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杰,武善超,盛春泉,刘 娜
(海军军医大学 药学系,上海 200433)
药物化学作为药学专业和药物研发领域的前沿学科,是培养药学本科学员专业综合技能的必修课程。药物化学的核心是构效关系,即阐明药物分子结构与其药理活性之间的联系,其主要目标是发现新药,涉及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合成、修饰和优化,药物分子发挥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活性物质进入体内后的代谢过程等[1]。近年来,随着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药物研发越来越依赖于药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分子生物学、计算化学等交叉学科联合攻关,新的思维模式及研究手段的不断涌现,这对药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埃博拉(Ebola)、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等疫情爆发时,几乎无药可用,高水平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药物化学作为一门半经验式的课程,其核心知识体系复杂,涉及的内容庞多,涉及化学结构、系统命名、构效关系和合成方法等,加之传统的教学方法较为枯燥,教学形式单一,较难激发学员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员解答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2]。基于PBL教学法在药物化学课程实践中开展文献汇报,是由于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的前沿学科,学科发展较为迅速,知识更新迭代快,文献中新的研究进展能弥补课本知识点的滞后和不足,紧跟前沿领域,使学员了解药物化学的新进展,进一步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3];并且,药物化学的核心是构效关系、构代关系和构毒关系,课堂授课难以涵盖并提炼药物化学的半经验式理论信息,学员较难理解掌握,通过开展文献汇报课,学员可以体会到课堂上所学知识在本领域科学研究中的实践运用,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员对药物化学理论体系的理解。
在四年制药学本科学员药物化学课堂上,尝试了文献汇报与理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选定主题-查阅文献-分组汇报-讨论点评”的组织形式,旨在考察学员的基础知识、媒体制作、表达能力以及文献检索,培养学员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科研思维能力。
此次文献汇报课,安排在整个教学进度的末尾,根据药学本科学员的知识掌握程度,选取“药物设计原理及应用”作为文献汇报课的主题。笔者的选题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药物设计原理及应用蕴藏在各个章节中,是药物化学课程的核心理论。前期学员们在系统学习了药物化学课程后,基本掌握了各个章节的核心内容,包括代表药物的分子结构、化学命名、合成方法、理化性质、代谢过程、构效关系和药效机制。这些繁杂的知识点,实际上是以药物实例为载体,穿插了大量药物设计原理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认为药物设计原理及应用是药物化学课程的核心,也是学员需要掌握的教学重点。(2)让学员主动思考药物设计原理及应用,能较好地落实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比如学员以“软药原理”为主题进行汇报准备工作时,自然地会去复习它的定义,并且思考它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它是如何应用于临床,又有哪些药物应用了这一原理,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便会主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见,以学员初步掌握的知识点为主题,可以更好地发挥好他们的主动性,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3)药物设计原理的应用十分宽泛,几乎每个现有药物都有涉及,可检索的文献范围广、自由度高,适当降低学生工作量。相较于教员直接提供给学员晦涩难懂的文献,选定主题并让其自由查阅文献,总结归纳,是较为合适的。四年制本科学员的日常操课任务十分繁重,而一次合格的文献汇报课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给予学员足够的自由度,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其负担,另一方面则更能激发学员的兴趣,通过文献资料的总结归纳,可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点,而不是纯粹地为了吃透某几篇文献,避免了本末倒置。
学员根据教员给定的主题,包括六个药物设计原理,分别是:前药原理、软药原理、基团添加(如半合成青霉素)、生物电子等排替换、手性药物、从药物代谢产物/不良反应中发现新药(如磺酰脲类降糖药),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展开专题汇报。要求每个小组的学员,分工协作,由组长统筹协调,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概述、SCI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及归纳、药物设计原理的应用实例阐述、思考与总结、制作课堂汇报PPT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在文献汇报课上,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面向全体学员及教员,对本小组的内容进行口头汇报,要求汇报内容涵盖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代表药物、参考文献等,汇报时间5分钟。每组汇报完毕后,鼓励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提问讨论,最终由教员进行点评,时间3分钟。同时,由教员按照提前制作好的评分表进行打分,满分10分(9~10优秀,7~8良好,5~6合格),考核指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础知识(3分),要求原理知识讲解准确、实例与原理对应;(2)表达能力(3分),要求口齿清晰、语速适中、表达流畅;(3)多媒体制作(3分),要求字体大小适中、布局合理、动画辅助;(4)文献检索(1分),要求文献检索及文献标注。
在开展文献汇报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员将理解课堂知识点与阐明文献要素相结合,重点把握提升学员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科研思维、提高专业英语水平、锻炼表达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员需要鼓励学员进行现场讨论交流,让不同小组分享各自的经验感悟;教员则在汇报结束后进行点评,对学员在汇报及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解答,加强学员理解。按照评分表中的考核要点,进行打分,并按10%计入药物化学课总成绩。
本次文献汇报课,受到了学员的好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学员来讲,此次文献汇报主题自由度高,任务内容要求明确,且有一定课堂知识作为基础,学员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对于教员来讲,教学目的清晰,考核指标详细客观,符合高水平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并且,探索“基于问题,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提升教员自身的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员与教员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员是主体,教员是主导,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是两者衔接的工具,是达成“师生互动”教学理念的关键渠道,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加强与学员的讨论交流,既能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员的授课热情和教学能力也能不断提高[4]。此次文献汇报课的教学实践,仍有可以改进完善之处,比如可以探索更多的文献汇报主题,加入更新颖的讨论交流形式等,为笔者今后探索更多新的教学模式打下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