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毛卓玛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草原工作站 813399)
饲草是畜牧业发展最主要的生产来源,但是随着长时间的畜牧发展, 我国的天然草场由于受自然因素和草场超载过牧等原因已经出现了退化、 沙化的现象, 草原生态环境也越来越恶劣,使得我国天然草场牧草产量逐年降低、牧草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直接加深了我国草畜之间的矛盾, 随着这类矛盾的不断累积,人工饲草料等相关政策建议被提出,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自从我国颁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我国各地区就对人工种草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 并且多年生的牧草种植力度比以前明显加大。 目前我国人工草地面积约为1600 万hm2,在天然草地面积中比重较少,只占整体的4%左右。
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乳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饲草资源作为动物生产饲养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可以发现种植规模开始越来越大。 但是实际上,从人工饲草料地种植规模来看, 我国饲养种植户人均量还是很低的, 站总量的少部分。
根据2012 年的牧草种植结构表分析, 我国人工牧草种植品种多年生牧草最主要有苜蓿、红豆草、披碱草等,而一年生牧草则多为青贮玉米、苏丹草、草木樨、饲用甜菜等。 其中,苜蓿和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最多,占人工饲草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1]。
我国人工饲草料在发展中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较差,饲草料生产的能力较低。 例如灌溉农业,草料地的建设离不开水,但是对于干旱地区,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上的投资还是较少,虽然现在已经得到重视,加大了投资建设的力度,但是与实际需要的人工饲草料需求还是相差很多。
饲草产品加工业发展落后,现在为我国的饲料加工企业还是以农作物为原料进项加固, 以牧草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企业比较少。 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粮食和经济作物价格高所影响的,企业为了经济效益,会优先选择农作物进行加工,而饲草料生产的效益比较低,同时又缺少政策的补贴,所以很多企业并不会选择经营牧草的深加工。
目前,我国在粮食、农作物的种植上有惠农的政策扶持和补贴,但是人工饲草种植方面却被忽视,只能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草原生态保护机制的良种补贴政策扶持。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人们对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积极性不够,因此导致我国人工饲草料发展缓慢。
实施种草农民直接补贴政策, 按照农户种植饲草料的面积进行补贴,制定补贴价格的统一标准,以此来激发人们对种植优质饲草料的积极性。 同时调整现在的生产补贴政策,根据相关规定对多年生和一年生牧草良种进行不同的良种补贴, 提高良种补贴的价格。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农机补贴对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设备的补贴范围和力度,降低人们购买机械设备的压力。 针对干旱地区,可以实行节水补贴政策[2]。
在扶持政策方面,应该积极扶持草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此来推动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管理好的合作社进行补助。 同时加强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农民的信贷支持力度,政府方面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面向专业合作社设立专门的贷款,以保证农户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也要对饲草料企业进行扶持,鼓励牧草加工企业发展生产, 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扶持。 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保证草产品深加工发展。 也可以创立草产品品牌企业,发挥草产品的附加值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最后一点就是要优惠税费,扶持贷款,将有关饲草料生产、加工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实下去,减免农民土地税收。 设置面向农民的专项贷款,延长还款周期,减轻农民的还款压力。 重点吸引和扶持各类民营企业投资草产品生产、加工业。
总之, 人工饲草料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目前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经过政府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补贴一定会有改变, 促进我国畜牧行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