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略
第一次见到卢德坤,他才二十来岁。那是世纪初的一个晚上,我住的小区与他所读的学校,只隔了一条潮王路,但他说在文二路的书店见面。我和袖儿打车过去,他和他的一个同学在书店门口等。他那时远没有后来的壮硕,是身板瘦削的学生模样,脑袋像一颗尚未长足的生姜,让我感到自己也回到了嫩头嫩脑的少年时代。光秃秃的水泥台阶显然不适合聚会,就提议找个地方坐坐,他也没有主张。那么去茶馆坐吧,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当时杭州盛行茶馆,可以吃一些茶食果品。在西湖边的青藤茶馆坐定,点了四杯茶,取了一些水果。茶刚上来,卢德坤突然说要回校去了,因为学校十点钟关门。我和袖儿很诧异,劝他吃口茶,吃个水果再走,他坚持不吃,在针毡上坐不安稳,遂与同学告辞而去,剩下我们两个,奢侈地面对着四杯冒气的热茶。
真是个书独头。
叫他“书独头”是没有错的。
“书独头”是吴越方言,大致意思是书迷、书痴、书呆子,但含义更丰富些,不同语境,会含有泥古、讲道理或认死理、极其认真负责、偏执不变通、喜欢引用、是非观念强、独来独往不合群等的褒贬。但在“书独头”的群体中,此词的含义恐怕反而回复单纯,仅指爱书人而已。
认识之后,他偶尔会到我租住的房间来。聊到中学时藏书回家的惊心动魄,便有抢话说的共鸣。中学生读闲书误了学业,是很可耻的,所以平时买的书带回家,一路上都在煞费苦心地盘算怎么避过妈妈的眼睛,进家门时很忐忑很紧张,很有负罪感,脸皮当即像做贼似地厚了一层又一层。其实妈妈一般见到的是回家的儿子而已,而不是私自夹带闲书的家伙,但在想象中已挨了她好几顿数落。当然回忆也有不同:我中学时买书的钱,得从饭钱中省出,常常饿肚子,他的少年时代已经不需要挨饿。
他大学毕业后回了乐清老家,读书写字。他这种我眼中神仙般的日子,还是被我破坏了。2009年初,我因疲于应付文字欠缺的编辑,想招文字好的员工,不顾“媒体工作经验”这条惯例,联系了他。他很快做出一期《朗读者》,得到了总编称赞。《朗读者》讲英国专栏作家达米恩·巴尔穿着睡衣给酒店客人提供读书服务的故事。“我曾经住过一家瑞典旅馆。那真是一家让人憋火的旅馆——上上下下居然找不到一本书。我无聊得要命,最后居然读起了牙膏管上的说明文字,而且读了一个小时。”巴尔说他因此创造了这个职业。此言自然能打动所有的书独头。
我辞职时,告别那天,深夜十二点半值完夜班,他招呼同事们陪我尽兴地玩了一通杀人游戏。他又送了我一份厚礼,一套金圣叹。后来他还在黄龙请我吃海鮮自助餐,只两个人就吃掉了千把块钱,吃得我替他肉疼好多天,这一顿饭可以买一大叠书呢。
我记得只送过他川端康成日文版的书,在东京购买时,除了作为随手礼之外,还有一种恶作剧般的想法:给你弄一本看不懂的书,瞧你怎么办,学不学日语?
在杭州,他可以放开手脚买书了,常常控制不住,花钱如流水,收书如割稻。家里堆书成城,却是不牢靠的书城,常常倒塌,还曾砸伤了脚。我想他买书也是有全集癖的,也许还有版本收集癖。不久前看他晒出新版的三十卷巴尔扎克全集,说是等了好久了。问及此事,他说,同时买的还有二十卷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十卷萨特,以及其他三四十种书。一口气买一百来本书,也只是他的日常。
“还好,现在很克制。”他说,“不到上半年的零头。”
少年时他常常在网络论坛上发一些书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看上去颇随意。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卢德坤给《南方都市报》的读书版写书评。他经常向我推荐他的编辑,懂多国语言,无所不读。所以这一对作者与编辑都是书蠹。
经常地,“书独头”除了痴于书,是书呆子,更是“独头”。章太炎说,“独头”这个说法,很古老了,古书中说山西雷首山“一名独头,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欑茂丘阜,俗谓之夷齐墓”,“是则以其狷介赴义,号曰独头,因名其山矣”。马叙伦说杭州振绮堂有个汪曾唯,“有独性”,人称“汪独头”,于是自号“独翁”,题府宅曰“独居”。我也是从小被叫作“书独头”的,但卢德坤更“有独性”,总觉得他终日沉迷于内心,于他人和外物倒似有些模糊。或者说,他人与外物,只是他内心的镜象。
