景片、牙片)、CBCT及牙颌模型进行检测,依据检查结果制订合理的正畸、种植计划并进行预后评测。选择适当的种植体,且进行牙体、牙周治疗前准备工作。

1.2.2 正畸治疗:正畸治疗使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列散间隙的整合,调整中线、牙齿倾斜位移程度、前牙覆牙颌覆盖程度及尖窝接触程度。依据患牙情况采取种植支抗、扩弓及邻面除釉等措施,以获得理想的矫正治疗效果与实施修复手段的空间。针对修复集合间隙、拓展完毕后暂时对固定矫治器进行保留,待修复治疗完毕后作精密微调期间用作固定保持器具功能,完成调整后拆除。

1.2.3 种植手术:种植手术实行方法为:待局部麻醉完毕后,于缺牙区域牙槽顶端开口,切口呈角型或H型,依级备孔,置入种植体。依据手术情况采取Bio-Oss人工骨粉置入。术后进行冰敷20min,每日服用抗生素,持续3d,8~11d拆线。种植体置入后2.8~5.8个月行二期手术。

1.3 观察指标 (1)咬合功能及咀嚼能力检测:治疗后对36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患者咬合功能及咀嚼功能进行测评。(2)检查种植体结合情况:分别于术后1d及术后0.2年、0.5年、0.7年及1年时分别在复查中使用数字化X线检查判断种植体结合情况,评价标准:①显效:垂直向骨吸收情况理想,无排斥反应;②有效:垂直向骨吸收情况较好,有轻微程度排斥反应可通过治疗手段消除;③无效:垂直向骨吸收情况差,排斥反应严重。总有效数=显效数+有效数。(3)患者总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36例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评估,总共10道题,满分100分, 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记录其总满意度。

2 结果

2.1 咬合功能及咀嚼能力 所有患者经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后,全部种植体无松动位移脱离情况出现,均较好地恢复了咀嚼功能及咬合功能,所有患者咬合程度良好。

2.2 种植体结合情况 所有患者X线检查种植体牙槽骨结果均为正常,出现牙龈轻微红肿2例,垂直向骨吸收情况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结合度高,总有效率达94.44%。

2.3 患者总满意度调查 所有患者均参与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记录,33例患者对治疗感受佳,面部美观程度高,修复体外形舒适、异物感低,总满意度达91.67%。

3 讨论

成人患者前牙列散在间隙主要与前牙先天缺失、牙周疾病及错颌畸形有密切联系。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方案是以修复前正畸、开拓间隙创造修复空间从而改善治疗效果为目标的联合治疗方案。相关研究提出,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可改善患者面部美观程度,提升牙齿整齐性与咬合、咀嚼能力,保障患者牙齿及牙周组织健康[3]。过去对临床治疗前牙散在间隙多采用活动义齿或粘结桥法,但因基牙错位,其只能作为填充间隙使用,治疗后美观效果差强人意,患者满意度差。此外如果采取全烤瓷修复,涉及牙齿过多,修复后牙冠过宽,视觉效果差,且患者痛苦大、费用高,都导致其不能成为理想治疗手段。研究提出[4],种植前应用正畸技术则为解决前牙缺失散在间隙新型方案,可有效恢复修复后咬合能力及咀嚼力,改善患者面部外观,治疗后患者满意度高。

通过正畸技术先行矫正扭转错误或位移牙齿,再行修复的优势包含:可恢复缺失牙的牙位、获得健康的牙龈缘,可达到满意的外观效果,基牙也能保留活髓,以长期保存天然牙,同时缓解患者痛苦情况,降低不适感[5]。修复后使患者咀嚼功能得到提高,且牙列美观效果好,纠正其不良咬合关系,改善覆盖关系,从而取得满意效果[6]。种植前应用正畸技术矫正存在倾斜位移的邻牙,调整并分配牙弓中的散在间隙、中线,扩大缺牙区间隙后再行种植体置入。本文结果显示,经正畸后修复治疗,种植体无异常情况,患者均恢复咀嚼功能及咬合功能,咬合关系良好,与既往研究[4]相符,显示正畸后修复治疗方案确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且在调整过程中,控制牙根整体位移尤为关键,通过其整体移动可避免出现牙冠间间隙不足情况,促进近远中牙根朝向相互平行或稍开散有助于种植体的置入。再者,调整位移可预防邻牙根及种植体置入位置不佳情况出现,从而减小后续修复难度。此外,治疗过程须重视中线位置调整,其与患者面部美观程度关联密切,通过种植支抗、邻面除釉等技术给予调整以达到理想中线位置,同时达成保持与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及牙齿尖窝关系的功效[7],固定矫治器拆除时间上选择种植修复后进行,可有助于持续稳定牙齿、预防位移出现,本文结果显示,患者种植体结合度总有效率达94.44%,得出正畸联合修复技术可改善种植体结合情况,降低不良结合情况发生,结合程度高。再者,在种植修复后进行精密微调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修复效果及美观程度,以满足患者对种植体美观程度的需求,提高其满意度,与本文结果中,患者总满意度达91.67%相契合。

综上所述,给予前牙列散在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技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咬合及咀嚼能力,最大限度改善面部美观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广价值高。

猜你喜欢
前牙美观种植体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8:06
晒晒我的语文作业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微创拔牙结合牙龈成形术在义齿美观修复中的应用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不同正畸方法压低下前牙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