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丹丹 张展翅 王 磊 苏玉红 马 隽 崔慧先
(河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石家庄 050017)
局部解剖学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传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授课模式,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主体作用[1]。学生按照既定的内容分组进行解剖操作,并在解剖过程中观察验证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递减。学习成为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热情[2]。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3]。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局部解剖学的桥梁作用,是解剖学教师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终身学习的意识,需要精心设计并进行长时间实践。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地探索、分析和实践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4]。终身学习将成为创新型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5]。那么,寻找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自主授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6]。
教学以小班为单位,每班分为4个小组,6~8人1组。本教研室把局部解剖学教学内容分为8个局部,其中头面部、颈部、脊柱区和胸腹腔由教师示范讲解。腋区、上肢、下肢、胸腹壁由学生自主授课。
为了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布置学习内容时需发放学习任务清单,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任务清单包括教学内容,学习重点、难点、与临床疾病的相关性等学习资料。清单内容多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腹外侧区解剖时,可以提出阑尾炎手术的入路层次以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等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观察和思考,搜集资料,应用解剖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授课展示是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师观察和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因此,需要统一评价标准,我们制定了授课评价量表,明确学生授课的要求,以保障学生在准备授课过程中有据可依。评价体系包括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是学习和评价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评价调整学习活动,以评促学。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合作中有个别学生不参与的情况出现,小组内部分工要明确,依据任务要求分为轮值主席、组长、书记员、资料收集员、PPT制作等角色,并记录好小组活动过程。组员参与程度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参考。分工做好PPT以后,小组成员对局部的结构、层次以及毗邻关系等基本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保证每个组员都能清楚讲授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式学习,学生对任务清单中的内容有了初步认识,但也会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疑问就成为课堂讨论的教学基础。
本阶段是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成果的主要体现,组间互评就是根据评价量表对学生授课过程进行评价。为了保证每个同学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每次课教师随机选取学生讲授部分教学内容,每人大约10 min,但需保证所有学生都进行教学展示,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组织交流,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或讨论解决问题后,学习的成功体验感增强,学习积极性得以维持。同时讲授过程也是对知识内容自我强化的过程,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客观评价。
教师对授课情况和量表评分进行综合点评。首先对学生展示内容及展示过程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讲授能力也能逐步提高。其次对教学内容的遗留问题进行解答,梳理课程内容的脉络体系,总结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临床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期末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自主授课方式的评价。采用随机抽样调查2016级临床专业3个班145人,收回问卷145份。多数学生认为小组自主学习授课的方式很好(52%)或比较好(33%),但也有学生认为“小老师”授课不好,更愿意教师直接授课(15%)。8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课下小组学习参与度的调查显示,所有授课内容全程参与的学生比例不高(30%),88%学生认为自己参与了部分课前准备,整体参与度65%左右。授课前对讲解内容多次试讲的学生占18%,多数学生(54%)对讲解内容自己进行了反复练习。
学生听课情况调查显示,多数学生(67%)能听懂学生讲解内容,经教师总结梳理以后,89%的学生能够听明白。
学生表示自主授课方式利大于弊,应该保留。而且有助于团结协作,锻炼综合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对准备过的内容印象深刻。但也需要继续完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观察课堂展示,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教师要求,积极参加小组自主学习,做好自己的分工任务,但也有少数学生,课堂展示的时候不积极,PPT字多图少,讲授过程读字现象严重,明显准备不够充分。总体来说,经过一学期的自主授课,多数学生表现优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教态稳重大方,自信心加强。同时对知识理解程度加深,学会了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在标本识别考核中(满分10分)表现尤为明显,以前传统授课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标本结构的名称,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标本识别,通过分析标本的走行、毗邻,辨认结构名称,标本考核成绩也显著高于传统授课的学生。
每个班随机选取8名学生进行访谈,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自主授课的真实感受以及从学生角度出发可以提出的建议,并从中总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
学生表示,在自学过程中,查阅过很多资料,对学科价值认识更加深刻,知道其在临床应用和其他学科中的意义,愿意在今后继续学习本学科知识。通过一学期的自主授课,尤其是课下按照任务清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会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安排,能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而且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与力量。对自己讲授的内容理解更加深刻,更易提出疑难问题,讲授课程后成就感加深,自信心加强。
主动学习的核心元素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而是按照学生的授课节奏和接受程度进行讲解。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经过自主学习授课,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能够合理做出学习计划,深入思考问题,灵活运用各种学习资料和教学策略,并针对量化评价反思学习过程,做出改进与调整,学习成就感显著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感受求知的乐趣,同时也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入扎实掌握局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学生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主动深入思考不够,问题意识不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7]。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制作了学习任务清单,以问题的形式列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能主动规划学习任务,并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但目前任务清单问题形式比较单一,需要继续完善清单内容,精心选取教学资源,加入临床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锤炼重点内容,加深对学科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8]。
课下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组建和任务分工有不合理现象。在小组分工上教师应给予建议,细致小组分工,建立明确的竞争、合作与评价机制,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有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同学教师进行了个性化交流与辅导,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课堂观察发现,个性化辅导能够明显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习热情,思考问题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
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一定要整体把握教学节奏,防止有些学生讲授时间过长,或重点内容不突出等问题,但对于学生的授课过程要多给予正向激励。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并解答疑难问题,梳理归纳知识点,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
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有不客观的情况出现,评价量表需要进一步细化,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课下小组学习阶段,教师与学生交流较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交流,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