或许是这样的缘故,我与他认识近二十年,同事数载,仔细一想,却似乎并不了解他,总是隔着一层毛玻璃。与他聊天,他的回应常常有冷梅拂面之感,不是流水般顺畅,总有不可接榫之处,不时进入各自平行不相交的思路,让人想到某种小说的对话。如果让我介绍他这个人,我可能会无言以对。也不晓得是我熟悉了他反而觉得不熟,还是他外壳坚硬的独头脾性阻碍了我对他的认知,抑或是他本身单纯因而反觉得了解不透。
我总以为他是个沉静到无声的人,可其实他的喜怒好恶很容易就形于色形于言,兴奋起来说话洪亮急切,犹如大浪拍岸。我总以为他是宅人,他在小说中说他最长可以一个星期不出门(这天数与我深宅之时有一拼)。但他说他以前很容易就与同龄人交上朋友,就是最近这些日子社交活动也很多。我总以为他爱钻研经典理论,但他对流行歌曲也有巨大的热情,自诩歌唱得服人,我说我没听过他唱歌,也想象不出他唱歌的样子,他便举出人证。我总以为他独爱欧美文学,可他还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及现当代的作品,小学时就将《封神演义》给翻烂了,《说岳全传》似乎看丢了;前不久刚听他说正在细读一本愤怒的小说《童年兽》,准备写篇书评,没过几天,书评就见报了,手速奇快。
——我不晓得我的这些“总以为”是哪里来的。同样地,我与他聊天,听他说到我的片言只语,也让我觉得如此地异样:他对我的看法总像是我本身的反面,他认识的我是一个与我迥乎不同的人,并不是我。
真是一种极奇怪的感觉。
可能是各有各的独,形成了别样的代沟:我比他老,他也比我老。这条代沟不是直线的,是犬牙交错的。这么说起来,可能不是不了解,倒是因为了解才会有的感觉吧。我有时如此胡思乱想:也许世上存在一种“互不了解的了解”,比不了解更不了解,同时又比了解更了解些,似乎可以名之为“了解的误解”或“误解的了解”。他给我的这种感觉,在我认识的人中是独一份的。若是在我二十来岁之时有此感觉,我倒不会奇怪,那时我认为,人与人之间并无了解与理解,只有误解和曲解。后来营营于生活,这个想法埋藏在记忆深处了,忽然出现这样一个例证,就有些吃惊。
说到这里,又想起那次吃海鲜自助餐,聊到一个当时微博上争论得如火如荼的事件,他问我的看法。我感觉他目光灼灼近乎威逼,似乎我的回答如果不合他的意,他就要拍案而起跟我绝交。当他发现我与他看法相同,却又似很不情愿,好像不甘心失去一个争论的机会,白白积聚了力气而没有能够出拳。
卢德坤不到二十岁便出版了小说集,文字已很老到。当时有人给此书写评论,选了几个段落分行排列,发现“便是一首很不错的诗歌”,称赞他使用语言“慎之又慎”,有着“超现实主义诗歌式的梦态抒情、冥想与沉思”。那些小说与他近年的大多数小说相比,好像更群而不独一些。某日他起了“悔少作”之想,对我说,他很不满意这个集子,想烧掉。于是我回家将他的书藏起来,怕他万一哪天来我家看见了收回。
那个年少的卢德坤曾经迷恋过格非的小说,他最初的网名便叫“寻找格非”。格非也知道此事。他第一次见到格非已是2019年夏在上海的一个活动中,他找格非在书上签了个名,说了声谢谢,格非答了句不客气,就结了。后来有人告诉格非,“寻找格非”也在场,格非便请人转告,如有不周請原谅。卢德坤私下想,格非大概把他当成变态粉丝了。前些日子他翻了一下格非的新小说《月落荒寺》,有个很重要的人物叫周德坤,“大部分时候去掉姓,满纸德坤德坤,觉得挺神奇哈。”这可以算得是两代作家的隔空互动吧。
近年卢德坤又开始写小说,出手很快,噼里啪啦地敲出了好多篇,出现在各种杂志上。他以前经常聊起的初中时在老师家借宿的故事,写成了《恶童》。独居杭州的日子,写成了《失眠症》和《逛超市学》等很“独”的小说,灌满了内心独白。前几天看了他的新作《电视晶体》,却是一篇热闹的小说,讲一个诗词背诵节目的优胜者,长大后在电视台做摄影师。听说(听说而已)最初构思的结尾是,节目中主持人需要他救场,他却奋然离开了。这简直就是生活中的卢德坤的想法,但生活中他更可能留点儿余地,未必是这样一独到底。所以后来的结尾是,摄影师是上场了(不愿意逃避生活的挑战了)。
这么说是有证据的。去年《思南文学选刊》公众号登了东君写他的文章《我们与物互为过客》,说到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约好去采访一个商人,商人抽出时间泡好茶在等他了,他却说在喝咖啡,不想去了。看上去好像他后来没去采访似的。其实他是去了。当时他刚入职报社,第一次单飞采访,我猜他只是临场胆怯了一下下。这无非是岁月磨韧少年筋骨的一次小小的撞击,卢德坤的生活虽然清洌纯粹,却也难以避免。
我想他并不愿意被人当作“书独头”。他说话时,总是会加上一句解释,怕人误解。这一点上,我可能比他更独头,我害怕解释。他说他在乐清老家的生活,也是又群又独的样子:表面上与周围的人很近,内心却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