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腑角度防治单纯性高尿酸血症*

2020-02-13 21:24邝珊珊钟伟兴赵晓山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
江西中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六腑单纯性五脏

★ 邝珊珊 钟伟兴 赵晓山*(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广州 510515)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 420 μmol/L,女性高于 360 μmol/L,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1]。荟萃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4年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3.3 %(5.5 %~23.6 %),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1]。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病因,当尿酸盐结晶在机体组织中沉积造成损害时出现痛风,而此时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已对组织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害[2]。再者,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容易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但临床上单纯性高尿酸血症往往无明显症状,极易被人们忽视。因此,早期防治单纯性高尿酸血症有重要意义。

1 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中医学上没有与高尿酸血症完全对应的病名。许多医家以其发展后期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而将其归结于“痛风”“痹证”等范畴,而对于早期的无症状的单纯性高尿酸血症却没有较多的认识,在防治上则多按痛风处理。然而,单纯性高尿酸血症只有血中尿酸盐增高,机体尚未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变形等临床症状,未发展到痛风的层面,因而不属于“痹证”范畴。且《医学六要》有云:“痛风,即内经痛痹。上古多外感,故云三气合而为痹。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痰湿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是也。”古代医家所述“痹症”“痛风”相似于现代医学自身免疫病范畴,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痛风病存在较大差别,故国医大师朱良春根据其特点提出“浊瘀痹”新病名[3],并创立泄浊化瘀大法贯穿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病治疗的全过程[4]。

现代医家对痛风多以脾肾亏虚为本、瘀浊为标进行论治,而对单纯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没有较多论述。朱老认为高尿酸血症乃是痰、瘀、浊积聚血脉,与饮食有密切关系,“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品”[3]。“高粱之变,足生大疔”,过食肥甘厚味之品,酿生毒浊;血脉运行,积于趾而成疔,此发为痛风。医家对于痛风多从五脏论治,主要分为脾肾亏虚、肝肾不足、肝失疏泄等证型。但单纯性高尿酸血症仅表现为嘌呤代谢障碍,因机体消化代谢功能的紊乱而成,但未出现明显症状,病邪未深入五脏,其病因病机应归结于六腑。

基于中医对高尿酸血症的认识,本文探讨一个新的思路,从六腑的角度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病机,以指导单纯性高尿酸血症的防治,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2 从六腑角度分析高尿酸血症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其生理特性为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胃者,水谷之海也,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以通降为和。饮食入胃而腐熟,经脾之运化而生精微,浊者下传至小肠。高尿酸血症患者因先天禀赋不足、久服药毒或过食肥甘厚味,使胃气受损,胃失通降,浊气无以下行而出现纳呆脘闷、胃脘胀满等胃失和降之证,或恶心、呕吐、嗳气等胃气上逆之候。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浊气不下,精气不生,气血不足则五脏易损,进而加快高尿酸血症的进程。小肠主受盛化物,容纳胃腑下移的食物,并且进一步消化吸收;若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水谷不能充分转化为精微而生成污浊之物。此外,小肠还有泌别清浊的功能,能将食物的残渣糟粕传送至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浊液渗入膀胱,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若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糟粕或浊液则积留于体内而成瘀浊之物。大肠主传导糟粕,膀胱贮存并排泄尿液,同样影响浊物的排泄,对消化代谢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津液在体内的升降环流,是以三焦为通道散布全身的。若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积聚而生痰湿,则形成瘀浊之气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长期饮食不节,或过食高粱厚味之品,则损伤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功能。六腑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得以转化,浊气糟粕得以排泄;六腑功能受损,水谷无以化生,浊气无以排泄,进而酿生痰、瘀、浊积聚血脉,导致高尿酸血症。“六腑受谷气,传五脏,故六腑闭塞,脏不平也”,腑气受损,继而气血生化不足使五脏受累,加快疾病进程而引发痛风。所以,六腑与消化代谢性疾病有直接的关系。通过调理六腑功能,可以促进机体消化代谢、排出浊气,对消化代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性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肠道中有数量庞大的菌群,经长期协同进化,已经成为宿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维持机体健康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研究,人体肠道菌群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国内学者任科雨等[5]发现青岛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肠道菌群存在失调现象,肠道菌群尿酸处理能力与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含量有关,菌群失调可能参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过程。肠道菌群是消化道的一部分,中医将其归结于六腑范畴;肠道菌群参与消化代谢过程,也属于六腑功能的一部分。所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即可调理六腑功能状态,可以达到降低血中尿酸水平的效果。

3 防治高尿酸血症新思路

“未病先防”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首要原则,应用中医中药对早期单纯性高尿酸血症进行干预具有独特的优势。《内经》中提到:“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高尿酸血症发展到痛风病,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变形之症,此时病邪已深入五脏,浊、瘀等病理产物积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此时治疗难度增大,预后不良。所以,因六腑功能失常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要在其发展到五脏层面之前及时调理六腑,从而改善嘌呤的代谢。

首先,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调理六腑。正如张志聪提到:“水谷入胃,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害于六腑。”高尿酸血症患者多形体丰腴,平素或有饮酒史,喜食膏粱肥甘之品,如此则生湿成浊,败坏脾胃,损伤六腑。腑气不通,脏则不安,五脏受累则易发展为痛风病。因此,单纯性高尿酸患者要注意避免长期饮食偏嗜、饮食不规律,避免过量食用海鲜、内脏等高嘌呤食物,要做到合理膳食。合理健康的饮食可以减少瘀浊之物的摄入和产生,减少对六腑的刺激和负担,从而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

其次,可以通过人体经络调理六腑。六腑为阳,其对应经络为六阳经。高尿酸血症主要为瘀、浊、痰积聚血中,其变证颇多,缠绵难愈,多属阴邪。通过调理六阳经可以激发人体之阳气,达到祛瘀化浊的目的,减少尿酸的形成,增加尿酸的排出。主要包括经络按摩和穴位按摩,例如:可选取支沟、水道、丰隆以清泻三焦,利水除湿,化痰祛浊,使经络舒畅,降低尿酸水平[6]。

再次,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六腑。对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其治疗中心应当在胃肠,以增加尿酸排泄为重点,治法上应以“淡渗利湿”和“泄浊祛瘀”相结合。预防或干预早期单纯性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可以茶代饮,用土茯苓、萆薢促进小肠分清泌浊之功,用泽泻、茯苓、薏苡仁增强膀胱利水泄浊之力,用大黄通大肠以泄瘀浊[6]。中药对六腑进行直接调理,对降低尿酸水平有更显著的作用。

最后,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理六腑。目前临床上常用中药、微生态制剂等方法调整肠道菌群结构使肠道微环境达到平衡状态,即调理六腑功能状态,可以促进尿酸代谢和排出,降低血中尿酸浓度。例如,日本科学家久米村惠等[7]发现多株乳酸杆菌均具有降解嘌呤的能力,发明了以乳酸菌和酵母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具有有效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作用。

4 结语

高尿酸血症是发病率较高、并发症较多的一种慢性疾病,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医学问题。目前单纯性高尿酸血症仍呈现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愈率低的状况[8]。本文以高尿酸血症为例,探讨消化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六腑功能失常有着密切且直接的关系,并提出通过调理六腑功能来防治此类疾病。这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仍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猜你喜欢
六腑单纯性五脏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小儿推拿“六腑”穴位考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浅谈“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在慢性胃肠病中的应用
漫画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