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消解与异化:当代女性关于男性身体符号的凝视
——基于消费主义视角的思考

2020-02-12 19:34要欣委武婷婷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媒介符号消费

要欣委 武婷婷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 241002)

如鲍德里亚所言:“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这便是身体。”①人对身体的戏剧性认知使之成为消费符号王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新世纪,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以新媒体为代表,出现了一大批男性身体符号来迎合和刺激女性消费,由此构成了“女性凝视”这一社会景观。

一、“她经济”下的男性身体符号凝视

据2017年中国女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女性就业比例近70%,较高的就业率意味着城市女性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近半数女性个人消费占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内地女性消费市场总值超2万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有望翻倍。”②作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每年淘宝双十一总成交额中,超过六成来自于女性。这一切都表明女性消费蓬勃发展,“她经济”时代已然来临。

在符码操控的消费秩序中,消费力在哪里,商业资本的关注点就在哪里,与之相伴随的是规模庞大、逻辑严密的符号网的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男性身体符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抢占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游戏领域,以《恋与制作人》为代表,通过对男性游戏人物近乎完美的塑造,刺激女性消费。游戏中的男主人公拥有帅气的面庞,眉眼精致、身材高挑、肌肉线条分明、声音充满磁性,发型服饰均符合现代女性审美。上线仅一个月,游戏收入达到近三亿元。在广告领域,男性大量代言女性产品,2018年王俊凯成为兰蔻品牌彩妆与香水代言人,并拍摄多支口红广告,海报中的他手持口红,唇色鲜艳眼神撩人,姣好的面容无疑成了一剂营销猛药。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杨洋成为国际化妆品牌娇兰的形象大使,他代言的系列唇膏被称为“杨洋色”火爆一时;硬汉形象张涵予为美国彩妆品牌Nars站台。男明星代言女性用品的广告中,充斥着身体符号的暗示,激发了女性强烈的购买欲。在网络社交平台,以新浪微博为例,诸如“男爱豆腰精大赛”、“肖战素颜”、“鹿晗腹肌”等话题频繁并长时间占据热搜榜。平均一条话题有近六千万的阅读量,近十万评论的讨论度。电视剧综艺更是通过“男性身体符号”吸引了大量女性目光,综艺中男艺人或大秀腹肌,或上演“捧脸杀”的戏码,惹人遐想。多部影视作品更是采用“零女性”的叙事方式。

以上例子不过是当代女性凝视男性身体符号的冰山一角,电子媒介时代,无处不在的屏幕建构了绝佳的凝视平台。女性处于观者的位置,凝视着男性,大到样貌身材,小到手指、皮肤、眉眼、发型,以及作为身体符号引申修辞的性格,气质等,都成为女性品评的对象。当然,由于社会资源及本身的身体优势,媒介上女性凝视消费的,更多是男明星的身体符号。女性的目光所及,身体的功用性美丽构成了巨大的凝视经济。

二、建立

1、凝视的快感:视觉时代被投射的欲望

凝视的最深层动因来源于女性对异性与生俱来的欲望本能,凝视的过程就是力比多的释放过程。女性对男性身体符号的凝视,满足了巨大的视觉快感,男性身体符号作为性刺激对象使女性寻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得到了满足。

在视觉传播时代,媒介上俯拾皆是的男性身体符号指称着女性的欲望,是被投射的欲望影像。媒介作为工具在身体符号编码过程中对其强调美化显得游刃有余,影像建构魅力的能力不容小觑,它所建构的魅力成为诱发女性欲望和使这个欲望得到暂时性满足的源泉。另一方面,女性的凝视具有自主性,符号的消费过程缺少他人在场,也没有现实中来自被凝视者“反凝视”的压力,媒介的便捷性又使得这一过程具备了可重复性,这些优势使得女性凝视的视觉狂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凝视不仅满足了女性的视觉快感,也满足了女性更深层的精神快感——替代性满足。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中对这一心理现象这样解读:“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幻想只发生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现实的校正。”③幻想的目的是对被移置精神层面的性本能作出替代性满足。现实生活中男友等角色的缺位,使女性在凝视的过程中寻求替代性满足,幻想着与被凝视者建立亲密关系。所以才会有诸如“女友粉”、“老婆粉”、“妈妈粉”等文化现象的出现。这些幻想关系不是现实,却好像成了现实,影响着女性的方方面面,这正是凝视快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我看故我在:凝视过程中的自我认同

萨特在注视与被注视的相互关系之中,区分了四种存在关系,即主体—我、对象—我、主体—他人、对象—他人。萨特认为,我们时刻处于他人的注视之中,这种注视对我来说是一种压力,它使我丧失了自己。“他人的注视使我和我的世界异化了,原来我所面对、组织和利用的作为工具性整体的世界变成了他人的世界,我不再是处境的主人,也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变成了奴隶。”④而想要重新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就要我反过来注视他人。“当我注视着他人时,我就是在别人的主体性崩溃上建立了自己的主体性,犹如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单独存在并发出注视一样,巍然屹立着的只是我的主体性而我已经完全将他人的主体性付于失明之中。”⑤

