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0-02-12 07:57曹昌勇王洪新刘建树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机械专业

曹昌勇 张 鹏 王洪新 刘建树 刘 琼 林 华 施 云

(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新时代,本科阶段各专业培养方案急需迎来突破。在经济社会大数据大流量的驱使下,人才培养方案的各方面都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与社会同步发展是新时代的需要,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理论水平的提升[1-4],专业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一样都被社会迫切需要,培养教育的重点也渐渐从课堂转移到生活。国内各大高等院校都在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将经验成果与实际需求对比,再结合现实需要,在摸索中发现,探寻更“有用”的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凡事讲求“度”,在追求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不能抛弃理论的进步,在专注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忘却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合适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健全师资队伍构成,教学设备齐全,教育平台广阔。本文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传统,循序渐进,探寻合适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对后期方案的制定提供方向。

1. 传统培养方案下的突破

本科阶段对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是帮助他们在理论层面上扎实底蕴,在应用层面上获得技能,在学校接受的培训教育能够为进入社会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地理位置的差异会造成地方院校培养模式上的差异,如果一个城市以钢铁工业著名,那么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会因为地方特色的影响而拓宽实践平台,同时, 地方政府也会加大机械专业学生培育的投入,为地方工业产业的进步坚实后备力量。相较于北方较为先进的重工业,南方的各大城市就可能出现缺少产业上的支持,政府的关注点也会更加偏向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这时就更需要高校加大对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输出。

随着汽车、矿业等重工业产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等大赛的出现,机械专业的前景也变得明朗,各地都不乏机械相关产业的兴起,这为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提供了有利契机。人才的培养始终需要贯穿人们的生产生活,在追求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突破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关注点的定位。

1.1 结合实际,确立目标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培育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5-7],学校的教育不能脱离现实的需要,为了跟进社会的发展,学生需要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学习更多应用型知识。

校企联合的方法近年来在各大高校广为推行,这种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地方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从高中到大学,再从校园到社会,衔接的部分尤为重要。高校需要积极行动,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广阔的平台,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需要寻找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企业,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企双向合作, 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产教融合机制的实践途径,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

1.2 学科融合,素质为重

不论是前期的基础课,还是后期的专业课,本科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中都会出现忽视人文类教育课程的设置[8-9]。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就要同样关注机械专业人才人文素质的构架。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会不可避免地偏向所学的方向,这会造成其他方面包括实际应用方面学生能力的缺失。单纯将人文类科目添加到所学课程中会显得脱离实际,那么如何深化学生的文学素养便成了重要话题。学校定期组织不同专业师生间的交流,避免偏科现象,让理科生也有机会畅游文科的海洋。

在现代大学生群体中,亚健康渐渐变成学生的普遍现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当机械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工作强度的承受能力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挑战。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学校应尽可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

1.3 广阔平台,把握机会

不同高校所能提供给学生的帮助程度存在差异。同样处在即将进入社会的过渡区,重点高等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以及设备仪器水平处于前沿,因而能让学生的平台更为广阔,让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科技,感受前沿的发展。与此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局限性,可能没有机会接触更为发达的科技,这时就需要学校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不同院校间的沟通交流无疑会给双方注入新鲜活力。

新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科阶段机械专业的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学校加强对大赛的鼓励支持,学生们组成团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悉心钻研,这会是一个良性循环,也会给高校的机械专业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这么多年的进步发展无疑让世界刮目相看,与此同时,很多国外高校也会主动与国内高校合作,以交换生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其他国家机械工业的发展,这为学生进入社会后思维见识的提升有潜在的帮助。

2. 提升课程构建体系

2.1 提升专业综合素质

课表是最直观了解学生学习内容的途径,从刚进入大学开始就可以了解到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从大一到大四的课程安排会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不足与疏漏,同步更新,给学生提供最合理的理论构架,适应时代的需求。

大一的公共基础课一般包括英语、政治等,但随着年级的提升,英语、计算机等的教学会被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制造、设计等专业课程。在数字化时代,学会一门课也就多了一项技能,相反,如果某一方面存在不足,也会成为将来进入社会后的一个致命缺陷。不管是《机械制图》还是《机械设计》,他们都离不开与计算机的良好配合,并不单纯因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因为计算机本身强大的功能让人们不得不接受它的强大。机械类分析软件在市面上不计其数,包括工厂企业的机床都广泛采用数控技术。通过编程的方法,工程师输入设定后,机器就会精确执行命令,跟进步伐。正视不足是我们需要做的,提升机械专业本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提升学生将来进入企业后的竞争优势有着重要作用。

提升眼界以及思维观念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部分专业已在高校中作为选修课对其他各专业的学生开放,让学生有机会追求自身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开阔眼界,但机械专业还没能够在各大高校作为选修课对其他专业学生开放。同样,由于专业的限制,机械专业学生也没有完全享受其他专业的乐趣,这一点已经得到高校的重视。随着条件的提升,机械专业的本科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跨越学科的限制,体验其他学科的奥秘,这是一个飞跃性进步。同样,作为在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应用广泛的综合型学科,机械专业成为可供其他学科学生学习的专业后也会为国家未来机械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2.2 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机械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会涵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等方面。金工实习主要通过学校提供的工厂环境,零距离接触各种机械设备,学习设备的使用,丰富学生对于机械概念的解读。课程设计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自主研究机械设备构造,运用所学的制图方法,通过手绘或者机械相关软件的绘制,深刻理解机械产品的构造用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老师的正确引导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进行指导,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为适应“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或优化过程中,强化生产实训教学,紧密围绕企业或行业标准,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决定行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考虑,加强企业实习基地建设,采取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方式,共建共享实习基地、共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企业实现深度产教融合[10-11]。

2.3 提升教师队伍

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学校也需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定期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丰富教师奖励机制,让教师有更多提升教育水平的机会。在硕士阶段的学习中,会将学生分为学术型以及专业型两个方面,对于本科阶段机械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可以开拓到学术型以及专业型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校企结合的模式已被广泛接受,本科阶段的教师团队也可以考虑从企业中聘用高级技师等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以及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3. 结论

文章分别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角度出发,剖析了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旨在推动新时代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适应新时代的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机械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调试机械臂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