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姣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冠心病的一种,常年居于冠心病致死疾病首位,本病发病近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目前西医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以硝酸脂类为主,虽然可减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临床症状,但仍存在其不足和缺陷,且治疗过程中心血管事件概率较高。中医典籍中并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记载,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散在于中医病名心痛、胸痹,本病的发病多为有形外邪侵袭,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亏虚,脏腑受损而发病,芪参益气滴丸兼具补气活血化瘀治疗,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笔者从炎性标志物hs-CRP入手,分析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能机制,试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心绞痛症状积分对比以及安全性评价进而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就诊于抚顺市中医院心内科门诊及病房,且西医明确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危因素和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心功能分级(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的UA诊断标准[2]。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拟定。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西医诊断标准;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未参与过临床试验的患者;④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⑤年龄58~70岁者。
1.4 排除标准急性心肌梗死以及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危重者;依从性差,未能按时服药者。
1.5 方法
1.5.1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药物,治疗执行参照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中有关冠心病的处理。对照组参照临床用药指南,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60 mg/次(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418,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每日1次,15 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芪参益气滴丸药物由天士力医药集团公司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30139,执行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YBZ04332003,规格:0.5 g×15袋/盒),用法用量:1袋/次,3次/d。15 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5.2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心绞痛症状积分对比以及安全性评价。
1.5.3 疗效评价标准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评定。
1.5.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观察并记录确定治疗的安全性。
1.5.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治疗后,治疗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见表4。
表4 2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 (例,
2.4 安全性评价2组患者在试验的全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冠心病的一种,常年居于冠心病致死疾病首位,本病病理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增加,伴随着斑块逐渐的脱落,进而对心血管造成堵塞,引发心绞痛。本病相对于稳定心绞痛来说,发病的频次比更高、疼痛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5]。极易发展为猝死或心梗,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西医治疗本病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其中一小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但对另一些患者会出现耐药,临床效果不尽人意[6]。
研究显示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于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已起到不错的效果,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芪参益气滴丸可提高临床疗效,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芪参益气滴丸已成为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必备之药[7]。
中医典籍中并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记载,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散在于中医病名心痛、胸痹,本病的发病多为有形外邪侵袭,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虚亏虚,脏腑受损而发病。都市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更加重了本病气虚乏力短气的症状,久而气虚,虚久成瘀,气虚血瘀为本病最常见的分型,所以说本病治疗大法仍以益气活血、化瘀养心为治则。
芪参益气滴丸为天士力公司研发的中成药,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具有很好的临床验证基础,安全稳定,芪参益气滴丸以芪参(黄芪、丹参)为主药,益气而又化瘀,化瘀而能使气血顺达,气足而瘀血自消。三七散瘀而补血,降香化瘀而理气,三七配降香,散收并用,气血同调,黄芪、三七味同而功亦等,现代药理学研究提示三七具有溶血栓抗凝聚[8];丹参能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9];以上四味中药组成芪参益气滴丸,药少方专,配伍严谨,处方规整,对于气虚血瘀类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心绞痛的症状,气血同补,瘀血立除。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为代表的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不错的临床效果,中西药合用可有效缓解心绞痛患者的症状,降低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降低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心肌功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中西医并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