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药医工融合 培养跨学科应用型医药人才

2020-02-16 00:09蔡志奇陈燕忠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科群医工医药

蔡志奇,陈燕忠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药学、医学与工学的交叉融合是“健康中国”和“新医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院校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推进“药医工融合”,培养跨学科应用型医药人才,是医药院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使命,也是打造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药医工融合”的两个维度

本研究中,“药医工融合”涵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个维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两者的目的主要指向培养跨学科应用型医药人才。

1.1 学科集群的维度

“学科集群”指立足区域社会需求和办学实际,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通过整合优化学科资源,把分散的学科组建成综合性学科集群,推动集群内学科的相互交叉、优势互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学科前沿实践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效应[1]。

基于学科集群的角度,“药医工融合”是指“药”学科群、“医”学科群和“工”学科群(下称“药”“医”“工”)的交叉融合,它们的范围和关系如下。

(1)“药”“医”“工”的范围

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对本研究提到的“药”“医”“工”进行内涵界定。

① “药”学科群:由“医药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药学”和“中药学”所包含的部分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共同组成。

②“医”学科群:由“医药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所包含的部分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共同组成。虽然从学科分类角度而言,“药”属“医”的组成部分,但本研究立足于药科大学,“药”的学科门类较齐全,且是学校主体学科,因此将其单列。

③“工”学科群:由“工程与技术科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材料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化学工程”“食品科学技术”所包含部分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共同组成。

(2)“药”“医”“工”的关系

学科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多学科,指从其他学科或知识领域中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但不改变和丰富所借鉴学科的知识,也不涉及任何学科间的相互作用;第二层次是跨学科,指学科相互作用并实现共赢;第三层次是超学科,它并不局限于学科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作用,而且还将这些置于另一个新的学科界系统中[2]。结合这种界定方式,现对“药”“医”“工”三个学科群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阐述如下。

①主次关系:虽然“工”学科群所包含的学科比其他两个学科群更多,但对医药院校而言,“药”和“医”是“药医工融合”的起点,也是重点和落点,因此“药”和“医”占主要地位,“工”占次要地位。

②并列关系:指“药”“医”“工”中任意两者或两者以上在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中共同发挥作用,但相对独立,并未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中,设置“C 语言程序设计”的同时,也设置“临床医学概论”。并列关系对应上述学科相互作用的第一层次,即多学科。

③交叉关系:指“药”“医”“工”中任意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学科相互交叉,视交叉程度深浅,或停留在学科交叉层面并未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或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若多个交叉学科汇集在一起,则形成交叉学科群。交叉关系对应上述学科相互作用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即跨学科和超学科。

1.2 专业集群的维度

(1)专业集群的内涵

专业集群是近年来基于地方高校深化转型发展和加强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所提出的概念,是高校现代治理体系中一种专业结构形态,指对应产业集群上同一产业链、创新链的岗位(群)需求,按照群落状建设的原则,以与主干学科关联度高的核心专业(优势、特色专业)为龙头,充分融合若干个学科基础、工程对象与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具有内在关联的专业的有机集合[3-4]。

专业集群的目的在于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顾永安[4]认为,地方高校的专业集群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强调学科支撑或引领作用,建设以优势学科为核心或基于学科基础的专业集群;二是突出紧密对接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为区域产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三是充分体现校地互动、产教融合理念,在更大的空间和更宽的视阈打造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专业集群。陈锋[5]认为,地方应用型院校的专业集群应体现以下特征,一是区域性,即在专业设置上,专业结构转型要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在服务对象选择上,应重点研究考察区域内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在专业集群构建上,应充分利用服务所在地区产业地缘优势,在建设内容上,应了解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和转型方向,调控教育资源供给;在服务目标确立上,应明确区域内产业对于人才供给的要求;二是集约性,即要带动相关周边专业融入专业集群,扩大合作和资源共享范围;还要带动区域内各院校间整体教育资源再分配;三是适应性,即专业集群与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具有较高契合度;四是前瞻性,即人才培养契合社会发展方向,起到动态引导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

(2)“药医工融合”的专业集群

结合学科集群与专业集群的理解,可以看出学科集群是专业集群的重要基础,专业集群应围绕学科集群而展开。本研究中,“药医工融合”的专业集群是指以“药”和“医”为主体学科,“工”为主要学科,围绕区域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以跨学科建设为牵引,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本科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与区域健康产业发展相适应、具有鲜明医药特色和学校特色的专业体系。

2 “药医工融合”的实施背景

2.1 服务国家战略与健康产业之需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药健康相关领域的结合日趋紧密,医药产业面临重大变革,药学、医学与工学的融合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亟需培养一批具备学科交叉融合特质、创新与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这直接关系到“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大力发展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新型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把“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制造业发展的10大重点领域之一,提出“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2.2 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变之势

学科是大学知识生产的载体,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对学科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综合吉本斯、卡拉雅尼斯和坎贝尔的观点,知识生产模式可梳理为三种模式:“模式1”指知识生产主要在单一学科、认知语境中进行;“模式2”源于应用情境中产生的现实问题,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通过多学科间的互动合作在应用语境下实现知识生产;“模式3”是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多主体和多边互动的知识创新系统,其核心概念是知识集群,强调突破各单一学科固有知识边界,形成多层次、多维度、集群式的网状知识群,要求改变多学科硬式拼接和叠加的学科融合办法,促成学科柔性会聚[1]。“药医工融合”体现的是“模式2”和“模式3”的思路,同时强调从“模式2”逐渐走向“模式3”,这对医学和药学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个体患者的诊疗决策支持方面,对医学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是将个体化医学提升至精准医学的必由之路[6]。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近年来成立了独具特色的医工交叉学科科研中心,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及科研产出[7]。

