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探究

2020-02-13 00:21司恒波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20年5期
关键词:河道净化水体

文_司恒波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近年来,城市河道污染日趋严重,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河道生态治理也随着文明城市建设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此,我国很多城市加大了对河流水环境的治理,河道治理工程耗时久、里程长,在治理过程中施工料场、生活区等通常沿河道分布,如果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城市水环境。因此,开展有效且生态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1 城市河道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水资源匮乏

严格意义上讲,城市缺乏的是具有使用价值的生活水资源。我国大部分城市是依水而建,淡水是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但河流水资源缺乏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差,极易受到外界的污染。

1.2 城市水质不断恶化

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水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公众的关注,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大量堆积,导致水质不断恶化。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地表水水体污染比例较高,甚至个别城市的地下水资源也出现了污染。

1.3 缺乏明确的河道生态建设目标

河流生态建设是促使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部分地恢复河道的某些功能,提高河道生态系统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目标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河道生态建设的成效。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时,需要根据水源供给情况不同,确定不同情景下,具有可操作性的河道生态建设的目标及相关可量化指标。

1.4 河道内缺乏必要的水质净化措施

为了减少外源污染物进入河道,对河道两侧的点源污染进行了截污,但部分河段依旧存在水体受到污染的问题。此外,如果河道没有一定量的清水水源补充,再生水的水量、水质很难满足河道生态功能要求,需要采取必要的水质净化措施,对河道水质进行净化,以确保达到河道治理目标。

1.5 生态治理意识薄弱

调查显示,部分城市水资源生态平衡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河流中充斥着大量的生活垃圾。部分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意识薄弱,缺乏深层次的认识,造成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流于形式,浪费了大量资源。

2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思路及原则

2.1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思路

目前,很多城市的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总体上尚处于水质改善阶段,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有必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生态恢复的先进成功经验,以水质净化为切入点,点、线、面相结合,兼顾季节、地理等因素,综合考虑物理、化学和生物生态等方法对水质和水环境进行治理,恢复河道水体生态功能,促进人水和谐。

2.2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原则

(1)尊重自然原则

强调人对自然景观的品味,人与水、植被、自然沙石的亲近,使人获得宁静、清幽、净化、闲适的体验。并在尊重人、自然、地域文化的原则下,利用生态的新观点,使河水回归生态系统,恢复生物的多样性,回归自然。

(2)提升生物多样性多目标原则

城市地区河道水空间与陆地空间之间的差异性越大,面积越大,河道生活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则越好,产生的服务价值则越高。因此,可采用拓宽河道水域面积等合理办法,维持河道水域上游、下游以及两岸区域生物群落良好的生存空间。在岸坡的坡顶区域可选择种植适宜生长的水果树木或其他经济作物作为绿化植物,不但有着良好的绿化作用而且可得到经济效益,在河岸线区域应当种植高度较低的灌木植物,可作为野生动物适合生存的环境。

(3)整体性原则与系统实施原则

生态修复要从三维空间考虑,统筹进行上下游、左右岸,由河底至堤岸多层次立体修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与河流各要素恢复相结合,统筹考虑河道沿岸的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水资源开发等多方面的整体要求。河流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中应考虑景观美学要求、河岸带宽度、控制污染等因素,将治理、净化、修复与环境景观美化有机统一,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

(4)以修复河道功能为原则

城市地区的河道综合性治理要对生态环境用水与城市用水进行合理分配,要确保河道的排涝功能、防洪功能、通航功能、水环境保护功能等,并且要确保河流有着良好的水环境生态服务功能,将城市地区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的综合效益进行合理发挥。

(5)以强化自我修复功能为原则

城市河道里水流量大小是水体自动净化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河道足够的水面率和水体容量是排放洪水、航运通行的基本要求,也是城市区域水分和空气流通的重要条件。因此,河道两边的硬质护坡面积需要控制适当,为河道里的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对策分析

3.1 保证河道不断流

河道缺水是河道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雨水和再生水水源使用,增大河道用水量的供给,保证河道不断流。河道保持连续水流有利于河道健康生态系统的形成。

3.2 治河和截污相结合

城市河道生态建设要注重综合系统治理,在河道污染治理中要从源头收集和处理污水。根据城市生活污染源布局,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河道排污口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水入河,保证河道的清洁。完善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完成沿线截污管线建设和雨污合流改造,严格控制并杜绝污水入河。

3.3 营造水下森林

水下森林主要指以水中植物为主建立一个和谐的水下生态环境。水中植物生长过程中,将会对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有效吸收,可在改善水环境的情况下,不断提升城市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除此之外,水中植物生长中,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可通过对其生长情况的把握,判断水质情况。水中植物生长较好时,水质呈现清澈透明状态,据此可判断河道水质良好;反之,水中植物枯萎,水质呈现浑浊状态,可推测河道水质较差。因此,水下森林的营造,在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较客观地判断出河道水质问题。

3.4 营造生物栖息地

河道生物多样性较差,往往存在生物入侵、水质恶化等问题,通过生境营造,不仅可构建适合河道小型动物栖息的生存环境,且能恢复生物多样性,改善水体环境。生境营造是一种先进的生态修复组合技术,为河道生态修复提供一种可行科学的方案。生境营造主要包括鸟类栖息、鱼类栖息、生物通道、生态修复技术组合设计等。

3.5 实施增氧

城市地区河道水生态环境情况严重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溶入水中的氧气量大程度的降低。因此,应当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合理的干预,修建水车设施、瀑布设施或喷泉设施等,提高河道水体的流动能力,从而提高溶入河道水体的氧气量。

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水体中氧气含量,不断促进微生物健康生长,进而有效提高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才能改善河道污染状况。此外,微孔曝气增氧不仅可以增加水中含氧量,还可以氧化河道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将其转化为会H2O和CO2,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的修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3.6 人工建造湿地

人工建设湿地时多利用沙石、砾石、沙土等进行过滤,微生物和有机体的吸附能力被用来有效降解污染物。建造滩地、湿地等能为水、陆生物创造适宜的栖息地。在保证城市河道防洪安全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自然湿地环境建造适宜的人工湿地。充分发挥人工湿地调蓄洪水功能,利用净化水质达到保护水生物自然生态环境的目标。

4 结语

在城市生活环境中,城市河道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对城市地区水生态环境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地区的河道不但是城市的景观资源,也是城市地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城市河道不但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城市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城市河道进行合理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

猜你喜欢
河道净化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