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3)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沥青,作为一种混合型材料,沥青主要是由人工进行配料采集和配比。例如沥青中的碎石、石屑、砂砾等物质都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比才能增强沥青施工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沥青材料在市政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路面裂缝产生原因较多,不但包括材料因素,还包括施工因素、路面负载等。为了进一步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时间,不但要提高施工质量,还需要加强对于道路的后期养护作业,进而避免道路出现过多病害。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存在的裂缝种类主要包括横向、网状、纵向和其他类型的裂缝,产生这些裂缝的原因各不相同。基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荷载情况进行分类还可以将裂缝类型分为两种,主要有荷载与非荷载。其中,第一种路面裂缝类型是由于路面承载能力降低导致的,这种路面裂缝的设计结构不完善,且沥青材料配比不均衡。根据损坏类型分类还可以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情况,分为疲劳裂缝、块状裂缝、边缘裂缝、反射裂缝、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其中第一种裂缝形式主要在轮迹带上产生,这类裂缝的缝隙距离始终保持在30cm 以内,这种裂缝形式程度较轻的时候裂缝区域没有成网,没有积泥,较为严重的时候,会使裂缝成片碎裂。第二种裂缝形式缝隙距离始终保持在30~300cm,第二种裂缝形式处于轻度的时候,其缝隙宽度不超过0.6cm,而在该裂缝形式处于重度情况的时候,缝隙宽度则大于1.9cm,同时在出现重度裂缝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裂缝周围存在严重的块裂现象[1]。第三种裂缝形式可以包括靠近路面边缘60cm 范围内,在第三种裂缝形式出现的时候,如果处于轻度裂缝路面会纵向裂开,周围裂缝程度较为轻微,还未完全裂开,而重度裂缝下其内部材料散失超出10%。反射裂缝分为纵向反射裂缝和横向反射裂缝,在裂缝程度处于轻度的时候,裂缝宽度小于等于0.6cm,重度反射裂缝其平均宽度大于1.9cm。第四种裂缝形式主要指的是除去水泥混凝土路面伸缩缝反射裂缝以外与路面垂直的裂缝,最后一种裂缝则可以分为轮迹带与非轮迹带。
(1)沥青路面设计及路基问题与裂缝的产生有直接联系。初期进行沥青路面设计的时候若没有合理设计,就会在后期产生明显裂缝。产生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路面厚度设计不科学,无法满足相关标准,致使沥青路面结构不科学。这时就会使沥青路面在后期路面使用的时候无法承受较大的交通量,在汽车荷载较大的时候就会出现路面裂缝,无法承受当前路面压力。路基作为沥青路面的主要部分直接影响着路面承载力,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若设计人员没有实地勘察路面情况,就会使沥青路面工程质量大打折扣。例如,沥青路面各个材料配比的时候不够合理就会直接产生裂缝情况,同时路基厚度在无法承受该路面交通量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裂缝。在产生上述问题之后,路面问题无法排除,就会使雨水渗入路面基层中,对路面产生损坏。
(2)沥青路面施工问题导致裂缝的产生。沥青路面实际施工中会因为市政道路自身较为特殊,半刚性路面基层质量会对沥青路面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路面正常施工。市政道路实际施工中建设时间较长,工程任务量较重,这时一些施工单位为了加速沥青路面施工速度,便对施工步骤进行简化,导致沥青路面施工不符合规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期问题[2]。例如,沥青路面压实不到位,接缝处处理得不够细致等,在产生这些情况后就会影响沥青路面稳定性,产生路面裂缝。其次,因为沥青路面属于混合型路面材料,沥青路面配料较杂,而不同材料的添加都会对路面实际性能产生不同影响。一些路面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选择与实际不符的路面配料,就会导致路面不适应当地情况,进而产生路面裂缝。
(3)沥青路面养护问题导致裂缝产生。目前绝大部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在施工后产生路面裂缝其主要因素是由于路面在施工结束后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养护作业,在这一期间路面若没有受到保护措施就会导致裂缝出现。例如,车辆在沥青路面上行驶的时候会存在一部分路面基地松散,这时养护人员若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就会为后续路面裂缝的产生埋下隐患。因为市政道路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气候因素对于沥青路面的影响较大,若外界气温骤降,就会导致沥青路面在低温的情况下出现收缩现象,进而加速裂缝的产生。所以需要沥青路面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及时发现沥青路面中存在的隐藏问题,并对其及时采取养护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结合当前道路施工标准进行,进行合理的路面厚度设置,保证路面厚度符合路面运行需求。针对沥青路面的改造和更新还需要考量到路面沿线高度控制,与工程施工成本,将结构强度作为路面厚度的一个考量因素。对于一些新建沥青道路来进行分析,相关路面设计人员应该重视该路段的交通量、施工温度、周围地质情况等因素,并基于此进行路面厚度设计。路面设计人员在日常设计的时候还应该结合市政道路施工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将车辆超载和其他特殊因素纳入进去,进行合理调节[3]。