2.3 破解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性矛盾之困

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影响着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要求高等教育重新调适人才培养结构,并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具体显现[3]。对于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巨变所产生的外部结构性矛盾,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系列措施。在健康产业领域,2016年提出并持续推进的“新工科”就涵盖“药医工融合”领域,对推进“药医工融合”具有重要影响。2018年由“新工科”扩容而来的“新医科”与“药医工融合”密切相关,《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作为落实“新医科”建设的具体文件,提出“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医学专业,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并强调“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前瞻性布局新兴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建设”。因此,“药医工融合”是解决医药院校专业建设滞后健康产业发展需求所产生的结构性矛盾的必要举措。

2.4 实现医药院校可持续发展之要

一所学校的学科要随时代的发展及时进行一定的调整,调整的一方面是整个学术前沿的拓宽,另一方面就是适应社会的重大需求。对此,高校需要理性求索保持清醒的认识[8]。调整的重要路径在于聚焦于学校所服务的主要产业链和创新链,形成优势资源的集聚效应。资源丰富的学校,集中到几个学科专业集群上;资源不足,那就聚焦到一个学科专业集群上;资源再不足,就聚焦到一个学科专业集群的几个关键方向上,衡量的标准就是一个,“压强”大到能够取得重大的突破[9]。“药医工融合”是医药院校聚焦健康产业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主要路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国内已有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33所高校通过校内协同和校外协同方式搭建了医工结合实施平台或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综合类高校11所,理工类高校14所,医药类高校8所,其中80%以上的高校在2015以后开始启动,可见该领域已成为近年有关高校关注的热点。

3 “药医工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建校60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人类健康为使命,形成了“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特色。“十二五”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办学特色,着力推进“药医工融合”,致力培养应用型医药人才。

3.1 问国家需求定规划,打造学科新格局

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广泛调研,强化顶层设计,将“药医工融合”理念融入学校各项重大规划,在强化以药学、中药学组成的“药”学科群和以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组成的“医”学科群基础上,推进“药医工融合”,构建具有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化妆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医疗器械)等理工类学科群,形成“药医工融合”学科集群,为药物、医学研究成果产业化、健康产品工业化提供保障,为应用型医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3.2 问行业需求建专业,构建专业新结构

围绕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健康产业领域,紧扣学科建设基础,近年来,新增设置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全国首家)、生物信息学、生物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全国首批)、海洋药学、康复治疗学等本科专业,与办学历史较长的药物制剂、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共同组成“药医工融合”专业集群。

3.3 问内外资源创条件,优化教育新生态

为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校持续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搭建和优化“国家级—省级—校级”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育人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类型上涵盖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食品生产企业、化妆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本校牵头组建了“粤港澳医药产业创新联盟”,成为首个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为主,地方政府参与,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开放性的医药协同创新组织,为协同育人提供了丰厚土壤。

3.4 问培养目标推改革,探索培养新模式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通过设立创新实验班和多样化的校企协同方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如2017年起成立“整合药学创新班”,通过推进“药学内部相关学科的整合”“药学与现代新兴技术的整合”“药学与临床医学整合”“药学与人文整合”,打通学科壁垒,培养更加符合药学发展需要的新型药学人才;又如中药学专业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采用“工学交替”方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利用寒暑假开展从种植到成品到流通全产业链的实践教学,提升专业技能;再如依托学校建有的广东省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化妆品专业示范基地等平台,加强药妆、中药化妆品、生物化妆品等领域特色人才的培养。

3.5 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重塑课程新体系

各专业围绕培养目标,以“药医工融合”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如在化学与工程与工艺专业中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中,开设药学概论、生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化学等和药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突出食品科学与医药学科的交叉融合,开设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基础医学概论、药理学、食品免疫学、食品毒理学等医药学科的课程;在生物制药专业开设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生物技术药物综合性实验,强化学生知识和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同时,以课程改革为基础,不断加强教材建设。

4 取得的成效

在学科建设上,建成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包括广东省攀峰学科“中西医结合”和一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广东省优势学科、广东省培育重点学科;建成一批具有“药医工融合”特色的化学药、生物药、中医药、医学平台和化妆品研发平台,包括“广东省局部精准递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药3D打印机及个性化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形成了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础的“药医工融合”学科集群。

在专业布局上,新增化妆品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制药、中药制药、海洋药学和生物工程等本科专业。目前学校本科专业共4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3个,面向医药研发与生产、医药流通与管理、医疗服务与疾病防控、健康服务与管理、营养食品与保健用品、医药信息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以“药医工融合”为主体的面向健康产业的专业集群。

在培养模式上,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建设了11个国家级、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探索了“创新实验班”“校企合作班”“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促进了培养过程与行业一线的有机衔接。

在教学内容上,编写了一批具有“药医工融合”鲜明特色的教材,包括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42部,案例版教材24部,实验教材28部。首轮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15部规划教材中,有6部由我校教师任主编。在探索化妆品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版“全国化妆品专业系列教材”8部。

在实践教学条件上,建成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13个校外实习基地。

近10年学校培养了约5万名毕业生,遍布广东以及华南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领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关检验检疫、健康保险等领域,为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方对我校2018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100%,99%的单位表示愿意继续招聘我校毕业生;近9成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满意,总体教学效果较好,课程设置与实际领域接轨程度较高。

5 展望

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人才、学科、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在人才支撑、运行机制、资源配置、评价标准等方面精准发力,进一步推进“药医工融合”,努力打造药学教育高地,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学科群医工医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辽宁省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阻碍因素分析及建设策略
传统医药类非遗
新环境下医工教研室构建的设想
论学科群的刀背结构与效应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