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医诊疗方案解读

2020-02-14 22:21李修洋李青伟郑玉娇刘文科朱向东黄飞剑沈仕伟周毅德杨映映林家冉0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石膏肺气注射液

李修洋 ,宋 斌,雷 烨,李青伟,郑玉娇,刘文科,王 强,朱向东,黄飞剑,沈仕伟,周毅德,杨映映,张 培,林家冉0,赵林华*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3.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4.东北国际医院,沈阳 110000;5.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6.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北京 100013;7.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上海 220433;8.山东淄博岜山万杰医院,山东 淄博 255213;9.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1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及社会采取了强有力的防治措施,其中包括了中医药的全方位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印发了系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首次推荐了中医诊疗方案[1],第四版、第五版在疾病分期、预防、方药剂量及中成药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补充[2-3]。中医方案的落地实施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医药的及时应用有效降低了危重症转化率、病死率[4]。随着对新冠肺炎认识的深入,疫情防治形势的转变,中医方案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0 年2 月19 日印发了最新修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以下简称“第六版”)[5],新版方案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参考了王永炎院士,晁恩祥、薛伯寿、周仲瑛、熊继柏等国医大师的建议及全国24个省级治疗方案基础上,由仝小林院士牵头,与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组组长的黄璐琦院士带领的专家团队和国务院督导组张伯礼院士共同讨论制定。方案整理工作由广安门医院王笑频书记主持,全国数十位的专家教授讨论并持续做文献支持工作。在第六版诊疗方案发布之后,通过比较中医治疗部分与前一版的区别,分析修订的关键内容,现对方案中的中医治疗部分进行探析,供临床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交流参考。

1 修订内容的整体分析

与前一版相比,第六版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方案在疾病分期、证型、用药推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修订。疾病分期更加合理化、实用化,证型覆盖面更加广泛,由原来的4 型增加为9 型,同时增加了重型、危重型治疗部分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方法推荐。主要修订如下。

1.1 中医疾病分期与现代医学疾病分型更加统一 新版方案疾病分期继续延续前一版对疾病全过程的分期,将中医治疗分为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参照西医分型将临床治疗期由初期、中期、重症期,调整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与现代医学对新冠肺炎的临床分型相统一,恢复期保留。其中轻型、普通型与前一版中的“初期”相对应,代表疾病早期,尚未出现明显的喘憋,肺部影像学改变尚轻;重型与前一版中的“中期”相对应,代表病势进一步发展,疫毒闭阻肺气,出现呼吸急促,且疾病存在寒化和热化两条不同发展路径,分别以寒湿伤阳和疫毒闭肺为核心病机,伤阳者多见喘憋、畏寒神疲,化热者多见喘憋、腑气不通(便秘);危重型与前一版中的“重症期”相对应,是疾病发展到最危险的阶段,患者此时正衰而邪盛,病势危急,多见于老年或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内闭外脱为核心病机和辨识要点。调整后的分期诊治方案,与西医的分型保持一致,实用性、可操作性更强,有利于中西医诊疗思维的汇通交融。

1.2 以临床疗效为根本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中医证型与用药推荐 随着疫情防治经验的积累,许多行之有效的中医药方案或治疗经验不断涌现。因此,方案以临床疗效为根本,通过总结分析中国各省市中医诊疗方案、梳理筛选周仲瑛、熊继柏等多位国医大师、名老中医治疗经验和有效方药,对证型与用药推荐部分进行了系统修订。证型方面,轻型与前一版“初期”相比增加了“湿热蕴肺证”;普通型(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是新增加的分型;重型与前一版“中期”对比,增加了“气营两燔证”;恢复期则在前一版“肺脾气虚证”的基础上,增加了“气阴两虚证”。用药推荐方面,临床治疗期重点推荐了通用方剂“清肺排毒汤”,该方是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方剂,该项研究通过对4 个试点省份共214 例确诊病例的救治,3 天为1 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8]。

1.3 通过吸收多省市治疗方案的实践经验增加推荐了部分中药注射剂 新版方案在前一版方案推荐的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的基础上,根据多省市治疗方案,首次增加了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并附上了重型、危重型中药注射剂的具体用法,便于临床医师使用。

1.4 增加了对中药剂量的使用说明 较前一版方案,新版方案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进行了进一步说明,明确提出涉及到超药典剂量,应当在医师指导下首先使用方案推荐处方。由于新冠肺炎是一个全新突发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晰,病情传变迅速,因此中医药对其治疗应审时度势,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中药剂量,以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正如张仲景所言“随证治之”。尤其是对病情危重、病势紧急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使用中药治疗时,超药典剂量范围往往在所难免。因此,方案中推荐的剂量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特点等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用药的前提下,由医师根据临床经验灵活掌握。

