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君 崔韶阳 宁艳 陈鹏典
妊娠剧吐是早孕期间的常见病,孕妇多表现为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甚则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症,严重影响着孕妇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目前治疗妊娠剧吐多采用对症支持疗法,包括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禁食、心理疏导、及时补充液体等[3,4]。近年来,笔者临床应用岭南飞针手法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妊娠剧吐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病区诊断为妊娠剧吐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14±4.06)岁;初孕20例,再孕16例;孕周6~10周,平均孕周(8.64±1.22)周。对照组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31.36±4.24)岁;初孕22例,再孕14例;孕周6~10周,平均孕周(8.36±1.31)周。最终,治疗组脱落1例,实际完成35例;对照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34例。2组患者年龄、初再孕情况、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5]中妊娠剧吐的诊断标准制定。B超确认宫内早孕并胚胎存活,临床表现为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尿酮体阳性,水电解质紊乱,并排除葡萄胎或合并内科疾病如胃肠炎、胰腺炎、肠梗阻等呕吐性疾病引起上述症状者。纳入标准:年龄在20~40岁;1周内未接受其他针对妊娠剧吐的药物或非药物干预;知情了解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肝肾、血液系统、高血压、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拒绝针刺治疗者;依从性可能较差。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补液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流质饮食或禁食、健康心理疏导,并参考实验室电解质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结果,每日补液总量3000 ml,包括10%葡萄糖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并适当加入维生素C 2~3 g和维生素B6200 mg。如出现低钾血症者,适当进行相应补钾治疗。若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者,适当增添 5%碳酸氢钠注射液,可进食后适当减少补液量直至恢复正常饮食。禁食时,维持每小时尿量>1000 ml。连续治疗7 d后观察其疗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岭南飞针手法治疗。取穴如下:内关(双)、足三里(双)、神门(双)、百会。操作如下[6]:选取30号1~1.5寸毫针,常规消毒每个穴位后,右手拇、食、中三指腹握紧针柄,左手绷紧消毒区域附近皮肤,右手拇指内收,食、中二指相应外展并快速旋转毫针,利用腕关节以及指力把旋转的针顺着经脉走向“飞”入穴位里,以达到无痛效果。针法采用捻转补法,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7 d后观察其疗效。
1.4 观察指标妊娠剧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痊愈: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胃口恢复正常,尿酮体检查转阴;有效: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症状减轻,胃口稍好转,尿酮体检查较前好转;无效:恶心呕吐、倦怠乏力症状未减轻,甚则加重,胃口无改变,尿酮体检查无好转[7]。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7 d后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7.14%,对照组为47.06%,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恶心呕吐症状改善显效率和不思饮食症状改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倦怠乏力症状改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比较 (例,%)
2.3 2组患者酮体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的尿酮体转阴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酮体的变化情况比较 (例,%)
现代医学[8,9]认为,妊娠剧吐的发生可能与人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胃酸分泌下降、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等相关,同时过度焦虑紧张也可引起妊娠剧吐。因孕妇进食量少且反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常伴有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体征,甚则并发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外周血钾、钠、氯等生化指标低水平以及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等,故应予及时补液支持疗法来纠正酸中毒以控制其临床症状,并予禁食或半流质饮食[10,11]。然而静脉输液时间长有静脉炎风险,且补液溶液中钾离子对血管壁刺激较大,多数孕妇难以承受疼痛[12]。因此,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干预在妊娠剧吐治疗中的价值,提高孕妇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从中医角度上看,本病属于“妊娠恶阻”范畴。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胃气不降或脾胃虚弱所致,病位在胃,病性属标本俱虚,治疗上多采用平冲降逆、和胃止呕之法[13]。同时,由于多数患者呕吐频繁,容易引起焦虑、紧张甚至抑郁情况,需酌情选用安神镇静穴位[14,15]。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岭南飞针手法为南派针灸特色手法,属于《黄帝内经》中“半刺”范畴,“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操作时毫针靠手腕和指力产生快速旋转针体运动而穿透力强,迅速进针,既减少了毫针和局部皮肤末梢神经接触时间,又降低了周围末梢神经的敏感度,消除了针刺时患者的过敏痛觉而达到无痛效应,被广大患者认同,安全高效。选取穴位中,内关穴为手厥阴经络穴,可宽胸理气,降逆止呕;足三里穴为足阳明经合穴,可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神门为心经原穴,百会穴可调理脑神,两穴联用可安神定志,缓解情绪。以上诸穴配伍,可发挥降逆止吐,安神定志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岭南飞针手法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可有效缓解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其痊愈率和酮体转阴率均优于单纯对症支持疗法治疗。但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且观察指标不够全面,缺乏深入回访评估等,这些尚待今后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并继续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