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静
(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22000)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长期单一饲喂不易消化的粗纤维饲料或食入过量易膨胀的饲料,造成瘤胃消化机能紊乱,引起瘤胃壁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蠕动过慢或停止,形成瘤胃阻塞。 豆类、玉米等精料食入过量,饮水不足、运动缺乏,或者饲草、秸秆未经充分打碎,也易引起瘤胃积食。
突然更换饲料配方或者饲料投喂的时间, 奶牛不适应,造成消化系统紊乱,消化机能下降,导致该病的发生。
奶牛患上消化系统疾病,如瘤胃弛缓、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等疾病,抑制瘤胃蠕动或造成消化道内环境酸碱变化,容易继发该病。 此外,一些中毒性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等也可继发该病[1]。
奶牛在放牧时吞入塑料膜、橡胶制品、木材及其他无法消化的异物,导致异物在瘤胃内留存,给瘤胃造成持续不良刺激,引起食欲下降,反刍弛缓,瘤胃神经麻痹,最后导致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一般是发生在瘤胃弛缓的基础上,主要是由于瘤胃收缩力减弱,出现弛缓、扩张,甚至是瘤胃神经麻痹,促使皱胃幽门部发生痉挛,造成瘤胃内容物积蓄,从而引起瘤胃积食。 由于瘤胃扩张,瘤胃体积增大,压迫膈前移,影响心肺活动及静脉回流,导致呼吸、循环紊乱,严重者发生昏迷或休克。 长时间的瘤胃积食会严重破坏机体的消化机能,消化道菌群失调,内容物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气体和有毒物质,从而导致机体出现自体中毒,痉挛,血压降低,体弱虚脱使病情加重。
某些急性类型的病牛可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就出现腹痛的表现,起卧不安、频频顾腹、嗳气、反刍减少或者停止。 左腹部膨胀,触诊坚硬,拳压有凹陷且不易恢复。 瘤胃蠕动音微弱,鼻镜干燥开裂,呻吟摆尾,呼吸困难,气喘,常常举尾努责,排出少量稀软恶臭的粪便,但体温一般正常。 而慢性类型的病牛食欲不振、反刍减少、空嚼,嗳气酸臭,腹痛症状,行动迟缓,慢性腹泻,消瘦,衰弱,后期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根据奶牛的营养史、 临床症状即可判断是否发生奶牛瘤胃积食,但在临床上要与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等加以鉴别。
对于过食饲料引起的瘤胃积食,应以排出积食为原则,恢复瘤胃消化机能,促进内容物运转,制止腐败发酵,防止脱水和自体中毒;因吞食异物引起的瘤胃积食应采取手术整治;已经表现出衰弱、心肺衰竭的病牛应立即屠宰。
选用硫酸镁或硫酸钠500~800g,配成10%的水溶液,或用植物油、液体石蜡油、蓖麻油1000~1500mL 灌服,加速胃内容物的排出。
用胶管导入瘤胃内,抽动胶管,刺激瘤胃收缩,使瘤胃内液体外流。 若导流不成功,可采用虹吸法,在导管另一端用漏斗加入温水,待温水全部流入后,压低牛头,用虹吸法将内容物吸出。
当病牛食欲废绝,饮欲不佳,严重脱水时,要及时静脉补液,可静脉注射5%~20%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复方氯化钠溶液或5%糖盐水3~4L。 发生酸中毒时,可一次性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500~1000mL,以解除酸中毒。
无法用泻导方法排出的异物, 可采用手术治疗, 将瘤胃切开,取出内容物,用生理盐水冲洗瘤胃壁,缝合后将瘤胃还纳到原来的位置[2]。
瘤胃积食的发生多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制定合理的饲养制度,不能突然改变饲料与饲喂方式,粗饲料需加工之后再饲喂,饮水清洁充足,保持合理的运动量。
发生瘤胃弛缓、 瓣胃阻塞、 创伤性网胃腹膜炎等原发性疾病,要积极治疗,能有效防止继发瘤胃积食。
要注意草料中不可混入异物, 放牧时注意分拣地面上的塑料、橡胶等异物,避免牛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