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晨 谢学军
著名中医学家陈达夫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的奠基人,他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此基础上将伤寒六经辨证与中医眼科学科特点有机结合,创立了中医眼科六经辨证学说,其代表作为《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陈达夫教授指出:“本书命名为《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因为是从六经的各种现象来辨证的。有从六经的症状来辨证的,有从脏腑寻及经络的,有从经络搜及脏腑的,总之,辨证的方法不离六经,故名曰六经法要”[1]。《中医眼科六经法要》是阐述中医眼科六经辨证的专著,其创新及其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本文试对其逐一探讨。
历代眼科医家和有关医籍,多采用以症命名的直接分类法。如《龙木论》《古今医统》等将眼病分为72症,其中内障24症,外障48症;《医宗金鉴》除肯定72症外,又在补遗中增加10症;《银海精微》也称述72症,实际所列名目为80多症;《目经大成》列眼病81症;《审视瑶函》亦为108症;《证治准绳》多达193症。陈达夫教授认为,眼病的这种命名方法较为繁杂,缺乏系统性,又不能包括所有目病,随证处方,不够灵活。故而陈老创新性采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为眼病分类的纲领,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将各种眼病归于六经之下,以六经统病,按疾病的症象与脏腑经络的内在联系,把目病分为太阳目病、阳明目病、少阳目病、太阴目病、少阴目病、厥阴目病,不另立病名,以避免其繁多,从而据证论治。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突破了之前中医眼科以症命名的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思想。
陈达夫教授不仅确立了以六经命名的思路,又构建了独特的眼科六经辨证思维方法,《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虽然尊《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但是该书在继承的基础上既结合眼科临床特点又有新的发展。其与《伤寒论》的经纬不同:《伤寒论》是以六经为经线,以杂病为纬线;而《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则是以经方为经,时方为纬。即列入经线者,多用经方;列入纬线者,多用时方,或陈老自创方。其中此书将眼科杂病列入纬线来探讨,特别是三阴里虚目病,多采用时方和陈老自拟方来进行治疗,但其辨证时仍未脱离六经诊目。可见,《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不但继承了中医内科和中医眼科的精髓,更增添了独具创新的内容。
五轮学说源于《灵枢·大惑论》,以《太平圣惠方·眼论》记载为最早,经后世医家逐渐发展形成。五轮学说是根据眼与脏腑密切关系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五个部分,分属于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并用于指导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2]。中医五轮辨证是中医眼科独特的辨证理论体系之一,是中医眼科理论的精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陈达夫教授也同样重视五轮学说,他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眼科开卷明义篇》中首讲五轮学说,并将五轮列入每一经辨证的总纲中,使六经辨证与五轮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他又指出“眼科的临床辨证,应运用四诊方法,着重内科的辨证,这样才能考虑如何取舍,才能广泛应用”,提醒读者辨证地看待五轮学说,强调了整体观,体现出陈老全身辨证与局部辨病相结合的临证思维模式。因此,五轮学说与陈老创立的中医眼科六经辨证的结合,是从眼局部的辨证到眼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飞跃,并以六经辨证为统帅的升华。
八廓学说最早见于《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眼叙论》,它是将外眼分为8个部位,并分属脏腑,通过廓位的变化来指导临床辨证的理论。八廓学说是古代中医眼科学独特的辨证方法之一,但历代医家对其众说纷纭,更有甚者倾向于存五轮而废八廓,其争论焦点主要是在八廓的定位和配廓问题上。如《银海精微》说:“至若八廓,无位有名”。《张氏医通》中认为八廓空有其名,并无实际位置,也无使用价值。《医宗金鉴》《东医宝鉴》等不仅将八廓的位置与五轮相混淆,其用途更是含混不清[3]。陈老认为该学说由来已久,其中必然包含着古人诊察眼病的宝贵经验,不可轻易否定。他以长期的临床经验为依据,采撷各家之长,不仅将八廓在白睛上四正四隅八个方向重新给予定位,而且将八廓列入每一经辨证的总纲之中,使六经辨证与八廓学说有机地结合起来。
