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睿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围场 068450)
塞罕坝机械林场由原林业部于1962年建立,1968年划归河北省林业厅管理。林场实行总场、林场、营林区三级管理,下设6个林场、24个科室,有14个直属单位。自建场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1.6万hm2增加到7.5万hm2,增长了近5倍;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m3增加到1012万m3,增长了30倍,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m3;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变沙地为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自2013年开始,塞罕坝林场已经连续7a开展森林保险工作,累计参保52.4万hm2,森林参保率已经达到100%,保费总额2070.1万元(自担保费312.97万元),累计获得赔付金额947.20万元。政策性保险有效降低了各种自然灾害给塞罕坝林场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截至2019年底,塞罕坝林场有0.3万hm2林地发生自然灾害,其中森林病虫鼠害0.2万hm2,雨雪冰冻灾害0.1万hm2。
2.1 突出重点,狠抓自查由于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高原南缘和坝上山地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多变,平均海拔较高,无霜期较短,年积雪长达7个月的高寒气候导致动物越冬取食困难,从而导致森林病虫鼠害每年时有发生,危害相当大,部分地块甚至遭遇毁灭性的危害。通过几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塞罕坝林场发生的病虫害类型主要以棕背平鼠环剖树木地上颈部、东北鼢鼠啃食地下根部为主,且事件较为集中(主要发生在冬季大雪封山后,一般在春季积雪融化后可发现危害状),受灾地块多为近几年新造油松、樟子松、云杉等幼林。针对此类情况,各分场技术人员在每年春季都加大对林地的全面排查力度,并初步确定受灾面积、受灾程度,分批汇总上报至总场,由总场及时将灾情、损失等情况呈报人民保险公司。
2.2 加强配合,联动推进林场将材料呈报给人民保险公司后,保险公司根据呈报森林受损情况,第一时间与林场取得联系,林场充分发挥森林病虫鼠灾害的专业技术优势,成立森林保险专家鉴定小组,共同与保险公司做好现场勘察定损、确定受害面积、林木权属和受灾原因等工作,并及时配合保险公司做好受灾地块二次复勘及后期赔付等工作。
2018年5月初,林场所属第三乡分场范围内,发生大面积东北鼢鼠危害,损失比例达40%,经人民保险公司与林场查勘后,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单宗案件受灾面积超过66.7hm2,由省级林业部门查勘复核。
2.3 灾后恢复,确保质量①重造或补植补造。林场森林灾害多发生在幼林或未成林,虫害发生后需要及时进行重造或补植补造,二造林工作受季节性影响较强,便只能推到下一年度造林,这将影响林场造林成效和森林生态效益,所以在发生灾害后,林场应及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完成理赔工作后,便抢抓有利时机进行重造或补植工作。②灾害防治。针对森林病虫鼠害,林场森防部门每年秋季都会对近几年新造林地、低洼地进行药物(生物制剂)防治作业,以便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次数。
3.1 苗圃、湿地资源应该加入参保行列目前,气候干旱、恶劣天气及环境污染对苗圃、湿地资源的破坏也时有发生,现在的保险政策并不包括苗圃、湿地,因此建议应将苗圃和湿地资源考虑在内,以减少林场损失。
3.2 制定与实际相结合的灾害理赔机制和理赔标准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按照公益林和商品林制定理赔标准,应该针对不同的树种、地类、林龄等制定相应的理赔标准,对理赔程序也应该尽量做到科学简便、便于操作。
3.3 将野生动物和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加入参保行列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分析发现,林场有部分受灾地块是由野兔、狍子等野生动物和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尺蛾、落叶松八齿小蠹、白毛树皮蟓等病虫害造成的,虽然不能使整株苗木死亡,但苗木质量受损严重,导致受灾树木不能健康成长,林场每年需要对以上危害进行防治,而现行森林保险政策规定必须整株死亡才在理赔范围内,故建议将此类危害列入理赔范畴。
3.4 加强森林保险的智能化建设塞罕坝林场有必要建立智能化分析体系,可通过卫星图、拍照等方式传送数据,以有效提高勘察的效率。
4.1 进行二次核损目前,塞罕坝林场的森林灾害仍以棕背平鼠和东北鼢鼠危害为主,将积极与人民保险公司进行二次核损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林业智能化建设,进行更加精确的定损。
4.2 制订森林保险工作计划做好森林保险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林场林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为林场森林资源健康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接下来,林场将根据省林草局相关要求,积极参保,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森林保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