现阶段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对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进行仔细监督,进一步加强道路施工管理,使市政道路施工可以按照施工标准实施,提高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市政路面中存在问题的概率,提升市政道路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但是目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时候,虽然提高了施工质量,但是在路面摊铺中却产生了一定的质量问题,摊铺问题也对市政道路整体施工产生了阻碍。为了后期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使用中不会频繁产生问题,相关施工人员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使市政道路沥青施工质量获得显著增强。路面实际施工中应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摊铺作业的有效完成,节省施工时间,减少铺路机对路面的损坏。
科学的路面养护时间可以提高沥青路面质量,对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养护时间的选择应结合路面实际情况制定养护措施,更好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为了避免裂缝出现,需要对路面给予充分重视。沥青路基材料应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性,可以在众多材料中选择温度系数较小,强度与刚性较好的材料,基于高强度高韧性材料可以降低沥青路面裂缝产生概率。比如,可以采取水泥稳定粒料,和二回稳定粒料,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系数较小,同时强度和刚度较好。沥青路面材料需要使用优质沥青。沥青种类较多,且特点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选择的时候应该重点选择密度较大的沥青材料。为了使沥青材料能够将其作用充分展示出来,还可以在沥青材料中添加一定的高分子聚合物,使沥青实现改性,进而促使沥青路面密度和强度。对于一些温度较低的地区,还应该在沥青材料中添加一定的抗寒介质,提升路面抗寒性。
沥青路面施工中摊铺能够对路面质量起到较为重要的影响,实际施工中可以选择自动化施工设备进行摊铺,在实际摊铺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先保证摊铺设备熨平板角度正确,在摊铺设备实际运行中应保持速度一致,避免施工速度不均匀。找平设备需要正常作业,摊铺设备在调试完成之后应该在试验路段中进行测试,保证参数与运行速度平稳后投入正常路段施工。在沥青路面摊铺完毕后若没有压实则应将路面围起来,避免车辆对路面造成损坏。对于沥青路面摊铺来说,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使沥青凝固,影响施工效果,因此若温度低于10℃则需暂停施工[4]。
沥青路面施工中对于路面接缝需要科学处理,其中路面接缝主要包括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若多台摊铺设备同时进行施工那么就应该处理纵向接缝,采取热接缝的方式,在进行横向接缝的时候可以采取冷接缝技术。沥青路面实际施工中应避免存在接缝,为沥青路面后续质量做出保证。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路面裂缝及时处理,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应对路面裂缝进行处理,将其中存在的杂物去除,避免杂物在路面中影响稳定性。若没有在第一时间处理路面裂缝就会导致杂物和积水流入基层中,缩短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在一般情况下,假如路面裂缝宽度保持在0.3cm 左右,那么可以借助乳化沥青进行裂缝修补,而裂缝宽度超出0.5cm 的时候就需要采取改性沥青材料进行裂缝修补[5]。其次,在处理裂缝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在灌缝结束后填铺一定的粗砂。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对于这种常见路面,在施工完毕投入应用的时候会出现各种病害。路面裂缝的产生就属于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因此想要更好地解决路面裂缝,降低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概率,就应该结合沥青裂缝产生因素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而保证市政道路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