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博,卜三平,司坎达尔·亚森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841000)
猪蓝眼病(blue eye disease,BED)是猪感染猪蓝眼病副黏病毒(blue eye paramyxovirus,BEPV)也称为猪腮腺炎病毒后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猪蓝眼病首次在1980 年的墨西哥发生,造成了墨西哥养猪业的严重损失, 随后猪蓝眼病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行。 至今,猪蓝眼病给世界范围内的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由此可见,猪蓝眼病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因此,加强对猪蓝眼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全球生猪养殖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猪蓝眼病病毒发生感染的机率是促进全球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猪蓝眼病副黏病毒(blue eye paramyxovirus,BEPV)为RNA病毒,其在分类上隶属于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与其他的副黏病毒一样具有多形性,猪蓝眼病副黏病毒一般呈现卵圆形,有衣壳,衣壳的直径约为20nm,具有长着纤突的囊膜。 病毒基因组编码6 种病毒蛋白,病毒的毒力取决于N 蛋白和H 蛋白。 进行体外培养时,猪蓝眼病病毒可以在很多种细胞内进行生长,并可以使细胞产生细胞病变。 此外, 该病毒也可以在鸡胚中进行增殖。 猪蓝眼病副黏病毒可以对多种哺乳动物和鸡的血液产生凝集。 目前,猪蓝眼病副黏病毒的血清型只有一种,在不同毒株之间的抗原具有同一性, 猪蓝眼病副黏病毒与其他的副黏病毒不存在交叉保护作用[1]。
猪是猪蓝眼病病原的唯一自然感染猪蓝眼病副黏病毒的易感动物,并且是感染病毒后出现症状的唯一动物。 在临床中主要侵害2~15 日龄的仔猪为主,发病率为20%~50%,不具有品种差异性和性别差异性。 仔猪发病以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其流行性一般可持续2~9 周。 发病猪和带毒猪是猪蓝眼病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猪可以通过与患病猪鼻对鼻而发生感染,发病猪接触过的用具、饮水,发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也具有感染性。 此外,也可以通过风和鸟类进行传播[2]。
在临床中主要侵害2~15 日龄的仔猪为主,发病率为20%~50%,不具有品种差异性和性别差异性。 感染了猪蓝眼病病毒的仔猪在临床中主要以发生角膜浑浊, 繁殖障碍和神经症状为特征。 各个年龄的发病猪的临床症状也不一样,多以发生在产房的仔猪发病最为严重。 患病仔猪食欲下降,出现发烧症状,发生腹泻或者便秘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出现后驱僵硬,共济失调,全身的肌肉震颤,出现异常的姿势。 对仔猪进行驱赶时,猪会非常的兴奋,尖叫,四肢呈现划水状。
对于猪蓝眼病的诊断, 可以根据该病的流行性和临床中发现的特征性变化,结合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要进行确诊, 则可采集患病猪的粪便作为病料送往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检测(病毒的分离鉴定、病毒核酸检测,ELISA,血清学实验、中和实验等)[3]。 由于该病与猪繁殖障碍类疾病的神经症状和繁殖障碍有相似性,所以一定要加以区别诊断,防止出现误诊。
目前,我国已有非常成熟的疫苗,可以进行免疫接种。 禁在流行猪蓝眼病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引种, 在引进猪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猪蓝眼病病毒呈阳性的猪严禁引入。 定期对饲养场内的猪进行猪蓝眼病病原检测,发现阳性猪应立即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造成大规模的猪发生感染。 彻底地净化饲养场内的猪蓝眼病阳性病例, 防止隐性感染动物散毒使大量的健康猪发生感染,同时也防止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截止目前针对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并没有, 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猪蓝眼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 并严格的执行免疫接种。 对饲养场进行猪蓝眼病阳性病例的彻底净化,防止隐性感染者带毒对健康猪进行感染。 此外,应该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加强对病原的检测,淘汰阳性猪。 对健康猪和患病猪进行分群饲养,防止造成大群发病。 总而言之养猪过程要积极预防此病,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