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

2020-02-12 19:34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应用型交际

宋 佳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引言

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显著特征。跨文化交际成为文化间互动交流不可或缺的行为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交际目的的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股强大力量,在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方面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英语这一国际语言“交际工具”与“文化载体”的功能,将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综合应用、文化知识积累及交际技巧训练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现状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为主,文化教学并未得到重视,导致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分离。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调查了吉林省的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发现很少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教学,即使进行跨文化教学,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1、英语教学大纲缺乏跨文化教学内容

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大纲缺乏对跨文化教学内容的要求。较为明确提出跨文化教学内容的文件是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部分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要求》只是提到把跨文化交际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对于如何在教材中落实、如何提高跨文化能力并未具体说明。直到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才得到充分认识。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文件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教学要求,以及跨文化交际课程在不同级别的课程设置。

2、教师缺乏跨文化教学的意识与知识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语言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起着连接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纽带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薄弱。他们仍以目的语的知识技能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缺乏对母语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知识与技巧的讲授,这就导致学生可以流畅地应用英语知识技能,但是却忽略了将语言知识技能同现实的语言情景相联系,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目的的实现。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只是英语知识与文化的传授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这就要求当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不仅了解西方文化,更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多数英语教师对西方文化了解颇深,但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却浮于表面,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相关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深入地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也很难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缺乏合适的跨文化交际教材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突出强调了跨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材中,依然缺乏专门的跨文化教材,尤其是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教材是少之又少。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所用的教材也重视文化因素,但是更多的侧重语言技能训练以及微观层面的知识文化,缺乏宏观上的社会文化内容。有关跨文化教学的内容,基本都是浅尝辄止的背景文化介绍,很少有立足于跨文化视角的设计和阐述。而教材中所选用的文化内容也存在偏狭、过时的问题。课文中的文化内容多限于目的语国家的正面的、积极的文化现象,对一些有争论性的文化内容很少涉及,这容易让学生产生目的语文化优于母语文化的心理,不利于建构起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深入理解、认识和判断的思想体系。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绝大部分以灌输英美文化为目的,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较少,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就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中国的大学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却很难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跨文化交际应建立在交际者对不同的文化有深入的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跨文化教材也应对不同的文化给予相同的重视。

二、提高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对策

1、提升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引者和协助者,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跨文化教学的效果。因此,提升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组织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专业培训,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理念,从多层面、多角度拓宽教师的跨文化视野,从而让教师更深刻地对跨文化内涵进行理解与认识,成功地将跨文化交际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其次,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坛,向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同仁教师探讨协商、吸取成果,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第三,重视教师的跨文化体验建设,每年可定期委派英语教师去英语国家进行跨文化的教学体验,或邀请外国专家教师来校与本校英语教师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以此来丰富教师的跨文化体验,转变跨文化教学理念。

2、营造适宜的跨文化学习环境

学好语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处在目的语的学习环境里,文化教学更是如此。跨文化教学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文化的魅力,体味跨文化的异同。比如,在教室中,布置一些中西文化相关的图片、板报等,从视觉上制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围,引起学习者对中西文化的关注。在课堂上,通过一些片段性的角色扮演使学习者对英语文化与语言表达有深刻的体会与理解。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英语书籍阅读,观看目的语视频录像、经典影视剧,与说英语的人交流等。此外,鼓励学生加入一些英语社团,定期举办英语角、英语话剧、讲座论坛。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外籍教师、学生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跨文化问题,同时,举办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进行跨文化体验。

3、选用适宜的跨文化英语教材

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所采用的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与导向,是教学任务完成的关键。

因此,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在选取教材时,需要综合考虑能够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所涉及的各种文化因素,同时,又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兴趣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既不同于研究型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又不同于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生只重技能训练。他们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因此,跨文化教材不仅包含复杂的文化理论知识,还要有鲜明的文化主题、特色的内容设置、多样化的课后练习等,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具体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材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文化内容与语言内容的融合。大学英语跨文化教材的每一部分最好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同一文化主题下涵盖中西不同的文化体现,学生可在系统的文化主题下体验各种文化情景,深刻体会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以文化主题为引导学习语言内容,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教学内容真实化与情景化的融合。大学英语跨文化教材应选取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或学生们普遍关注、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与内容。教材选用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主题紧扣有关东西方文化的异同点,语境尽量为英语民族语言运用时的真实语境,不仅具有真实性与情境性,同时也应具备相应的人文精神。

(3)教材内容渐进性与多元化的融合。大学英语跨文化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可操作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体验、理解中西文化,感受跨文化的异同。同时,注重展现中西文化的多元化,既体现中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又能适应时代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变化。

4、采用合适的跨文化教学模式

纵观中西跨文化教学的效果不难看出,西方欧美一些国家的跨文化教学对我国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西方的跨文化教学更多地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体验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知识储备的一部分,并且在实践中巩固运用。美国学者David Kolb在其专著《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一书中提出了体验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体验的转换并创造知识的过程”。这一理论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的体验式学习,对教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跨文化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文化学习情境。学生在这种逼真的学习情境中体验、感受、理解文化内涵,探究文化间的异同,从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思维。当下科技高度发达,多媒体、互联网、智能课堂等使得大学英语的跨文化体验学习更易实现。这些高科技的教学工具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更能够给学生带来从感官到思维的全新体验,必将能提升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从而实现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在为国家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作为高校的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道路还任重道远。笔者也将继续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跨文化教学课题,以期有更多的科研发现。

猜你喜欢
跨文化应用型交际
情景交际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