2 方案分析

第六版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方案设立了医学观察期及临床治疗期,分别对应疑似病例和居家自我隔离病人、确诊病例的治疗,推荐了不同的辨证分型及相应的中药处方、中成药。下面就分期分型的病证及组方进行详细解析。

2.1 医学观察期 临床表现1:乏力伴胃肠不适。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临床表现2:乏力伴发热。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

医学观察期是指疑似病例或居家自我隔离病人,此类患者或有发热,或无发热,呼吸道相关症状亦不是很明显。由于疫情仍未得到完全控制,主动隔离、自我隔离有助于遏制疫情的蔓延。对于具有乏力伴胃肠不适症状的疑似病例及居家自我隔离病人,方案推荐使用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陈皮、厚朴、桔梗等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中成药具有调节胃肠功能、增强免疫、抗炎等作用[9-11]。对于具有乏力伴发热临床表现的疑似病例及居家自我隔离病人,推荐使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为抗击甲型H1N1 时期研发的中成药,全方由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而成,包括金银花、石膏、蜜麻黄、(炒)苦杏仁、黄芩、连翘、浙贝母、知母、牛蒡子、青蒿、薄荷、甘草等,具有疏风宣肺,清热解毒之功。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具有解热、抗病毒等作用,对于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具有较好的疗效[12-14]。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组方来源于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全方组成为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泻热的功效。该药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同时可解热、抗炎,临床用于多种病毒性感冒及呼吸道感染[15-18]。疏风解毒胶囊(颗粒)原方来源于“祛毒散”,全方由虎杖、连翘、败酱草、马鞭草、隔山消、甘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之功效。药理研究显示,该药具有抗病毒、抗炎、解热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均具有较好疗效[19-22]。

2.2 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2.2.1 清肺排毒汤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基础方剂:麻黄9 g,炙甘草6 g,杏仁9 g,生石膏(先煎)15~30 g,桂枝9 g,泽泻9 g,猪苓9 g,白术9 g,茯苓15 g,柴胡16 g,黄芩6 g,姜半夏9 g,生姜9 g,紫菀9 g,款冬花9 g,射干9 g,细辛6 g,山药12 g,枳实6 g,陈皮6 g,藿香9 g。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1 剂/d,早晚2 次(饭后40 min),温服,3 剂为1 个疗程。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处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20〕22 号)。

方解:该方以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四逆散等为底方加减而成,为仲景诸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该方具有“多治法联合,多途径散邪”的特色,古代诸多抗瘟疫名方皆有此特征。方中麻黄、杏仁、生石膏以麻杏石甘汤法宣肺平喘;桂枝、茯苓、泽泻、白术等以五苓散法利湿和中;麻黄、射干、款冬花、紫菀、姜半夏、细辛等以射干麻黄汤法宣肺化痰平喘;柴胡、黄芩、姜半夏、枳实等以小柴胡汤和四逆散法和解少阳、调转枢机,具有沟通上下的作用。另外,陈皮、藿香、枳实可调理脾胃、开通中焦;山药可健脾养胃。国医大师薛伯寿认为,新冠肺炎患者有胸闷气短的表现,虽无明显喘象,但其肺闭不宣较有喘咳更为严重,因此在该方的组方中又合用了射干麻黄汤及橘枳姜汤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力[23]。同时,目前对于该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已初步发现Toll 样受体及T细胞受体可能是该方抗新冠肺炎的相关通路,该方部分核心化合物对于新冠病毒的3C 类似蛋白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蛋白亦具有一定的亲和力[24]。

2.2.2 轻型

2.2.2.1 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紧憋气,纳呆,恶心,呕吐,大便黏腻不爽。舌质淡胖有齿痕或淡红,苔白厚腐腻或白腻,脉濡或滑。推荐处方:生麻黄6 g,生石膏15 g,杏仁9 g,羌活15 g,葶苈子15 g,贯众9 g,地龙15 g,徐长卿15 g,藿香15 g,佩兰9 g,苍术15 g,茯苓45 g,生白术30 g,焦三仙各9 g,厚朴15 g,焦槟榔9 g,煨草果9 g,生姜15 g。服法:每日1 剂,水煎600 mL,分3 次服用,早中晩各1 次,饭前服用。