因此,凝视其实是一个确立自身主体性的过程。女性凝视男性身体符号的过程,表现为以我为主体的消费在场。手指疯狂滑动屏幕,眼球随之转动,我通过凝视将他人对象化了,我享受着凝视带来的快感,逃离了他人注视的压力,完全控制了处境的主动权,“我在看”其实是一种张扬自我,标榜自我的表现,我在其中确立了自己的主体认同。

同时,凝视也建构了凝视者的身份认同。我是某明星的粉丝,这是我给自己贴的标签,我通过对该明星的身体符号的凝视,不断地对这一标签进行自我确认,看的过程其实就是潜意识的自我身份认同过程。由此来看,凝视确认了主体,确立了自我意识,我看故我在。

3、无声的呐喊:对传统“男性凝视”的反抗

凝视理论经过了漫长的发展,福柯将权力机制引入其中,从这个维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凝视作如下定义:“凝视是指携带着权力运作和欲望纠结以及身份意识的观看方法,因此,观者多是看的主体,也是权力的主体和欲望的主体。被观者多是被看的对象,也是权力的对象,可欲和所欲的对象。”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男女性别不平等,女性长期处于男性的视觉霸权之下。女性的身体作为媒介被展示、被消费,她们的自然欲求被压抑。在这样的背景下,鲍德里亚发出“身体是女性的吗?”的疑问,劳拉?穆尔维将之概括为“女性即影像,男性即看之载体。”“在父系文化中,女性作为男性的他者的指称存在着,她被那象征秩序束缚着。在这象征秩序里,男性可以把他们的幻想和成见强加于静默的女性形象上,通过话语的命令维持他的幻想和成见,而女性却依然被束缚作为意义的载体,而非意义创造者的位置上。”⑦

因此,在传统的“男性凝视”中,男性的目光构成了“密不透风”的权力场,女性的身体在其中被控制,被奴役。女性没有任何的自由,自己的身体仿佛成了他人的从属。而现在,她们光明正大地凝视男性,将他们的身体符号作为可欲的对象供自己消费。从权力的维度看,女性凝视是一种对抗性的凝视,一种叛逆的、对立的凝视,是对传统“男性凝视”的反抗。她们试图以此来击碎压在她们身上的大山,建立自己的“女人话”。而这看似困难重重的颠覆性“革命”,在商业资本和泛娱乐性媒体的协助下,进行得异常顺利。理性地看,虽然存在巨大的局限性,但这一社会景观确是女性自我意识和权力意识觉醒的表现。它表明了女性力比多的合理性,对传统“男性凝视”的视觉霸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目光政治”中失语、从属的地位,建立了自己的话语体系,虽是无声的呐喊,却是可见的反抗。

三、消解

1、解构快感:“拟真的狂欢”与“现实的失落”

数字化时代,电子媒介镜像式地制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平行的拟态世界。人们在被技术相勾连的两个世界之间来回切换,有时竟分不清什么才是现实,文化工业通过影像增殖使之更具有超现实感。如鲍德里亚所言:“影像不再让人想象现实,因为它就是现实。影像也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虚拟的实在。”⑧

这样的拟态世界给了女性沉浸式体验的快感,她们在其中自由地凝视、消费、支配男性,享受着视觉狂欢与精神的满足。她们被图像和符码拼凑的乌托邦麻醉、催眠,享受着仿真建构的女权,久久不愿醒来。但当她们回到现实世界时,却要承受无比巨大的落差。在职场中,她们处处受限,“玻璃天花板”是她们职业晋升中的无形壁垒。在家庭中,她们要承担比男性更多的责任,生育后代,承担家务。在社会上,她们继续被男权控制、规训,这些落差将她们虚拟的狂欢解构全无。

2、目光造神:“仰视”消解“凝视”

大众传媒通过高度理想化的拟真符号的选取、拼凑,塑造近趋完美的男性形象来供女性消费,女性的凝视本来是充满主体性,将被凝视者对象化的过程。但在目光深入之中,却发生了戏剧化的转变。女性过多地投入情感,她们的目光变成了聚光灯,被凝视者在其沐浴下被神话,她们变成了偶像的崇拜者。

在角色转变之际,“凝视”变为“仰视”。她们开始变得不理智,她们维护偶像,不允许有任何质疑偶像的声音出现;她们疯狂应援,不惜人力物力的投入;她们渴望被偶像占有,很多女性将自己的网络昵称改为“某明星的迷妹”、“某明星的老婆”。在这一过程中,她们又将自身作为主体—他者的附庸对象化了,如波伏娃所言:“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 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the Other)。”⑨这样的仰视是一种不对位的视角,女性充满主体性,缠绕着欲望和权力机制的凝视,在自身的矮化和他者的神话之中,沦为注意力经济下的“粉丝泡沫”。

