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宏文以“伏火化燥”论治小儿慢性唇炎经验撷萃

2020-02-14 00:59王晓聪唐艳鹏李欣怡胡胜华郝宏文
吉林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唇炎宏文口唇

王晓聪,唐艳鹏,丁 杰,李欣怡,胡胜华,郝宏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慢性唇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其主要表现为唇部持续干燥、脱屑及皲裂,有黄白色或褐色脱屑,可伴有肿胀痒痛,或者渗出结痂,病情迁延反复,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愈,是临床上最常见也最难治疗的一类唇炎[1]。对于儿童患者,因为常常不能控制舔唇或者撕掉唇部干皮等动作,病情更是反复难愈。

1 病因病机

根据经络循行特点,“足太阴脾经连舌根”“足阳明胃经环口挟唇”,而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故唇风的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

《诸病源候论》云:“脾与胃合,胃为足阳明,其经脉起于鼻,环于唇,其之脉络脾,脾胃有热,气反于唇,则唇生疮而肿也”[2]。《口齿类要》 云:“脾之荣在唇,盖燥则干,热则裂,风则肿,寒则揭。若唇情动火伤血,或因心火传授脾经,或因浓味积热伤脾”[3]。再有《医宗金鉴·唇风》云:“此证多生下唇,由阳明胃经风火凝结而成”[4]。古人多认为唇风之病位在脾胃,病机主要归结为脾经风热,脾胃湿热,阳明胃火等。

现代医家中,谢遥等[5]报道朱明芳治疗唇炎多从气阴不足的病机基础出发,丘杨等[6]指出傅杰英认为慢性唇炎是因热毒挟风上攻所致,但都认为本病与脾脏密切相关。

2 郝宏文教授对慢性唇炎的认识

郝宏文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王素梅的学术继承人,对治疗儿童慢性唇炎有独特的认识,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脾胃虚弱为其病理基础,病机为脾胃伏火,伤阴化燥。

2.1 脾胃虚弱为基础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指出其体质特点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万全在《幼科发挥·五脏虚实补泻之法》中提出:“脾常不足,此却是本脏之气也。”小儿时期各脏腑功能都尚未成熟,脾之运化功能并不健全。且小儿阳气旺盛,生长蓬勃,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需求较多,脾胃功能更是不足。小儿饮食不能自节,进食不当,调护失宜,脾之运化功能也易为所伤。脾主运化,吸收输布津液,濡润全身。若脾虚失运,津液输布失司,口唇失养,易发为病。故小儿慢性唇炎的发病,多以脾胃虚弱为基础。

2.2 脾胃伏火为重要病机

2.2.1 中焦积热 小儿脾胃虚弱,腐熟运化之力不足,若喂养不当,为饮食所伤,则脾胃受损,纳化失职,饮食稍有增加便易生食积。且小儿年幼,乳食不知自节,若进食不知节制,或嗜食肥甘厚味,或暴饮暴食,或贪食生冷、坚硬难化之物,脾胃腐熟不及,乳食停聚,积而不化;而家长溺爱,纵其所好而不加阻止,继以喂养,宿食未消,而新谷又入,食而不化,积于中焦,内热自生。脾虚运化无力,食滞生热,积久不消,热势不减,进一步损伤脾胃,脾更虚而致积热更重。中焦热盛,火热之邪可循经上延,易伤及口唇。

2.2.2 伏火于体内 此病多病程迁延,且易反复发作,临床所见,本病常常遇感而发,多与季节变换、日光照射、饮食等外部因素相关,此发病特点符合伏邪致病的特点,即“感而不发”与“伏而后发”。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指出:“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患儿食滞生热,蛰伏体内,热郁于内,遇外邪引动,内外相合,发而为病。如在夏秋交界之际,燥邪转盛,引发体内伏火,且燥易伤津,津液不能上荣口唇,则见口唇干裂等症;若过食辛辣、肥甘厚味等,中焦运化不及,饮食刺激致使脾胃负担加重,引动伏火之邪,灼伤津液,输布失司,致使唇部干裂,或渗出结痂,病情更易加重。

2.3 伤阴化燥为病邪转归 伏火稽留于体内,灼伤津液,阴液亏虚,进可化生燥邪,《素问·五运行大论》云:“燥热在上……”,燥邪循经上延,更易伤及口唇。口唇失养,可见唇部干燥、皲裂、脱屑症状,同时可见患儿鼻干、皮肤干燥、手心灼热、大便干结难下,舌质红苔白而干或者舌红少苔。津血同源,津枯则血燥,病邪日久不愈亦可伤及血分,则邪伏更深,疾病反复更为难治。

3 健脾清热,养阴润燥为治则

郝宏文治疗慢性唇炎多以健脾清热,养阴润燥为治则,常用药物有石膏、栀子、藿香、天花粉、南沙参、太子参、神曲、甘草等。其中石膏、栀子、藿香、甘草4味加防风为泻黄散,此方出自于《小儿药证直诀》,治疗因脾经郁热而导致的脾胃伏火证,石膏、栀子性寒,可清泻脾胃积热;防风为升发宣发之品,以疏散脾中伏火;藿香芳香醒脾,甘草泻火和中。天花粉、南沙参性微寒,养阴生津,且天花粉兼可清泄胃经实热,而南沙参可养阴清热兼能补益脾气。神曲健脾消食,太子参健脾益气。

