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晋太行山愁沟古道的考察与研究

2020-02-12 07:57牛永利
焦作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沁河水磨济源

牛永利 李 明

(1.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0;2.自由撰稿人,河南 济源 459000)

济源东北豫晋交界地带有愁沟河,为季节性河流,冬春季节,河道干涸,可以行人,夏秋季节雨水丰沛之时,河水淙淙。生活在太行山两边的商民利用这天然形成的河谷,走出了一条沟通晋豫的孔道——愁沟古道。愁沟,古时称“愁儿沟、猴儿愁沟”,是因太行山在此处山势陡峭,连猴猱都难以攀越而得名。明清时期,愁沟古道在豫晋两省商业经济交流、军事布防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目前,学术界对太行八陉的主道研究相对丰富,对其支道的关注相对较弱,支道虽非官道,但在豫晋经济、文化、军事布防等方面对主道起到了补充性作用。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及田野调查,对愁沟古道进行初步研究。

1. 愁沟古道概况

1.1 文献中的记载

愁沟古道豫西北入口处在怀庆府济源境内,但怀庆府的明清府志以及清代以来的济源地方志并没有对其有记载。反而是山西凤台县光绪年间的《凤台县续志》, 既有绘图又有文字描述,对此条路进行了详细记载。《凤台县续志》写道:“按绘图为修志要义,关隘则图中之要,关隘在凤台尤要。盖太行毗连豫晋,如堵如屏,实为全晋门户。……毛吏国琳者,亦多艺,相与步山走访里老,凡诸隘之形势曲折,道里远近,皆详辨。”[1]凤台县(今晋城)对此古道关注,是因为其军事价值。由于清晚期,地方动荡,为了防止贼寇走怀庆府太行山小道北上袭扰山西,凤台县官方才关注愁沟古道。

愁沟古道东不远是白涧古道,再东是仙人口古道,三条古道在营房口会合。《凤台县续志》记载:“仙人口、白涧、愁儿沟三口北距腹里十五里,三口之道会合一路,曰营防口(营防口南距三口各十五里),地势逊险于三口。”[1]愁沟古道的地形道路又与白涧古道相同,《凤台县志续志》记载:“白涧、愁儿沟二口,形势相仿,皆两山夹路,蜿蜒回环,俗呼为十八没门,盖以人行曲折,不能远见前途故也。”[1]

1.2 现况

愁沟古道南端从济源市五龙口镇山口村到泽州刘坪村,途中经过济源圪顶脑村,其余全是山路。愁沟古道由南向北穿越太行山,由入口到出口,全长约15公里。西距太行八陉“轵关陉”约40公里,东距“太行陉”入口西万、山王庄镇约20公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修建207国道(现改为208国道)济源至晋城段[2],曾试图沿愁沟古道一线修筑,修至五龙口风景区黄龛处,终因难度太大而放弃,改走白涧河谷。因此,愁沟古道就较为完好的保存下来。这条古道随着208国道的通车,失去了其商道的价值。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它是济源东部北部、沁阳西北、孟州、洛阳与晋东南商民往来的捷径。虽然愁沟古道路况不如“太行陉”好,但对于商民来说,去山西晋城、阳城、沁水的路程会缩短不少。

2. 遗迹现状

2.1 石刻

经实地考察,在愁沟古道上发现两通修路碑和三处摩崖。通过这些镌刻在石头的文字仍可以略窥古道的商业文化。

2.1.1 碑刻

修路碑位于愁沟古道今泽州山河镇青龛村南约1公里路段西侧石龛内。据青龛村村民讲,“石龛处原有四通碑刻,其中三通为修路功德碑,一通为骑驴画像碑。这几通碑,在二十多年前,被村中精神病人砸毁,抛进河道深沟。村民发现后,将残碑从沟内移回了原处。”将残碑拼凑后,可以判定为两通碑刻,均没有碑题。根据残碑内容可知,一通为《愁沟修路碑记》,一通为《愁沟修路捐资碑》。现将碑文整理如下:

