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玲
(新疆昌吉市滨湖镇人民政府 831102)
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的急性、高致死率传染病,主要感染7 日龄内的仔猪,出生后数小时即可发病,以1~3 日龄发病的仔猪最为常见。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0%,耐过的仔猪也常常因生长发育缓慢而变为僵猪,逐渐被淘汰。
该病的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 一般存在于环境当中,母猪趴卧或倚靠而将病菌污染至皮肤上, 仔猪通过吮吸乳头或舔舐母猪的皮肤后,病原经仔猪的消化道感染,患病仔猪又能成为新的传染源,感染同窝的仔猪。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就可以正常生长,37℃下培养24h,就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灰色菌落,在肉汤培养基中则生长旺盛。 致病性大肠杆菌根据其菌体抗原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O 抗原、H 抗原以及K 抗原,这几种大肠杆菌均能够声场肠毒素,引发仔猪的下痢。 目前,已知该病的感染与饲料、水源等污染,气候的变化,环境卫生情况以及乳汁内所含的营养就有一定的关系[1],所以想要预防该病的发生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
根据仔猪感染后的不同反应可以分为急性型仔猪黄痢和慢性型仔猪黄痢,急性型的患病仔猪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生后数小时突然死亡。 慢性型仔猪黄痢则是以下痢为主要症状,起初是排便次数增加,而后粪便变为黄色或黄白色,呈糊样,内有凝乳块,患病仔猪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但大量饮水,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全身衰竭,直至死亡[2]。
该病没有特征性剖检变化,仅可见胃部膨胀,胃内有酸臭的凝块,胃肠道黏膜水肿,小肠内有不同的出血。
根据仔猪发病时间及症状可以大致进行诊断,想要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发病仔猪的粪便,接种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可分离得到菌落,对菌落进行生化实验可以确定其是否为大肠杆菌, 而后还可以进行血清型的诊断。 也可以采用吸着因子检查法进行诊断,即将患病仔猪的回肠前段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用接种环自回肠黏膜处取样,进行涂片染色,如果能够看到大量的大肠杆菌则为阳性,可以确诊为仔猪黄痢[3]。
目前也有很多试剂盒可以对仔猪黄痢进行诊断, 聚合酶联式反应和探针技术也能够精确的诊断出仔猪是否患有仔猪黄痢, 各个养殖场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试剂盒或其他技术进行诊断。
仔猪发病后通常可以运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有研究表明磺胺嘧啶、三甲氧苄安嘧啶、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均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呋喃唑酮进行口服或黏菌素B 硫酸盐溶解后进行肌肉注射也对本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还有学者进行了中草药治疗仔猪黄痢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青叶、板蓝根、连翘、 败酱草以及盐酸黄连素相配伍使用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如果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内发病,可以先分离细菌,然后做药敏试验,选择抑菌环最大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针对性的治疗该养殖场内发生的仔猪黄痢。
由于仔猪黄痢主要感染新生仔猪, 所以首先应当对待产母猪及其产房关紧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可以采用三氯异氰尿酸或稀戊二醛溶液,从母猪产前一周开始进行消毒,每天进行一次。此外,由于新生仔猪的体温调节尚不完备,产房的温度需要严格的进行控制, 出生后3d 内的仔猪保温箱内的温度应当保持在30℃~32℃,出生3~7 内的仔猪保温箱内的温度应当控制在28℃~30℃,这样的温度对于仔猪来说更为适宜,也能够减少因温度过低引起的其他疾病。 初生仔猪应当更精心地进行护理,发现有仔猪出现下痢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对病猪进行隔离, 并及时将粪污清理出去,进行无害化处理,再对环境进行彻底地消毒。
预防仔猪黄痢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免疫接种, 可以选择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正规疫苗,也可以用自制的灭活疫苗,也可以注射抗血清, 均能起到一定的免疫效果。 目前常用的疫苗有K88-LTB 疫苗、K88 疫苗、K99 疫苗、987P 疫苗、F41 疫苗等,多数疫苗在母猪产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注射, 仔猪出生后通过初乳可以获得很好的母源抗体。
减少仔猪黄痢的发病率,首先应当掌握该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症状等基本知识, 了解预防仔猪黄痢科学有效的方法并加以实施。 只有科学地对该病进行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才能切实减少仔猪黄痢的发病率,提高养殖场的繁殖成活率,保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