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胜,吕华萍
(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708)
鸡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在鸡体肠壁上皮细胞而引起的病症,球虫病的发病率高,对鸡群造成的危害也非常严重。 球虫病的病原通常来源于发病鸡群的粪便,或者被粪便污染的饲料、用具和饮水等,同时一些蚊虫苍蝇、老鼠野鸟、饲养人员等也会成为球虫病的传播媒介[1]。
首先鸡群饲养密度较大时,鸡只密集活动量较少,粪便堆积较多、湿度增加,这样不仅降低鸡只体质,还有助于球虫卵囊的增殖,给球虫卵囊入侵鸡体创造良好机会,加大鸡群感染球虫病的机会。 同时如果通风不良,舍内空气污浊,鸡只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体质降低而诱发球虫病。 另外温度忽高忽低、光照改变等会影响鸡群的健康生长发育,还会给鸡群带来各种应激,引发鸡群感染各种疾病[1]。
如果鸡群营养缺乏,不仅影响鸡群生长发育,最主要的是还会降低鸡群体质和抗病能力,给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便利条件。尤其是维生素A 缺乏时,首先引起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受损,容易发生肠道炎症而诱发球虫病,然后血液凝固机制受到抑制,球虫感染后,加重病情发展程度,致使球虫病更加难以康复。 同时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给鸡群带来许多应激反应, 也容易感染疾病。
首先在空舍期应彻底清理和消毒鸡舍,将上批次遗漏的球虫卵囊彻底清除和杀灭,如果留有死角没有进行清洗和消毒,这些卵囊为今后球虫病的暴发埋下隐患。 然后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做到认真清扫鸡舍和舍外周围环境,并进行彻底地消毒处理,也会致使环境中存活的卵囊数量不断增加, 累计到发病量时就会引起鸡群发生球虫病。 另外选用的消毒药物对球虫卵囊杀伤力差,或者配制消毒液浓度不合理等,都会影响消毒效果,而致使球虫卵囊存活数量越来越多[2]。
鸡群感染后球虫病后,一般病程为几天、有的为2~3 周时间,鸡群刚开始表现羽毛松乱、精神不振、食欲下降、采食量较少、均匀度较差、个体大小不齐等,随着病情的严重发生腹泻和血便症状,刚开始粪便中带有少量血,随后血液量增多、严重时全是血便,这也是鸡群发生球虫病的典型症状。 鸡只发生严重脱水和消瘦,腹部下方的羽毛会被排泄物附着而污秽不堪,最后衰竭死亡。
一旦确定鸡群发病后应立即隔离起来进行药物治疗, 对周围的健康鸡群进行紧急接种免疫, 捡出的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能够杀灭球虫的药物有许多种,但是应根据实际发病情况来有计划地轮换使用药物, 并严重按照药物说明控制好使用剂量和用药途径,充分将药物和饲料或饮水混合后才能喂给鸡群,以免发生药物中毒现象。 生产中经常给药方法如下: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20~240mg 氨丙啉,连续饲喂5~7d 时间,然后停止药物一周,根据粪便情况,再使用盐霉素拌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0~70mg,连续使用5~7d,停药7~10d,再使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拌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mg,连续使用5~7d,采取这样轮换用药的治疗措施,一般均可以获取较高的治疗效果,并且不容易反复发病。 同时每天定期清理粪便,清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不要留下任何死角,以免遗留下没有杀灭的球虫卵囊。 粪便应远离鸡舍进行堆积发酵处理,避免粪便污染场区和设备,引发球虫病的发生[2]。
将雏鸡与成年鸡分开饲养, 整个鸡场最好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这样可也避免疾病的互相传播,否则大鸡发病后很容易提供媒介水平传播给小鸡。 每天定期清洗料槽或水线,避免饲料和饮水受到球虫卵囊的污染而发生本病。 供给营养丰富而全价是饲料,促使鸡群健康生长发育,尤其在确保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充足, 防治维生素A 缺乏引起的黏膜受损,而导致鸡群容易感染球虫病[3]。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根据鸡群日龄的增长,随时分群降低鸡群饲养密度,促使鸡体获取充分活动的同时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供给鸡群舒适的饲养环境,保持舍内温度、湿度等适宜,减少应激反应和发生其他细菌性疾病。 加强通风管理,供给充分新鲜的空气,保证鸡群呼吸道健康。 这样才能维护鸡群健康状况,增强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达到控制疾病发生的目的[3]。
2 周到2 月龄的鸡群最易发生球虫病, 并且鸡群发病后死亡率可以高达50%以上。 雏鸡感染后对肠道损害严重,并且难以恢复,严重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均匀度和增重情况,成年鸡群感染球虫病后虽然症状不明显但是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引起产蛋率的下降, 由此可见球虫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必须做好早期防控工作,对防治本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