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锋
(广东省肇庆市畜牧兽医局 526040)
非洲猪瘟有较大的传染性和危害性, 属于病毒性传染疾病,且对于生猪而言有较高的致死率。 在临床症状方面,非洲猪瘟的症状和一般猪瘟的症状十分类似, 但非洲猪瘟的传染性和致死率更高,一方面,会导致生猪群高热,另一方面,会使生猪全身各个器官大面积出血。
2018 年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 直至2020 年猪肉价格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为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政府对于生猪养殖行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希望尽快恢复全国生猪养殖的有序性。在疫情控制方面,广东省自在某养猪场6027 头生猪当中发现了30 头发病生猪,9 头因病死亡生猪后,启动了《非洲猪瘟疫情紧急预案》, 按照政府规定将该养猪场中的6027 头生猪全部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 同时对全市的155 名生猪贩卖人员,以及570多辆运输生猪的车辆进行了登记, 为后续的疫情防控工作奠定基础。
非洲猪瘟暴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户和消费者对于非洲猪瘟相关疫情的认识程度不足,在发现生猪病情之初,错误的认为非洲猪瘟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导致后续非洲猪瘟的疫情难以得到控制。 同时,动物检疫工作的不充分、不彻底,也是导致非洲猪瘟暴发的主要原因,生猪养殖在我国十分普遍,因此较为分散。 而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数量少,疫情暴发后无法及时到养殖场展开生猪检疫工作[1]。
面对非洲猪瘟, 各地政府可以要求村干部等相关工作人员, 在村子里组织群众加快展开非洲猪瘟相关的疫情防控宣传和学习。 为提高相关工作效率以及质量,有关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为提高群众对疫情的重视程度,可以免费向群众发放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宣传册,并多组织防治知识学习交流会,对于生猪养殖户做好养殖引导和防治意识增强工作。 如:可以通过入户访问、动员群众等方式,组织和引导生猪养殖人员集体学习知识,提高养殖工作的规范程度,将防疫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当中。
各个地区都有独立的动物防疫部门, 面对非洲猪瘟暴发,有关部门需要在自己负责的辖区内加强巡逻。 在巡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只是要关注生猪养殖场的规模以及工作规范程度,更重要的是对养殖户进行消毒指导。 同时,对于巡查过程中,发现对于生猪粪便处理不合格的养殖场下令整改, 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非洲猪瘟防疫规范,展开养殖场卫生防疫工作。 除此之外,巡查工作还包括对管辖范围内的生猪、 仔猪交易市场负责人进行约谈, 严格要求其结合疫情严重程度控制生猪交易市场的活动,禁止仔猪交易车辆在管辖范围内流通,同时做好对生猪养殖场的疫苗注射监督工作。
由于大部分生猪养殖户对于非洲猪瘟的临床表现并不了解,同时为确保自身利益,容易产生发现疫情密不上报的行为。因此,为保障防疫工作落到实处,有关部门可以针对非洲猪瘟防疫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 主要负责对辖区内的防疫工作进行监督控制,简单讲就是抽查养殖户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为保障工作效率,还可以建立举报监督制度,鼓励人们举报防疫工作不到位的行为,并确保信息沟通顺畅。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在当下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减少疫情的输入, 各地动物防疫部门应做好相应的建议检验工作,同时鼓励养殖户坚持自主繁殖养育生猪,避免外来猪仔输入。 尤其是要注意禁止从非洲猪瘟疫区调运生猪,若面对必须从外地调运猪仔的情况, 在养殖过程中外地猪需要和本地的生猪具有大于100 米的间隔, 并在单独的圈舍隔离养殖超过30d,在确保外地猪种的健康情况后,才能进行混养。 此外,在从外地引进猪种之前,本地防疫人员需要帮助养殖户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保障引进猪种的来源是从未暴发过非洲猪瘟的地区。 且在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主要时期, 防疫部门还要注意对动物产品和副产品进行严格的进口控制工作, 从根源上降低非洲猪瘟从外地输入的可能。
众所周知,养猪场不合理的养殖行为是产生非洲猪瘟,以及导致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变大的主要原因。 为提高对非洲猪瘟的防控质量,有关部门应鼓励养殖户规范化养殖,同时减少辖区内散养家猪的比例。 如:广东某养殖场,坚持以每周2~3 次的频率消毒,在疾病流行的高发期,即春夏将消毒工作增加到每周4~5次。 并定期对圈舍内环境进行杀虫驱虫,避免家猪和野猪接触[2]。
综上所述,自2018 年非洲猪瘟在我国蔓延以来,已经造成了较大的危害,虽然对大批染病生猪采取了无害化处理,但依旧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因此,为了在后续的养殖过程中避免疫情卷土重来和持续严重, 掌握此种猪瘟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式对于生猪养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