病证分析:该型患者以寒湿袭表、郁肺、困脾为核心病机。寒湿夹杂戾气由体表、呼吸道、消化道侵袭机体,进而袭表、郁肺、困脾。寒湿侵袭体表则见发热、周身酸痛、乏力等表证;侵袭胃肠则见纳呆、恶心、呕吐、大便黏腻不爽等消化道症状;侵袭肺脏则见咳嗽、咯痰、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另外,肺、脾、体表三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体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一处发病亦会影响或加重其他脏腑病症。

方解:该方以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藿朴夏苓汤、神术散、达原饮等为底方化裁而成。方中生麻黄、羌活、苍术、生姜等温药可以散寒;羌活、藿香、佩兰、苍术、茯苓、生白术、厚朴、草果等药则从胜湿、化湿、燥湿、利湿等多个角度祛除湿邪。另外,生麻黄、杏仁、生石膏以麻杏石甘汤法开肺通表,加葶苈子泻肺平喘,以治疗发热、气喘等表证和呼吸道症状。厚朴、槟榔、草果以达原饮法开通膜原、祛除秽浊湿邪;茯苓、苍术、白术、厚朴等药以神术散法健脾祛湿;藿香、佩兰、厚朴、茯苓等药以藿朴夏苓汤法芳香化湿,共同治疗纳呆、恶心呕吐、腹泻、大便不爽等消化道症。另外,用大剂量白术、茯苓可补土生金、扶固肺气,以防病邪深入;用贯众、徐长卿解毒消炎,与地龙合用,可共奏解毒活血通络之功,以防传变为肺痹、肺闭及肺衰之证。

2.2.2.2 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黏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推荐处方:槟榔10 g,草果10 g,厚朴10 g,知母l0 g,黄芩10 g,柴胡10 g,赤芍10 g,连翘15 g,青蒿(后下)10 g,苍术10 g,大青叶10 g,生甘草5 g。服法:1 剂/d,水煎400 mL,分2 次服用,早晩各1 次。

病证分析:该型患者以湿热蕴肺、闭表、碍脾为核心病机。湿热郁闭肌表,则见低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等表证;湿热郁阻肺气,则见咳嗽、胸闷等呼吸道症状;湿热阻滞胃肠,则见脘痞、呕恶、纳呆、便溏等消化道症状。体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三者相互影响,其中一处湿热病邪为患亦会导致或加重其他脏腑病症。

方解:该方以达原饮、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等为底方加减而成。方中槟榔、草果、厚朴、苍术以达原饮法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同时联合黄芩、知母、赤芍清解少阳、阳明之热;柴胡、黄芩等以小柴胡法和解少阳、调和枢机;青蒿、黄芩等以蒿芩清胆汤法清利少阳之湿热。另外,连翘、大青叶可清热解毒凉血,以解除肺中变生之毒热。

2.2.3 普通型

2.2.3.1 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推荐处方:生麻黄6 g,苦杏仁15 g,生石膏30 g,生薏苡仁30 g,茅苍术10 g,广藿香15 g,青蒿草12 g,虎杖20 g,马鞭草30 g,干芦根30 g,葶苈子15 g,化橘红15 g,生甘草10 g。服法:1 剂/d,水煎400 mL,分2 次服用,早晩各1 次。

病证分析:该型患者以湿毒郁闭肺气为核心病机。肺气被湿毒所闭,宣降功能失常,故见咳嗽、胸闷、气促等症。肺气郁闭,卫气不宣,一方面表气被郁,另一方面酿热于肺,故可见发热、黄痰等症。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闭则腑气亦闭,故可见腹胀、便秘等症。湿毒郁闭,气机不畅,瘀血内生,故见舌暗等症。

方解:该方以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神术散等为底方加减而成。方中生麻黄、苦杏仁、生石膏、芦根以麻杏石甘汤法清肺平喘;生麻黄、苦杏仁、生薏苡仁、葶苈子、化橘红以麻杏薏甘汤法宣肺利湿。此外,生薏苡仁、茅苍术、广藿香等药亦可化湿和中、辟秽祛浊;青蒿草、虎杖、马鞭草等药则可和解少阳、利湿解毒。

2.2.3.2 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推荐处方:苍术15 g,陈皮10 g,厚朴10 g,藿香10 g,草果6 g,生麻黄6 g,羌活10 g,生姜10 g,槟榔10 g。服法:1 剂/d,水煎400 mL,分2 次服用,早晚各1 次。

