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令龙/吉林省舒兰市吉舒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科 132602
鸡球虫疾病是鸡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类型,尤其是现阶段鸡养殖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球虫疾病的出现更为频繁,防治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导致鸡只出现球虫疾病的病原通常为艾美耳科,艾美耳属中的多种球虫类型,主要包括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以及堆性艾美耳球虫等,不同的球虫类型所导致的致病情况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不同类型球虫寄生在鸡肠道中不同位置所导致。球虫病原通常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别为球虫发育的无性阶段、有性生殖阶段以及球虫孢子生殖阶段。球虫的卵囊呈现为椭圆或者卵圆形状,卵囊对于干燥、高温或者低温环境均比较敏感。
球虫疾病对于任何品种的鸡只均易感,鸡养殖过程中在15-50日龄阶段中患病率比较高,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相较于其他日龄阶段也比较高。球虫疾病在公鸡上的感染能力较强于母鸡,成年鸡对于球虫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发病情况较为少见。球虫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来源于患病鸡只,患病鸡只所接触过的土壤、饲养用具、饲料以及水源等均会传播球虫卵囊,正常鸡只接触后即有可能感染球虫。鸡饲养过程中饲养管理人员,外来人员以及养殖场中的昆虫和其他畜禽等均有可能成为球虫疾病的传播媒介。
球虫疾病在鸡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日龄阶段不太稳定,鸡饲养过程中通常在7日龄阶段开始出现发病情况,在18周龄以上的鸡只出现球虫感染的情况比较少见,3-6周龄的鸡只为球虫感染的高发阶段。球虫疾病出现的严重程度通常与鸡舍中的环境卫生状况息息相关,鸡舍场地中污垢越多,鸡群的饲养时间越长,鸡只养殖的密度越大通常导致的球虫感染情况越为严重。研究发现地方品种的鸡只相较于外地引进品种的鸡只对于球虫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商品白羽肉鸡相比较于黄羽肉鸡更为易感。
鸡养殖过程中球虫感染的种类多达9种,患病鸡只主要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其中以小肠球虫以及盲肠球虫两者混合感染比较常见,盲肠球虫感染是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实际鸡饲养过程中,对于球虫疾病的出现主要受到饲养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以及饲养密度三个方面的影响,通常干燥的饲养环境中球虫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而饲养环境潮湿,场地卫生条件恶劣,鸡饲养密度较大时容易出现球虫疾病的暴发。鸡群饲养密度较大时,通常伴随着鸡舍内环境温度的升高,鸡群的呼吸加快,饮水量增加,排粪量增大,进而导致鸡舍内环境湿度增加,导致球虫的滋生。
鸡养殖过程中通常养殖户使用药物和疫苗来预防球虫疾病,但是防治效果总是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导致鸡只出现球虫疾病的9种球虫类型均有较强的致病能力,不同种类球虫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的能力,对于致病能力最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而言,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或者疫苗进行防治后也容易导致球虫出现较强的耐药性。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早期药物的使用可以获得良好的球虫疾病防治效果,但是后期效果越来越差,通常是由于球虫出现了耐药性。
鸡在感染球虫后通常会有4-7d的潜伏期,通常疾病的潜伏阶段若养殖户没有多加观察很容易忽略,潜伏期之后鸡只开始发病容易导致鸡急性死亡的情况。患病鸡只在感染盲肠球虫后容易出现血便的症状,发病后12h内即会出现急性死亡。
球虫患病鸡只通常会出现采食量显著下降,精神状态萎靡,饮水量增加以及鸡只嗉囊中出现大量液体的情况。患病鸡只通常闭眼呆立,头颈蜷缩,被毛凌乱蓬松,没有光泽。患病鸡只的鸡冠以及可视粘膜等处由于球虫引起的贫血导致呈现为苍白色,鸡只的眼结膜出现充血,鸡只机体逐渐消瘦。早期患病鸡只出现下痢的情况,粪便呈水样状,情况严重的粪便中伴随着血液。患病鸡只肛门长期附着大量粘液和粪便,引起鸡群的啄肛现象[3]。
3.1 鸡球虫感染的药物治疗 鸡养殖过程中在感染了球虫疾病后,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通常可以在每吨鸡饲料添加125g左右的尼卡巴嗪混合饲喂,建议在出现球虫感染的2d内及时用药。肉鸡养殖过程中,由于药物有一定的残留,出栏前需要保障有一定时间的休药期,蛋鸡养殖过程中,产蛋期禁止使用药物。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在患病鸡只饲料中按照每吨饲料添加使用100g左右磺胺喹恶啉钠可溶性粉末+125-250g氨丙啉,连续饲喂添加了药物的饲料3d左右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注意在添加药物饲料饲喂的过程中在每吨饲料中VB1的含量不能高于10mg,避免出现药物的拮抗反应。
3.2 鸡球虫疾病的疫苗免疫工作 球虫疾病的疫苗可以通过早熟选育工作进行制备,主要是通过对感染了球虫的患病鸡只重复收集鸡只最先排出的球虫卵囊来获取球虫的早熟品系。通过不断的对球虫卵囊进行早熟选育工作,使得球虫每一代所需要的发育时间不断缩短。在收集的球虫全部野毒株在所需要经历的内生性发育史,在球虫进入配子生殖之前,通常需要经历2-4代的分裂生殖,而大部分的早熟系球虫配子通过1-3代的分裂生殖即可。通过对早熟品系的不断筛选,同时随着品系选育次数的不断增加,球虫虫体的产量不断下降,同时所产生的毒力也不断下降,最终我们可以获得相比于亲本毒株致病力显著下降的毒株,但是其所能获得的免疫原性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通过上述的毒株选育过程中,获得致病力显著下降的球虫毒株,将其适量添加到鸡只的饲料中,鸡只采食后可以获得良好的球虫免疫效果。还可以通过滴瓶给鸡群进行口腔滴灌,通常建议每只鸡每次的免疫剂量在5000-7000个卵囊为宜。现阶段大型规模化鸡场中在鸡只3日龄时开始第1次球虫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对于鸡群球虫免疫保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球虫药的使用,避免球虫出现耐药性,同时药物的减少使用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弱毒球虫疫苗将会是未来球虫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
鸡养殖过程中球虫疾病会显著降低鸡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以及完善的球虫免疫防治方案,在鸡幼龄阶段落实使用球虫弱毒疫苗可以保障良好的球虫疾病防治效果,保障鸡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