临床亦根据患儿体质、症状特点,辨证施治,加减用药。若积热较重者,可多加用健脾消食类药物,如麦芽、山楂等药,健脾气又可除食积,加大消食力度,食消则积热自解。患病日久伤及脾气,多见面色萎黄、偏食、纳差之症,可加黄芪、生白术等健脾益气之品,以健脾益气,从本论治。

热伤阴亏,津液匮乏,可佐以知母、芦根等药以滋阴润燥,既可清热,又可养阴;病程较久者,除泻黄散中石膏、栀子清热之外,可佐以牡丹皮等清血分之热之品;若伤及血分,津伤血燥,则宜加用鸡血藤、当归、川芎等养血类药物,以养血润燥,补血生血;若患儿唇部裂口较重,可加用收敛生肌之品,如白及、黄芪等。

临床用药之时,更应注意清热不可伤脾,健脾而不助热,润燥而不滋腻。根据患儿症状表现判断病邪轻重,灵活用药,调整剂量,随症加减。其中,健脾、清热、润燥类药物共用,清热类药物多寒凉,可防止健脾类药物补益助热;健脾类药物健脾之余又可顾护中焦,防止寒凉伤脾;润燥类药物不可过于滋腻,防止过用困脾。既把握整体,相互佐制,又可直达病所,祛除病邪。

除中药口服之外,郝宏文也采用外治法辅助治疗,单开几味药物以外用,或留取部分口服药药液,建议家长用棉签或纱布蘸取药液,敷于患儿口唇,内外合治。调护方面,建议家长注重患儿饮食习惯,控制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的摄入,避免舔唇咬唇、挑食偏食等,多饮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从旁辅助治疗。

4 病案举例

张某,女,10 岁,2018 年6 月14 日初诊。唇边干燥、皲裂反复数年。以往多秋冬发作,此次发作从去年秋季至今,口唇反复裂口出血。纳一般,大便正常,面色不华,舌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唇风,证属脾虚热伏,治以健脾清热,养阴润燥,予泻黄散加减。处方:石膏20 g,栀子8 g,防风6 g,藿香10 g,当归10 g,知母10 g,天花粉6 g,南沙参10 g,白及10 g,太子参10 g,甘草5 g。7 剂,颗粒剂,日1 剂,早晚冲服。

2018 年6 月21 日二诊:药后口唇干燥稍减,仍有干裂,进食不多,舌红苔白,脉弦细。调整治法为健脾清热,养血润燥,前方改为石膏15 g,栀子6 g,防风8 g,余不变,加白芍10 g,熟地黄10 g,川芎10 g,鸡血藤10 g,石斛10 g,白鲜皮10 g。继用7剂,颗粒剂,日1 剂,早晚冲服。

2018 年6 月28 日三诊:唇裂愈,稍干,无瘙痒,无皲裂,口角已愈,进食较前增多,舌淡苔白,脉数。前方去白鲜皮,加用牡丹皮10 g,生地黄8 g,7 剂,颗粒剂,日1 剂,早晚冲服巩固疗效。1 月后电话随访,家长反馈口唇症状已消失,未再复发。

按:本患者唇周干燥、皲裂反复数年,属中医“唇风”范畴。积食生热;其病程日久,病情反复,且多于秋冬季节发作,为脾胃伏热,化火伤阴,久病化燥。一诊时以健脾清热,养阴润燥为治则,用石膏、栀子清泻中焦积热,防风宣发疏散脾中伏火,藿香芳香化湿,南沙参、知母、天花粉滋阴生津清热,当归养血润燥,白及收敛生肌,太子参健脾益气。二诊症状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明显,考虑患者久病阴亏,伤及血分,阴虚血燥,宜加大养血润燥之力,故方中加白芍、熟地黄、川芎以补血养血,加黑芝麻、鸡血藤共为养血润燥。加石斛、白鲜皮以加强养阴祛风之力。三诊时,患者口唇干燥、皲裂症状已基本消失,故去白鲜皮,加牡丹皮、生地黄以清热养阴,巩固疗效。治疗过程中,清热与健脾共行,使清热而不伤脾,补脾而不生热,并以滋阴润燥之品改善症状,标本同治,驱邪外出,效果显著。

5 小结

现代医学对慢性唇炎的病因、诊断与分类尚不明确,缺乏统一标准,不能正确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7-8]。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可通过中药口服对症治疗,也可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或单用外治法治疗本病[9],也有医家采用针灸治疗[6],均取得不错的效果。郝宏文从小儿的生理特点出发,认为慢性唇炎发病的本因为脾胃虚弱,多因小儿饮食不知节制,脾胃积热,蛰伏体内,遇外邪引动发而为病。本病病程日久,反复难愈,治疗应从本论治,以健脾清热,养阴润燥为治则,选用泻黄散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灵活用药,标本兼治,疗效肯定。

猜你喜欢
唇炎宏文口唇
我院PIVAS不同人群配置人员普通药物平均配置时间统计与分析
唇炎诊断性新分类及其临床诊断路径
皮肤镜在鉴别口唇静脉湖和口唇黑子中的应用
冰糖葫芦
纪念方志敏烈士诞辰120 周年
走过318
说说嘴唇皮上的那些事儿
唇炎为何长期不愈?
中国美貌汉族女性口唇特征的测量
浆细胞唇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