《愁沟修路碑记》: □古称险阻者曰泽曰山, 而山行尤难于泽,□□□□北踰太(缺)道,猱难攀越,故因以名之乎。然而北通泽潞,南连覃怀,是商贾往来之要道。往时犹可行走,今年损塌,崎岖难行,而(缺)旁观者,击目感怀。岁乙卯,王得贤、任怀汤慨然有志重修,恐独立难□,因会议时街、岭西、南社共同一事,各备糇粮,同(残缺)赀财,然后鸩工伐石,移河通道,庶几往过来续,忘跋陟之苦,有康庄之乐矣。今值工役告竣,理合勒石,使善施者之名(残缺)陈允文撰。计开:首领人王得贤、任怀汤,公议掌锅人时明现,领工人郭成干、时永贵(缺)。河头村首领(略)、王寨首领(略)、辛庄首领(略)、南官庄首领(略),□□府潞城县(略),复亨号施钱二千、皂班施钱二千,河头水磨:德顺号施钱一千五百、三盛号施钱一千五百、万兴号施钱一千五百、合盛号施钱一千、兴盛号施钱一千、同顺号施钱一千、通兴号施钱一千、泽盛号施钱一千、永合号施钱五百、永义号施钱五百、西瑞盛号施钱三百(略)。庙后至驴角河工价盘费(残缺),黄坎后尾上到黑峡口工价盘费(残缺),大鸡架上至四方泉工价盘费(残缺),(略),(残缺)十四日立石。

《愁沟修路捐资碑》,刻于嘉庆二年(1819),碑文内容为济源五龙口一带村庄首领捐资名录,从残存碑文中可以看到的村庄有: 花村(化村)、任寨、贺坡、省庄、逯村。还有一些商号的记载, 可惜的商号名称残缺。

据青龛村村民讲,还有一通碑,上边题写“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见担柴人;世上贫富不一等,比上不足下有余”诗句,并刻有“骑驴、骑马以及担柴人”的图案。此碑在实地考察中并不存在。此诗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王梵志原诗:“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3]湖北钟祥市元佑宫里藏有一幅明末清初的《骑驴图》。画的是:几位老叟同行在一条曲折的山路上,有的骑马,有的骑驴,有的步行,有的推车。画旁题写:“人家骑马我骑驴, 上不足兮, 下有余。回头看, 推车汉。”[4]愁沟古道的商旅行人将此刻成石碑, 立于路旁, 用于劝人警世,奔波在古道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拥有“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此外,《济源交通志》《济源公路志》记载,“在济源县东北太行山沟中村山沟之中,发现一通残碑,倒伏日久,字迹模糊,略辨一二。……大清国河南怀庆府济源县……东北三十余里古太行沟口,乃通山西之道,而日久风雨损坏,其路甚……亦……主……王……或意合募……康熙五十六年七月初六竣工,路……三万工以……遂刻碑……人……口……”[5]《济源交通志》《济源公路志》收录的沟中村残碑实际是山口村。《新乡交通志》援引此碑时[6],便将此错误改正了。这通愁沟古道的残碑,实际考察中未见。

2.1.2 摩崖

一处摹刻于大鸡架下方神龛左侧下方岩壁上,风化严重, 大致可辨识:“……鸡架修路……龙洞出米四升”。

《愁沟修路碑记》时间缺失,但碑文中提到“岁乙卯,王得贤、任怀汤慨然有志重修”一句与小鸡架摩崖“乙卯任怀汤、王得贤二人圣意破石”的首领人相同,由此推断修路碑和摩崖同为嘉庆二年镌刻。说明嘉庆二年,愁沟古道沿线的村民对坂道及其道上的龙王庙进行了大修。

通过两通古碑可知: 此路北通泽潞,南连怀州,是商贾往来的重要通道。乾隆末年,因道路损坏严重,嘉庆乙卯年由王得贤、任怀汤二人作为发起人,与时街、岭西、南社沿线村庄商民商议后共同募资重修,工头为山西凤台县葛万村郭世栢、郭世屋,修路工程历时两年,共花费十九万六千文。

