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调查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得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大因素结论、提出大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学校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就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生 就业
一、研究方法
以河南某高校的外语专业已毕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问题进行自由回答,主要涉及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就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和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内容。调查和分析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适性。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为60名,共发送电子邮件116封(除地址错误无法发送外),收到回复邮件53封。发送的调查文件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结果比较客观可靠。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调查
调查中发现,由于外语专业也算是当前的热门专业,就业和深造的机会比较多。在外语专业中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中,出国深造有4位,进入外企有15位,做研究生有6位,在国内企业就业有17位,,其他11位(包含个人创业)。有三分之一的以上的学生选择到国外大学或外企学习或工作,有八分之一的学生进人了国内高校和院所做研究生,其他的二分之一学生则进人国内企业、个人创业或从事其它职业。
分析看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比较强的国外大学或外企学习或工作的这部分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小,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相对薄弱国内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创业等就业的这部分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所以,从该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可以说明,大部分外语类学生急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提高就业。
(二)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
调查中发现,外语虽不是冷门专业,但近年来, 随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大幅增长,加上市场经济不景气、国际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53位毕业生中,当年毕业未就业的有7位,占比13%;半年后辞职的有12位,占比达到23%以上,就业压力巨大。在调查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时,64%的毕业生认为非常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进入国外大学学习或外企工作的56%毕业生也认为自己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其他36%的毕业生则认为自己没有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或者认为跨文化交际并不重要。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非常需要但同时又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引起高校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三)毕业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
外语专业毕业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主要围绕跨文化交际知识认识程度、掌握程度、对真实国外生活了解程度、了解国外文化的主要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表明, 多数调查对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容乐观。
在跨文化交际知识认识程度方面,有近23%的学生认为外语语言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还有21%的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不甚了解,甚至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具体的文化交流问题。在其他的三个方面, 没有一人敢于承认自己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并熟悉真实国外生活(0%); 既了解基本理论, 又对真实国外生活了解的人不足四分之一(21.4%) 且其对国外生活的了解主要是毕业工作后获取的;在校期间基本没有读过与跨文化交际有关书籍和没有什么真实了解的占一半多(29.7% +32. 5%);了解国外文化的主要方式上,大多人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的而几乎没有亲身体验过。
这都说明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的缺失和交际能力的偏低,造成了外语类大学生进入外企或留学的几率偏低,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因此加强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普及和正确认识非常重要,已成为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前提。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途径
综合上面对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的调研和分析,针对跨文化交际的存在问题和外语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校期间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建议如下:
(1)加强师生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学习。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行为的语法正确性,还包括语言行为的社交得体性,交际双方背景不同,很容易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应该加强不同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宗教礼仪、非语言交流等多个方面的学习和了解。以学生听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评价标准,从而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利用翻转课堂教学。用翻转校园来加强对外语文化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言、语法与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让学生提前查阅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课堂上先互动讨论,再进行情境演练,最后布置作业。通过这一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可以预先掌握词汇等基础知识,而且对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3)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营造不同跨文化的环境和氛围,创设只能用外语交流的社会环境,做好学生外语学习的环境,做好外语角、外语广播、外语剧院等载体或平台的建设工作,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多渠道进行实际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水平从学校的层面上,增加外教比例,特别是邀请外教或归国人员教授基础外语及专业外语课程;加强与他国高校进行合作与交流,增加双方大学生的交流机会,或者鼓励大学生到国外大学进行短期的交流和学习;鼓励学生到外企进行毕业实习或做实习生,加强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影响其就业的一大因素,只有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重视起来,通过综合外语教学改革,教师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重视跨文化交际,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Carley H.Dodd 著.庄恩平 导读.跨文化交际动力(第五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郭继荣,王非.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
[3]宋佳.“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養[J]. 教育现代化,2018,(07).
作者简介:雷笑云(1981-),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