3、话语权力:“女性主义”让位“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在女性凝视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要从商业资本在其中如何获利说起。在注意力经济的背景下,视觉性成为了重要的策略。商业资本投女性所好,通过塑造完美的身体符号使之见诸于媒介来聚集目光,打造庞大的粉丝经济链。男性身体符号的消费聚集了大量的线上流量,它们与线下商品变现一起构成了“凝视经济”,商业资本在其中赚得盆满钵满,而每一个女性受众只是堆积如山凝视所得中的一枚硬币。

在这样的消费逻辑下,女性有话语权力可言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从男性身体符号的塑造开始,资本就完全把控了话语权力,女性不是意义的制造者。资本决定了女性凝视什么,它按照商业审美而非女性自身所需来拼凑符码,是女性欲望的引诱者。然后,资本通过媒介的把控决定女性怎样凝视,进一步来讲,连女性凝视的权力都是商业资本赋予的。女性从始至终处于从属、失语状态。她们只是案板上的肥肉,待上钩的鱼,毫无权力可言。资本的万里长城建成,凝视的目光成了一块块砖,女性主义则做了嘤嘤哭泣的孟姜女。

四、异化

1、规训与控制:被绑架的男性身体

在资本控制下的“女性凝视”景观中,女性并非唯一的受害者。图像时代,女性更多的是凝视媒介中的男性身体符号。现实生活中的男性虽不是女性目光直接而广泛的受者,但资本通过对媒介的控制,营造“商业审美”即“女性审美”的假象,通过“女性目光”的“拟在场”对男性施加压力。在此过程中,无处不在的媒介扮演了无比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信息编码创造了一个超真实的仿真世界,男性所感知的虚拟变得愈发真实,“媒介凝视”代替“女性凝视”对男性的身体进行规训,男性的身体被绑架了。

在人类社会中,身体一直是获取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语境下,男性纷纷按照媒介中的身体审美进行改造。身材匀称、肤白长腿、挺鼻薄唇,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杂糅的样板大受欢迎,传统中男性气质靠充当猎手来实现的模型被改变。男性被规训出了越来越多的“小鲜肉”,媒介所强调和虚拟的审美符码在现实中有了越来越多的践行者。如鲍德里亚所言:“拟象与仿真的对象因为大规模的类型化取代了真实和原初的东西,世界因此变得虚拟化。”⑩自此,身体成了被意识形态控制的媒介和工具。

2、物化与扭曲:消费社会人主体性的丧失

在消费社会,“女性凝视”这样一个性别政治的衍生物亦不过是消费游戏棋盘中的一颗棋子,无论男性女性都深陷消费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而这只是消费文化下人被异化的一个缩影。

鲍德里亚断言:“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消费控制着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人们在消费的狂欢中乐此不疲。但在符码操控的消费文化中,人却毫无主体性可言。“消费的主体,是消费秩序。”11人被符号控制,被商品支配。“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这种由人造出来的物不仅不能为人服务,倒反过来包围人,围困人。”12甚至人自身都被物化,被包装,被定价,人成为自己的把玩物。这其中所隐含的是理性的缺失、道德的沦落和伦理的错乱。在物资短缺时代,生产力的提高是人类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物质的丰盛时代,商品符号对人的绑架操纵无疑成了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寻找人的自身价值,填补物品表面富裕背后巨大的空洞轮廓,是人类社会复归有意义的生存状态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

在视觉传播时代,女性通过对男性身体符号的凝视,建立女性力比多的合理性、确立自身的主体认同、反抗传统的“男性凝视”,建立自己的话语权,这无疑是女性自身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但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她们对媒介建构的拟真狂欢过度沉溺,对欲望客体过度神话,对商业资本警惕不够,使得“女性凝视”最终消解为消费狂欢下的一片泡沫。在这个过程中,男性亦是受害者,消费文化对人的异化与奴役引人深思。M·沙邦·戴尔马那句激情的名言或许能为人类文明复归光明指明出路:“重要的是给消费社会额外附加一个灵魂以把握它。”13消费的理性、道德伦理、人格尊严是这题中应有之义。

注释:

①11 1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0,226,229.

②中商情报网.2017年中国女性消费调查报告.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70930/150035108943.shtml.

③(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M],车文博,译.长春出版社,1998:429.

④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M],凤凰出版社,2005:617.

⑤⑥朱晓兰.凝视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22,6.

⑦Mulvey,L.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J].Screen,1975,16(3).6-18.

⑧(法)让·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M],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8.

⑨(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11.

⑩汪为民.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29.

12张一兵.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J],江汉论坛,2008,(9):23-29.

猜你喜欢
媒介符号消费
学符号,比多少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符号的由来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40年消费流变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新消费ABC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