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 徐虹
说起尿床,宝爸宝妈都很有经验,谁家孩子小时候没有尿过床?事实上,3岁前的宝宝几乎都会尿床,家长每天早上起来洗床单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宝宝到了5岁还在尿床,那就需要引起家长关注了,孩子可能患有遗尿症。
认识尿床之前,我们要先认识排尿这件事。肾脏是一对强大的过滤器,人体里有很多废物进入血液中,流经肾脏经过过滤,废弃物形成尿液通过输尿管储存到膀胱中。膀胱就像是一个有弹性的袋子,袋子的关闭与开放由肌肉控制着。大脑会通过排尿反射控制肌肉活动,在没准备好排尿之前,肌肉就会阻止尿液排出。同时,大脑还会释放“抗利尿激素”用来调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2~3岁的时候,孩子会慢慢开始有自主排尿的意识,并逐渐学习控制排尿冲动;一般到了3~4岁,就能良好地控制排尿。如果五六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夜间控制排尿,尤其是睡着以后还不由自主地把尿排出来,自己都不知道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应该认为是一种疾病了,我们叫它遗尿症。
孩子患遗尿症比我们想的更为普遍。调查发现,5岁的儿童中遗尿症的患病率为15.2%,7岁为8.3%,10岁为4.8%。随着年龄的增长,遗尿症有一定的自发缓解率,但即使如此,在16岁以上的青少年中仍有1.1%的患病率。
当然,孩子5岁以上尿床并不等同于遗尿症。遗尿症在国际上有定义:大于等于5岁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偶尔有一次或者持续数周的尿床并不能诊断为遗尿症。
遗尿症的原因分继发性和原发性。继发性指由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临床上碰到多的还是原发性的。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抗利尿激素分泌缺陷。抗利尿激素会使尿量减少,正常人夜间分泌这种激素会增多,可致夜间尿量相对浓缩。但有些孩子因发育问题,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比较少,尿液浓缩不够,就会产生相对较多的尿液。
2.膀胱容量不够。一是指膀胱太小;二是指“功能性”容量减少,也就是说,虽然膀胱足够大,但还没有到最大容量时就出现痉挛,导致尿液排出。
3.大脑皮层活动问题导致睡眠出现觉醒期障碍。在膀胱中尿液储存满后,充盈的膀胱向大脑发送的信息不够强烈,孩子没能从睡眠中起来上厕所。
4.遗传因素。家长小时候有遗尿症,孩子患遗尿症的概率就大很多。
家长对孩子尿床这件事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患遗尿症的儿童会逐渐好转,但未好转的儿童,其严重程度也可能增加。遗尿症对孩子的影响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尿床直接影响孩子的睡眠,导致第二天精力较差。另外,内裤变湿,如果没有及时更换的话,可能会引起局部的感染,外阴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会比较高。
遗尿症若长时间得不到很好改善,对孩子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研究提示,有遗尿症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行为,在焦虑方面的评分也差。
尿床特别严重的孩子对整个家庭的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一项对8~16岁遗尿症儿童的调查显示:尿床对儿童来说是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的第三大严重事件。因此,超过5岁的儿童仍经常尿床,务必就医。
首先要指出的是,尿床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一种疾病。要避免指责小朋友,要鼓励小朋友正常学习和生活。部分孩子可以自行好转,所以,前期可以“等等看”,观察孩子尿床情况是否有好转。这期间需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生活习惯。
1.多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含咖啡因或茶碱类的食物和饮料;不必限制饮水,但尽量将饮水量安排在白天,特别晚饭以后就不要再饮水及吃含水量丰富水果;晚饭时尽量不要喝很多汤。
2.提高夜间学习的效率,尽早睡眠,保证孩子睡眠质量,还要做到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培养每日定时排便,排便时不看书,不干其他事情的习惯。
在这一过程中,可尝试奖励机制,当孩子很好地完成这些后,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和鼓励,从而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果观察发现孩子尿床并无改善,那么就要到医院就诊,使用药物治疗和生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醋酸去氨加压素),适用于原发性尿遗症患儿,属于“缺啥补啥”。这个药物比较安全,服用也比较方便,一般睡前1小时服药,帮助浓缩和减少夜间的尿液。每个孩子的剂量调整和疗程须听从医生的指导。
生物治疗是比较接近孩子生理的一种治疗,主要是使用遗尿报警器。这是一种夜间唤醒的装置,可将传导片放至患儿内裤或床铺上,只要有点尿湿了,报警器就会发出声音。家长可以尽快起身,把孩子也叫起来去小便。通过这样尿湿—叫醒—解小便的过程,孩子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达到有尿意后就能醒过来的目的。与普通的夜间唤醒相比,它的唤醒时机更为适宜,可改善夜间膀胱的储尿功能,帮助患儿建立正常的睡眠中尿意觉醒机制。使用遗尿报警器需要在家长的长期帮助和监督下进行,正确的设置、操作和维护报警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对一些膀胱功能紊乱或合并膀胱容量减小的遗尿症小朋友,也可采用膀胱功能训练。这是一种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电脑游戏形式,训练膀胱功能,教会小朋友训练膀胱和盆底肌肉。这一治疗需要小朋友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依从性,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孩子。
临床上,应用药物等治疗方法可有效治愈遗尿症。而在这个过程中,依然需要给孩子调整作息、改善饮食,需要家长有耐心、爱心,能够配合治疗并鼓励孩子。
总之,遗尿症较常见,但却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呼吁社会各界都要重视遗尿症,能正确了解和认识孩子的尿床问题,要理解到:尿床,不是孩子的错,不要责骂孩子,尽快带他去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咨询和治疗,这才是帮助孩子,让他恢复自信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