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增产栽培管理技术

2020-02-12 09:01曹明贵
江西农业 2020年23期
关键词:黑穗病蚜虫植株

曹明贵

(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公主岭 1361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也正在朝着机械化的方向迈进,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各界对于玉米的需求量日益提高,玉米种植的范围与规模日益扩大,但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有下降趋势。当前,各类先进的栽培技术不断应用和推广,在全国范围内提升了玉米农作物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围绕玉米增产栽培管理技术展开研究。

1 玉米增产栽培管理技术

1.1 优化选种,处理得当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农作物的产量,要做好优化选种工作。玉米的优化选种对其最终的产量和质量会产生很大影响。总的来讲,玉米作物的优化选种大体上应该遵循两个原则。首先,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土壤特性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自然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种植户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生产的玉米品种,有效避免各类常见自然灾害的影响。其次,遵循优选优种原则,农户一定要保证所选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倒性、抗逆性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在保证其基本质量的同时,也要最大程度控制和降低其在后期生长过程当中出现病虫害的概率,保证玉米作物产量。

完成选种之后,需要对所选的玉米作物种子进行有效处理,保证发芽率和抗风险率。通常情况下,需要将种子放在药水当中浸泡消毒,之后将其晾晒3 d左右。在晾晒阶段,一定要保证种子均匀平铺晾晒,保证其后期在生长过程当中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进而确保其稳定生长[1]。

1.2 翻耕土地,采取灭茬处理 除了选种之外,松散且肥沃的土壤同样也是保证玉米能够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础因素。在进行玉米播种之前,种植人员应该对土地进行翻耕工作,保证土地的平整性。在此阶段,需要对翻耕时间进行严格把控,尽可能在上一茬作物完成收割工作之后,第一时间利用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翻整,一般采取深耕的方式,使土壤的通透度得到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需要在土壤当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对各类病毒和细菌进行全面消杀,为玉米的生长创造出适宜的环境与空间。

通常情况下,玉米的上一茬作物可以选择小麦,其原因在于小麦的茎秆被粉碎之后,能够均匀撒到土壤当中,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进而有效保证和提升玉米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避免后期补苗。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种植人员还应该做好相应的灭茬工作,不仅要稳定后续播种的质量,同时也要对各类病虫害做好预防工作。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资源的投入,同时也可以为玉米种子的发芽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1.3 疏密合理,防止倒伏问题 一些玉米种植户习惯采用大密度的种植模式,还有一些农户并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盲目进行种植,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影响。从实际意义上来讲,玉米种植的疏密程度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玉米植株有良好的生长空间,才能够茁壮生长。有关人员调查和研究发现,每667 m2种植4 500株大穗型玉米或6 000株小穗型玉米获得的种植效果最佳,在实际生产当中,相关人员可以将此作为依据[2]。

除了科学合理布局之外,广大种植人员还应该在玉米生长过程当中做好茎秆过细或植株过低导致的倒伏问题的预防工作,确保每个玉米植株都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和营养。在优化选种的基础之上,需要对玉米植株施加氮磷钾肥,以此来提升玉米植株茎秆的坚韧程度。当玉米植株生长到8叶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喷洒相应的药剂调节生长,并对施药时间加以控制,最大程度地避免漏喷或重复喷洒的问题,使玉米植株的倒伏问题得到解决。

1.4 精细管理,保障质量产量 玉米的生长需要经历多个不同的阶段,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在玉米幼苗期,种植人员需要进行间苗、松土以及施肥等一系列工作,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肥施加的方式和用量,通常情况下,有机肥和复合肥是主要肥料,用量应该控制在每667 m2施用40~50 kg。除此之外,应该根据玉米植株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不仅如此,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做好针对极端天气的防范措施。授粉期需要做好监控工作,倘若自然授粉效果不佳,则需要对其进行人工授粉[3]。不良天气会导致玉米的灌浆期缩短,成熟期相对较晚,因而需要将收获期适当延迟,保证玉米颗粒能够继续灌浆。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病害 大斑病或小斑病会对玉米的叶片和果实造成直接危害,并对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在大斑病或小斑病发生的初期阶段,玉米叶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斑,且随病害发展颜色逐渐发生变化,最终枯萎。若要从根本上对大斑病或小斑病进行防治,应该选择抗病虫害能力相对较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在玉米生长阶段的各个环节加强田间管理工作。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主要对玉米的果穗产生影响。玉米生长过程中感染黑穗病且未得到积极有效处理,很容易导致绝收的问题出现。因此,广大种植人员应该对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和影响有所重视,注重对其进行防治。玉米种植人员应该加强对黑穗病的预防工作,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4]。

2.2 虫病 螟虫是玉米种植中的主要虫害,其外观为褐色,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比较常见。螟虫依附在玉米的叶片上,钻入植株内部,对玉米穗等重要部位进行啃食与破坏。种植人员主要喷洒适量药物进行防治,常见的药剂为辛硫磷。

在玉米蚜虫防治方面,最为有效的措施是采取生物防治的方式,利用蚜虫的天敌达到防治虫害的目的。常见的瓢虫、步行虫或小黑蜘蛛等都是玉米蚜虫的天敌。人们可以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利用食物链原理对玉米蚜虫进行有效杀灭。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使用马拉硫磷乳油等药剂对蚜虫进行杀灭,从而保证玉米果实的产量和质量,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 结语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种植技术,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并在玉米生长阶段进行适当干预,加强病虫害防治,从根本上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猜你喜欢
黑穗病蚜虫植株
蚜虫婆婆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短期水分胁迫影响巴旦杏植株对硝酸盐的吸收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知识归纳及试题分析
烟草植株静态虚拟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