陈老指出:“八廓,是说某种眼病发生的表现,并非每个病员都有廓病,更不是一般正常的人也分八廓。”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八廓是隐伏不显的,只有在相应脏腑的病变反映到廓上时,其经络才显露征象。所以,八廓上赤脉的是目病分经辨证的重要依据。因此,陈老创新性提出了八廓是一个病理概念,而不是生理解剖概念。同时陈老认为临床应用八廓辨证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才能作为分经辨证的依据。其一,正居廓位;其二,赤脉从白睛边际伸向风轮;其三,赤脉特别粗大或为赤脉显著一缕[4]。可见,《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创新性的总结了八廓学说,对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从而推动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籍对外障眼病的认识描述较为详细,对内障眼病缺乏深入细致的认识,其描述较为笼统。陈达夫教授根据《黄帝内经》有关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眼部的解剖生理知识,1962年在《中西医串通眼珠内容观察论》一文中提出了“内眼组织与脏腑经络相属”的理论,之后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将瞳神各组织结构与脏腑进行联系,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创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相属的学说,这既是对六经辨证学说的发展,更是对内障眼病的进一步认识,从而开创了中医眼科内眼辨证的新局面。
5.1 视神经、视网膜、虹膜、睫状体及睫状小带均属足厥阴肝经依据:《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说:“肝气通于目,目和则能辨五色矣”;同时足厥阴肝经上连目系(即视神经),目为肝之窍,由此可知,肝与视觉功能的形成关系密切。《灵枢·经脉》说:“肝者,筋之合也”,人体神经类似于经筋,视网膜是视神经的感应系统,且视神经、视网膜在视觉的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推论出视神经、视网膜应属于足厥阴肝经。虹膜,中医称为黄仁,位于风轮之里层,根据五轮学说,风轮在脏属肝,故属足厥阴肝经;睫状体、睫状小带都在风轮的范围内,与虹膜组织相连,也应属于属足厥阴肝经。临床应用:陈达夫教授在治疗视神经、视网膜、虹膜、睫状体的病变以及屈光不正等,常从足厥阴肝经论治。如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常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慢性前葡萄膜炎,常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视神经萎缩、屈光不正患者均可辨证采用驻景丸加减方,这些治疗方法均从足厥阴肝经入手。
5.2 视网膜黄斑区属足太阴脾经依据:《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中央黄色,入通于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中央生湿,湿生甘,甘生脾,其在天为湿,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后世中医的脾主黄色,来源于此。且黄斑部位于视网膜中央,其色为淡黄,因此陈老创新性地提出视网膜黄斑区属足太阴脾经,当黄斑部病变时,应注意足太阴脾经。黄斑部是视网膜锥细胞高度密集的区域,由于这一特殊结构和功能,临床上治脾的同时,也要兼顾视网膜所属的肝经。临床应用:陈达夫教授在治疗黄斑部病变时,多从足太阴脾经论治,同时兼顾足厥阴肝经。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湿重于热者,用三仁汤加减;脾胃虚弱者,以六君子汤加减。
5.3 脉络膜属手少阴心经依据:《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五脏生成论》说:“诸血者,皆属于心”“诸脉者,皆属于目”,由此可知,一切血脉都由心来主宰,解剖学上脉络膜由丰富的血管组织组成,故由心主之。因此,陈老提出,脉络膜应属手少阴心经。临床应用:陈达夫教授认为脉络膜病变和眼底血管性病变可从手少阴心经论治。如脉络膜视网膜炎与心、肝、肾三经有关,可用驻景丸加减方治疗。
5.4 玻璃体属手太阴肺经依据:《素问·宣明五气》说:“肺藏魄”;《灵枢·大惑论》指出:“精散则视歧,视歧则见两物也”。有人在某些情况下,眼中突然会出现奇异幻觉,一会儿又恢复正常视觉,便是魄受惊伤之缘故。知魄为物,实系真精。眼球内的精膏即是肺藏魄而来的真精,就可以把它看做玻璃体,故玻璃体应属肺经。因此,陈老提出:玻璃体属于手太阴肺经。临床应用:陈达夫教授认为原发性玻璃体病变多从手太阴肺经论治。如玻璃体液化,从肺、肝、肾三经论治,用生脉饮加黄芪大补肺气,用杞菊地黄丸补肝肾。
5.5 房水属足少阳胆经依据:《灵枢·天年》中指出:“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养生书》说:“肝开窍于目,胆司其明”;胆汁生于肝脏,胆中精汁注入到眼中,视力方能明澈,若人老肝衰,胆中精华不能供应眼中需要,则目视不明。陈老认为这种胆汁精华应看做风轮里的水,即眼中神水(房水)。因风轮属肝,肝胆互为表里,故创新性提出,房水属足少阳胆经。临床应用:陈达夫教授认为房水病变多从足少阳胆经论治。如肝胆实热所致的房水混浊,以龙胆泻肝汤治之;绿风内障,神水(房水)瘀滞,用龙胆泻肝汤加羚羊角,或陈氏熄风汤加减治之。
5.6 眼中一切色素属足少阴肾经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陈老提出,眼中色素为黑,故属肾经。临床应用:陈达夫教授认为眼中色素的病变需从足少阴肾经论治。若为脉络膜方面的色素病变,应从心肾上辨证;若为视网膜、虹膜睫状体的色素病变,应从肝肾上辨证;若为黄斑区的色素病变,就要从脾肾施治;如视网膜色素变性,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应滋补肝肾,予驻景丸加减方治之[5]。
总之,《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从根本上结束了以症命名进行辨证论治的局限性,采用六经辨证为眼病分类的纲领,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该书在六经辨证体系的统领下,以经方为经,时方为纬,将六经辨证与五轮学说有机结合,提出创新性的八廓学说,推动了八廓学说的临床应用。同时,创立了内眼结构与六经对应学说,开创了内眼辨证的新局面,对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