由碑文还可知: 参与修路的有山西泽州府的商民、济源县的商民以及官府的皂班人员。此次道路维修主要是晋豫两省古道沿线村庄百姓、商号共同出资。涉及山西泽州的村庄有时街、岭西、南社、龙洞以及潞安府潞城县的村庄,涉及河南省怀庆府济源县的村庄有“河头村、王寨、辛庄、南官庄、花村、任寨、贺坡、省庄、逯村”, 除了南官庄, 其余村庄均是今天济源市五龙口镇管辖村庄。南官庄距离愁沟古道较远,参与捐资,是因为南官庄在清代是济源的商业市镇,有不少商贩积聚此处。《济源县志·建置》载:“市镇: 官庄。”[7]《河北采风录·济源县水道图说》载:“县东乡有苗店、程村、南官庄三镇……”[8]《济源县志采访稿·建制》载:“乡镇: 南官庄……商务较胜(盛),地里(理)亦颇重要。”[9]

此次修路还有不少商号捐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济源县河头村水磨商号合计有11家。另外,捐资功德人以济源县愁沟古道附近的商民为主。这也反映了此路主要是济源市东北一带乡村商民去山西的便道。

2.2 坂道

《愁沟修路碑记》一文中有“庙后至驴角河工价盘费(残缺),黄坎后尾上到黑峡口工价盘费(残缺),大鸡架上至四方泉工价盘费(残缺),”说明古道是分段的,根据维修路程的长短及难易程度付工钱。据实地考察可知: 古道路基宽两米左右, 刘坪至青龛村主要为土路,个别路段为青石路,青龛村以下路段起初为河道外,然后是青石铺就的路面,有的路段依山势修建,甚至有的就在悬崖上开凿,有的路段直接借用河道,直至济源山口村。

3. 相关问题

3.1 沁河水磨

沁河下游水磨的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新唐书·五行三》记载,“如意中,济源路敬淳家水碾柱将坏,易之为薪, 中有鲇鱼长尺余, 犹生。近鱼孽也。”[10]《广古今五行记》记载,“唐则天如意中,著作郎路敬淳庄在济源。有水碾,碾上柱去水五六尺,一柱将坏,已易之。家人取充樵,柱中有一鲇鱼尺馀, 尚活。至数年, 敬淳坐罪被杀。”[11]此事虽有点传奇色彩,但根据记载,路敬淳在济源庄园内有水磨。这条记载把济源人利用水磨的历史提到唐代。文献并未交待路敬淳的庄园在何处,不过肯定在河道边上。他在唐垂拱四年(688)为沐涧山魏夫人祠撰写《大唐怀州河内县沐涧魏夫人祠碑铭并序》[12]碑文,可知其庄园就在距离沐涧山不远的沁河岸边。

河头村位于沁河出太行口不远的河湾处,由于水流量大,适合建设水磨。清代河头村的水磨坊约有三十二处,分布在沁河、大利河、小利河沿岸,其中以沁河沿岸数量为多。商民依托河水的自然落差,在河道上打堰截留,提升河水进入动力渠,依靠水力冲转水室内的轮盘,带动硕大的下磨盘转动,加工粮食。河头村离愁沟古道出太行山口不远,临近沁河省庄渡口,磨出的面粉方便运输。河头村又在山西泽潞商帮贸易路线上,并且有不少水磨商号就是泽潞商帮经营,甚至晋中的商人也在此经营水磨[13]。河头村沁河水磨文献的发现是对怀庆府沁河流域水磨历史[8,14]的补充。