病证分析:该型患者以寒湿裹挟疫毒郁阻肺气为核心病机。寒湿阻肺,肺气宣降失宜,故见胸闷、咳嗽等症。肺失宣降,卫气内郁,表气不扬,故见低热、倦怠乏力等症。寒湿在郁阻肺气的同时,亦会阻滞胃肠,故见脘痞、呕恶、便溏等症。

方解:该方以神术散、达原饮、平胃散等为底方加减而成。方中生麻黄、羌活合苍术、陈皮、厚朴、藿香等药,可宣散肺中之寒湿邪气,兼具开表之功;苍术、陈皮、厚朴、藿香、草果、槟榔等药则直接化湿和中、辟秽化浊、开达膜原,进而祛除盘踞胃肠之湿浊邪气,当然亦可通过健运胃肠来开通肺气。

2.2.4 重型

2.2.4.1 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黏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黏,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推荐处方:生麻黄6 g,杏仁9 g,生石膏15 g,甘草3 g,藿香(后下)10 g,厚朴10 g,苍术15 g,草果10 g,法半夏9 g,茯苓15 g,生大黄(后下)5 g,生黄芪10 g,葶苈子10 g,赤芍10 g。服法:1~2 剂/d,水煎服,100~200 mL/次,2~4 次/d,口服或鼻饲。

病证分析:此型患者以疫毒闭阻肺气为核心病机。疫毒壅盛,病毒对肺体的破坏不断加强,肺之宣发肃降功能严重受阻。肺气闭则表气亦闭,故见身热不退或寒热往来;素有之痰湿因肺气之闭而蕴阻化热,故咳嗽少痰或有黄痰,甚至胸闷气促、咳嗽喘憋、动则气喘等;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肺气闭则腑气亦闭,而见腹胀、便秘等。

方解:该方以麻杏石甘汤、藿香正气散、黄芪赤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为底方加减而成。方中生麻黄、杏仁、生石膏以麻杏石甘汤法清肺平喘;藿香、厚朴、苍术、草果、法半夏、茯苓等药可化湿和中、辟秽祛浊。另外,麻杏石甘汤合生大黄,则以宣白承气汤法开通腑气;葶苈子则具泻肺平喘之效;生黄芪、赤芍则以黄芪赤风汤法益气活血。

2.2.4.2 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推荐处方:生石膏(先煎)30~60 g,知母30 g,生地黄30~60 g,水牛角(先煎)30 g,赤芍30 g,玄参30 g,连翘15 g,丹皮15 g,黄连6 g,竹叶12 g,葶苈子15 g,生甘草6 g。服法:1 剂/d,水煎服,先煎生石膏、水牛角,后下诸药,100~200 mL/次,2~4 次/d,口服或鼻饲。

病证分析:此型患者的核心病机为疫毒化热而蕴结于气营之分。疫毒与正气剧烈交争,继发之热可壅遏于内,炼液成痰,痰热闭阻心包,则见神昏、烦躁;热毒波及营血,则见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吐血衄血等症。

方解:该方以清瘟败毒饮为底方加减而成。方中生石膏、知母以白虎汤法清气分之热;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玄参、牡丹皮以犀角地黄汤法清营血分之热;连翘、竹叶以其轻清之性而具透营转气之功,同时配黄连以清解热毒;葶苈子则具泻肺平喘之效。

2.2.4.3 推荐中成药 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当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进展为重型,此时可出现气促、血氧饱和度降低、肺部影像学病灶明显进展等临床表现,中医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具体分为疫毒闭肺证和气营两燔证。在此阶段,除辨证论治选择相应的推荐方药外,方案亦推荐了以下中药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中的一种或两种联用,或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以治疗并延缓疾病进展,防治并发症。其中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的功效。药理研究发现该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同时还具有提高免疫、抗炎、抗菌等作用,临床可用于呼吸系统急性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25]。血必净注射液源于血府逐瘀汤,组成成分包括当归、红花、赤芍、川芎、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常作为辅助手段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26-27]。热毒宁注射液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疏风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肺炎等重症[28]。痰热清注射液的组成成分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具有清热、化痰、解毒之功,对于急性病毒性肺炎、COPD 合并呼吸衰竭等重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29]。醒脑静注射液组方来源于安宫牛黄丸,全方由麝香、郁金、栀子、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神的功效,临床用于脓毒症所致的高热持续不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30]。

2.2.5 危重型(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推荐处方:人参15 g,黑顺片(先煎)10 g,山茱萸15 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

