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探讨

2020-02-15 22:21:28王赓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营销界 2020年42期
关键词:部门成本经济

王赓(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引言

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加强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在工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工作的落实不仅仅是确保工程项目获得收益的基本要点,同时也是确保企业占据市场的基本措施。为此,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强化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能力,将其所具有的价值及意义充分发挥出来。文章中针对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及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科学的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是确保工程建设企业收获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基点。而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控制是重要的核心,而成本控制的终极目标是保证企业在市场中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收益。而决定企业经济收益以及项目投资方利益的基本要素,便是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指标的精确性。倘若工程的成本预算设定的过高,就会导致企业期望的收益缩减。而成本预算太低表面上会增加企业的表面收益,然而却无法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工期,会潜在的引发出虚增实亏的现象。为此,科学且精确的进行工程经济预算及成本控制是保证企业收获最大化经济收益、合理消耗资源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原则

首先,贯穿原则。在工程的建设工作中务必保证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贯穿项目的始终,由于工程当中所含有的工作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含有人员配置、设备采购及养护、财务管控及作业规划等等。由此可以看出预算与成本控制无法驻足于工程建设工程,而是需要渗透到项目洽谈、招投标、款项集资、设备采购、开工建设、完工验收等工作中。

其次,综合原则。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企业万不可将其当作是简单的费用收支管理进行开展,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的工作内容涵盖了成本的支出、质量管控、工期及资产监管等诸多方面。从中可以发现,在进行管理中企业务必加强相关的工作认识,强化控制及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最后,整体原则。单独的工程建设部门是无法实现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而是需要企业上下全员融入。并且在制定企业的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案的工作中也必须由企业的各部门共同实现,在企业当中强化所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增强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确保可以有序且无误的完成预算控制任务。

■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法及制度缺乏完善性

随着行业的多年发展,国内在补充及完善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制度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就,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的制度及要求。特别是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工程建设企业,由于技术、材料等具有极快的更新速率,再加上当下预算工作的施行为定额换算,使得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及制度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具有显著的停滞性,对预算目标的精确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缺乏完善的制度及方法,也会阻碍我国工程建设产业的向上发展。其本质依旧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发展无法匹配行业的发展,导致制度与方法手段缺乏完善性,无法跟随市场的步伐进行调整,对项目预算结果及成本控制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二)未重视成本控制的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都为从根本上认识到成本与工程质量控制间的差异性。部分企业太过重视工程质量,却未关注成本管理,就导致企业的造价非常之高致使最终的经济收益远离期望值。而部分企业则不顾一切追求成本控制,无节制地压缩建设成本,使得工程质量无法获得保障、项目验收无法达到预期,进而导致虚增实亏的现象出现。而究其本质,均是因企业未能给予成本控制足够多的重视而导致的。未能合理区分及重视质量和成本,同时也未认识到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三)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局限性

在企业的实际成本控制中有着非常强的局限性,施工单位仅仅只管理施工方面的质量以及工期,采购单位只对材料的质量、价格进行管理,工程部门只对技术进行监管。看似不同的部门各尽其职,但本质上各部门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则是相互独立的。但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是需要各部门相互合作、配合、共同完成的,而这种现象必定会对成本核定及预算的精确性产生消极的影响。施工作业中,各部门只关注自身的工作项目而忽略企业的整体性,必定会导致成本控制的局限性产生,从而影响项目的进程、损害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强化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加大工程预算监管力度

完善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首要任务就是有序进行预算的管理。以预算编制为切入点,选取有效地预算方案,保证精确的预算结果。此外,在计算预算的工作当中,需要企业的各部门都可以融入当中,强化对多个部门的监控,真正意义上保证预算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效用。而对预算管理质量产生影响的常常是承包方、造价部门等,因此这些部门在计算预算的工作中必须遵循相关的法规,开展动态化的预算编制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对于预算及成本控制质量的保证。在项目施工的筹划阶段图纸、方案以及相关的制度设计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成本具有极为关键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进行项目成本地管理,可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收益。在确定投资项目之后,要整体评估施工中所具有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对应且具有针对性方案予以处理,从而确保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在施工作业中,需与实际情况紧密契合,强化各部门的监管确保项目能够如期完工。

(二)对成本管理责任制进行优化

工程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国家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工程企业的市场准入机制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现阶段工程建设市场当中的企业早已符合我国工程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遭受巨大的同行竞争。在此过程当中,企业就需要积极优化成本控制制度,方可让企业真正树立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优化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绩效评价制度,从根本上激发相关人员的热情。在完备的管理制度及责任制度下,企业管理必定会获得有效地生化。企业的相关责任人也可以积极参与到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当中,从而加速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

(三)完善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管理体系

完善相应的管控体系,是保证预算与成本控制有序进行的核心。为了保证企业能够从本质上优化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就需要积极完善工程预算的管理体系及其制度,从而提升预算的实用性及价值。同时,工程经济的科学预算是进行成本控制的根本。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充分了解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万万不可只停留于眼下的蝇头小利,而且还必须取强化对于预算作业的研究及学习。其次,还需要努力提升工程经济预算从业者的工作能力,从而保障预算及成本控制工作能够科学、有序的进行,最终满足不同阶段对于工作的实际需要。另外,科学的预算实施方案对于预算管理的最终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需要在项目开工前对所制定的方案进行相应的完善。最后,对工程数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在实际的施工设计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工期,企业必须科学规划工程施工数量,确保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的时效性能够符合真实的需求。

■结语

从文中分析可知,积极且有效地开展工程经济预算及成本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工程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市场的迅速扩大及发展,不仅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机会,而且也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了困难,因此为了在竞争日益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主动,企业必须积极有序地开展工程经济预算及成本控制,从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具有非常多亟需完善的方面,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具体的施工情况,通过科学且适应的措施进行处置,从而保证预算及成本控制的质量及工作效率,为工程项目的最终收益及其为社会创造的效益打下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部门成本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7部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15:18:21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