3.2 古道贸易

《万里茶路话常家》记载:“清代晋商贩运茶叶的万里茶道路线,经洛阳途径济源通往山西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轵关道……大批的茶叶并不走这条路线,而是走位于东部的太行山路,由济源出发东行,过蟒河望春桥,至堰头村,经永济桥过济水,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成的永济桥有碑记云:于夫泽潞之商贸往来之途必于是乎出。过永济桥后不远,乘船过沁河,进入山区,路夹在山谷之间,或上或下,多弯少直,皆依山势而定,路行于山腰之上,仰观高峰林立,俯视则崖壁陡峭,下有飞流急湍,路窄苔滑。骡队一线行进,骡夫每到险要处,必须守在道旁,保护牲口,以防牲口失蹄坠下山涧。这条路线比之沁阳羊肠坂古道,艰难程度相差无几, 只是因为在大方向上为直, 能省去半日多的行程。”[15]文中所述的晋商茶道其中一条就是愁沟古道。沿着愁沟古道北上可在东庄、蓄粮掌、衙道等处汇入明清时期著名的晋豫古商道清化二大道。《晋城交通志》载:“自周村起,经……东庄、蓄粮掌、衙道……从207国道南出境处东侧池根村出境,入河南省博爱县紫林村。古称清化二大道”。[16]此路入河南省, 并非是博爱县紫林村, 而是沁阳市紫陵村。清化二大道也不是怀庆府人的称呼,府志中称此条路为“紫道”[12]。“清化二大道”西起阳城县润城,是泽潞商帮南下、怀商北上贸易的主要路线之一,是“万里茶道”的一部分。

泽潞商帮是明清时期活跃在晋东南泽州、上党一带的商贾群体。清代,晋东南潞泽商帮经营的盐、铁与怀庆府的怀帮经营的怀药、面粉、日杂货物形成了互动。明清之际,泽州的阳城生产出种类繁多的民用铁货、河东盐池(今运城)的食盐、泽潞商帮的长芦盐、潞州长治和泽州高平的潞绸沿着太行山间古道南下怀庆府(今焦作、济源),并转销往其他地区。[17]

清中期以后,怀商王泰顺号将产于泽州的铁锅等铁货销售到全国各地。[18]而怀庆府济源人更是垄断了阳城铁犁的销售。[17]《济源县志采访稿》记载:“济境近山……人民尽力耕田,暇则贩柴、铁货为业。”[9]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之前,怀庆府食用盐是河东盐,之后改用长芦盐[12]。泽潞商帮手里就有长芦盐的盐引[17]。另外河南洛阳的食盐一直仰仗于河东池盐,太行山间的小道为私盐贸易提供了方便。

由于资源的互补性,晋东南的煤铁与河南的米面催生了泽潞地区“盐铁换粮食”的贸易[17]。晋东南地区人多地峡,缺乏粮食,但有丰富的煤炭、食盐、铁矿资源,而一山之隔的怀庆府有大面积的平原,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泽潞地区需要从邻近的怀庆等府输入粮食[18],河内县清化镇粮行有七十多家,日上市粮食一千多石[19]。水磨加工粮食的效率比起人推或驴拉效率要高几十倍。因此就出现了山西商人将河头水磨收购,用于加工粮食,并将面粉运到泽州、潞州销售。在晋城水陆院怀庆会馆(覃怀会馆)西廊房的墙壁上镶嵌有一块《南关面行条规》,从面行条规可知,会馆对入会的经营面粉的怀商提供了方便也对其应尽的义务进行了约束。这说明,从事粮食面粉的怀商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山西晋城经营面粉行业的怀商不少。

4. 结语

清代的凤台县官方将愁沟古道编入县志并且绘图,仅仅是关注它的关隘作用,而非商业经济价值。通过对愁沟古道的实地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此条道路在沟通豫西北晋东南的商业中所起的作用。怀庆府的商民将本地的土特产以及面粉卖到山西晋城、长治等地,换回他们的铁器、盐,将这些商品贩卖到本地以及全国。两地商品的互补和长期稳定的商品交易关系,使得行走在此道上的商民多次维修此路。嘉庆二年,山西晋城及河南济源商民对愁沟古道历时两年的大修整,就是两地商民对于维持道路通畅的一个缩影。另外修路碑中提到的水磨商号,是对怀庆府沁河流域水磨历史[8,14]的补充,使我们更能全面地了解清代怀庆府人民利用水磨的历史。

猜你喜欢
沁河水磨济源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济源
沁河
水磨钻施工工艺在路基抗滑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河南济源:产业扶贫大格局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济源钢铁六十年积淀发展捐款三千万元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定向钻工艺管道穿沁施工关键技术参数选控
济源钢铁嬗变之道——探寻河南省人大代表李玉田的治企哲学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