病证分析:此型患者多见于老年或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类人群阳气素弱,再逢寒湿疫毒侵袭,机体无力抗邪,使得疫毒深入肺脏,内闭气机,故见呼吸困难、动辄气喘等呼吸障碍类症状。肺气闭阻,寒湿内侵,机体之阳气愈发虚弱,甚至发为阳脱之证,故见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脉浮大无根等症状或体征。总之,此期患者病情危重,需及时回阳、固脱、开闭。

方解:该方以参附汤为底方加减而成,亦取来复汤之意。方中人参、附子(黑顺片)回阳益气,配伍山茱萸平喘固脱;同时根据病性之寒热,用温开之苏合香丸或凉开之安宫牛黄丸以开疫毒对肺气之闭阻。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注: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遵照药品说明书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辨证调整的原则,推荐用法如下: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加喜炎平注射液100 mg bid,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加热毒宁注射液20 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加痰热清注射液40 mL bid;高热伴意识障碍: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加醒脑静注射液20 mL bid;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加血必净注射液100 mL bid;免疫抑制: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加参麦注射液100 mL bid;休克: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加参附注射液100 mL bid。)

在新冠肺炎危重型阶段,患者由于严重的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以及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此阶段患者经中医辨证为内闭外脱证,临床除使用急救汤剂及中成药外,还可根据个体情况选用一种或两种方案推荐的中药注射液,包括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参麦注射液。除重型患者使用的四种中药注射液外,方案推荐的参附注射液来源于参附汤,主要成分为红参及附子的提取物,可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具有抗休克、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等药理作用[31]。生脉注射液来源于方剂生脉散,成分为红参、麦冬和五味子的提取物,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的功效,临床对于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血液流变学具有显著的疗效[32]。参麦注射液由红参和麦冬两味中药组成,能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复脉,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炎、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抗休克和增强免疫功能等[33]作用。

方案同时对中药注射液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具体用法进行了推荐,应当注意的是,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药注射液的应用应当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具体病情特点遵循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的原则辨证使用。

2.2.6 恢复期

2.2.6.1 肺脾气虚证 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推荐处方:法半夏9 g,陈皮10 g,党参15 g,炙黄芪30 g,炒白术10 g,茯苓15 g,藿香10 g,砂仁6 g(后下),甘草6 g。服法:每日1 剂,水煎400 mL,分2次服用,早晩各1 次。

病证分析:经过前期剧烈的正邪交争,患者诸脏腑之气皆有不同程度的耗损,尤其是肺脾二脏。肺气虚则见气短、倦怠乏力等症;脾气虚则见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等症。

方解:该方以六君子汤为底方加减而成。方中党参、炙黄芪益气健脾,法半夏、陈皮、茯苓、砂仁化痰祛湿,藿香、砂仁则以其芳香之性而辟秽、化浊、祛湿,同时可清除伏于胃肠道之余邪。

2.2.6.2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推荐处方:南北沙参各10 g,麦冬15 g,西洋参6 g,五味子6 g,生石膏15 g,淡竹叶10 g,桑叶10 g,芦根15 g,丹参15 g,生甘草6 g。服法:1 剂/d,水煎400 mL,分2 次服用,早晩各1 次。

病证分析:若疫毒化热,热盛伤阴,加之剧烈的正邪交争后,机体气阴可严重耗伤,亦可遗留热邪于体内。气阴耗伤,则见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等症;余热未尽,则见低热、干咳等症。

方解:该方以沙参麦冬汤、生脉饮、竹叶石膏汤等为底方加减而成。方中南北沙参、麦冬、桑叶、芦根等药以沙参麦冬汤法养肺胃之阴而兼清余热;西洋参、麦冬、五味子以生脉饮法益气养阴;生石膏、竹叶、生甘草等药以竹叶石膏汤法清解余热;同时用丹参清除前期化生之瘀血。

3 结语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已进入攻坚阶段,截至3 月1 日24 时,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3 757 例[34],新增确诊及疑似病例数呈现连续下降趋势。中医药的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诊疗方案的更新也体现出中医药对新冠肺炎不断变化产生的更深刻认识,这得益于临床实践的积累。中医方案的制定逐渐从以理论为导向转变为以临床疗效为导向,最终提供贴近临床实际、疗效确切的中医药防治策略。此外,鉴于恢复期患者数量增加,建议未来针对恢复期患者的治疗不再局限于辨证论治,而是提供以中药、传统非药物疗法、心理、饮食及运动功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干预策略,为疫情攻坚及下一阶段防疫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生石膏肺气注射液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人到中年补肺气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治三叉神经痛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