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侨,林美卿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迄今为止,“文化”是一个意义丛生的概念,其概念有几百种之多。由于对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观,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永葆生机。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文化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但在他们的论著中却包含着丰富而又深邃的文化思想,且他们在使用文化概念时,文化的内涵丰富且意蕴深厚。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文化问题时所提出的重要原则及重要结论,且以唯物史观中人的劳动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前提的观点作为立论根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1]146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中“抽象的个人”进行了批判,指出除了在想象中,现实的前提无法被撇开,他们将抽象的个人转变成为现实的个人,提出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亦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从而为人类文化得以存在找到了现实的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中指出,人的劳动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与以往文化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从人类存在的前提即人的劳动实践出发来阐释自己文化观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151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个人的存在以劳动实践为前提,且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将“物质生活本身”确定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并认为这是“首先应当确立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与动物根本相区别的特征在于人是自由且又自觉的类存在物,并通过劳动实践来获得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的劳动实践将人类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自然而然地创造出来。因而要想研究人类文化,首先就要从人的劳动实践这个前提出发,且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人的文化活动就不会再被视为想象活动亦或是纯粹的思维过程。
“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一种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存在的对象化活动。”[2]人的劳动实践既能够满足人类自身以外的物质需求,又能够满足人类精神上内在的间接需要,使人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的。文化则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将人的目的、愿望、理想等内在感受外化到客观存在当中的创造性活动。文化以客观存在为载体,将人的精神意愿物化,从而形成文化的客体存在形式,文化的这种客体存在形式为小到个人,大到民族、地域之间进行文化的横向交流提供了可能,以及使得文化成果在世代之间得以纵向传递、继承与发展成为可能。文化通过主体和客体两种形式而存在。以客体的形式存在的文化作用于文化主体,并将其客体形式由表及里地转化为主体的内在精神素养、品性及状态,从而使得人的内在思想提升到更高的境界。由此,文化获得了主体的存在形式。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化的本质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人创造文化和文化改造人的有机统一,人类在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改造着人本身。
人的文化不仅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呈现出来,而且在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正如当前,伴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盘旋在整个世界的上空,网络技术尤其是自媒体技术的发达,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时代已然过去,而今,无纸化、自媒体化悄然成为了大众媒体的主流媒介方式。人们无需手持报纸、耳听广播,而是一台手机、一部电脑、一线网络,随时随处便可获得世界各地的一线新闻。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便民利民的文化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可见,人的实践活动推动文化的发展及其形态的变更,是文化得以创新的内在推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内容极其丰富,它将文化概念应用于多重含义,认为文化发展应植根于且致力于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同时其最高本质应表现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且应当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及包容性的时代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从起源到发展到繁荣,一步步经历了种种质疑和挑战,最终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优越于其他文化观,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总体来说,文化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文化是指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将“文化”视为与文明、社会、生活等并列的概念。[3]狭义文化则是指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即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于马克思、恩格斯而言,他们在使用文化概念时,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又含括着多种含义。其一,在一些著作中,文化基本相当于文明的概念。例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早期粗陋的共产主义提出的绝对平均主义乃至公妻制的主张是“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没有需求的人——他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的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的非自然的单纯倒退”[4]。在此,马克思将文化与文明相并列,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优异、进步、合理成分的总和。其二,通过知识水平与教育程度的内涵体现文化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将“文化”与“水平”一词连用,并且多次将“文化”与“素养”、“程度”、“修养”等词同时使用,将文化用于形容人或地区等的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其三,将文化概念应用于更为广泛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内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当中,对文化现象的研究通常通过“思想”、“文明”、“观念”、“意识形态”、“精神生活”等概念来阐发自己的文化观,在这个层面上的文化概念更接近于狭义的文化概念,即观念形态的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及其方式的观念表达和情感共鸣。
致力于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既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其目的和归宿。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彰显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品质特征,它认为文化应植根于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当中,焕发无产阶级的精神面貌,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运动相继推动着文化的发展,且文化发展最终的目的和归宿也应当是致力于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马克思、恩格斯要建立的正是反映无产阶级社会现实生活的文化理论,这种文化理论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先进政党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的借鉴和吸收,用其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通过这种意识形态手段实现无产阶级的合法性地位。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的意识形态功能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等无产阶级运动转变为具体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从而体现出文化理论也具有实践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在无产阶级实践中发展的同时彰显着自己的实践特性。
精神文化实质上是“人化”的表现,它的本质也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统一。文化内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精神性,而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文化的最高本质。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将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文化的创造者,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劳动实践的目的和归宿,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指向,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从来没有偏离人学的立场,他们最为关照的是现实中的人,无论是在革命运动、建设运动,还是在改革运动中,都在研究、发展和解放现实中的人。他们认为文化来源于人的劳动实践,最终文化也将服务于人,文化的创造、发展和创新都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立场,文化建设因为人且为了人,并且,文化建设最后的目的和归宿也是为了实现“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之所以为先进政党在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借鉴、吸收,且源远流长,很大部分的原因就在于其认为文化应当具有永葆活力的创新性、求真务实的实践性以及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1.文化具有创新性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认为文化的发展应当呈现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就体现着优于以往其他文化的新特征,从而比以往文化更具生机与活力。文化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建设,同时,文化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建设,先进的、科学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因而为后人所继承、创新,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不利于乃至阻碍经济建设,因此便被抛弃。并且,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进步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并不是绝对同步的,因此,要始终保持文化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就必须坚持其创新性,只有在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坚持扬弃的原则,才能使文化与时俱进、永葆生机。
2.文化具有实践性
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并且,认识对实践也具有反作用。文化作为人的劳动实践的产物,同样由实践所决定,且反作用于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植根于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从无产阶级的实践中产生,在实践的推动下发展,形成具有无产阶级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且在一次次的实践检验中被证明是否是具有科学性、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文化反作用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运动,进步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着实践的发展,落后的、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则对实践的发展产生阻碍。文化的实践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无产阶级政党大方向宏观的形势把握以及微观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制度、理论的制定和部署。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牢牢抓住文化的实践特性,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发展文化理论,以更好地为实践提供指导。
3.文化具有辩证性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辩证性主要表现在对待文化与经济的问题上,其始终秉持全面的、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采取全面、辩证的观点去理解,既不否认经济基础对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也不忽视文化的能动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也有它自身能动的反作用,表现于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而服务,并且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样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承认文化的能动作用,辩证地分析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当文化服务于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它服务于落后的经济基础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并且他们没有夸大文化的能动作用,更没有忽视、否定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4.文化具有包容性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于其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它的包容性主要表现在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等文化问题,其态度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古往今来,多少文化思想频频涌现,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的文化交相呼应,社会越来越步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对待其他不同的文化,始终坚持辩证的思维,秉持扬弃的态度,既不全盘接收,也不将其全盘推翻。对待外来文化,它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理性地对其分析对待,择其精华部分为自己所用,以兼收并蓄的姿态促进中华文化更加繁荣。对待传统文化,则是秉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以包容的姿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且对其进行与时俱进地转化以及创新发展,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学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且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将文化理论体系科学化,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为指导,构建一套符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要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精神内涵,深刻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理论基础,同时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及社会现实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时代特色。另外,还要继承和发扬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特性,以及弘扬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创新性与实践性的品格特征,使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体系更具科学性、创新性、革命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升到新的高度,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前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多元化的冲击,以美欧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然坚持着“西化”“非马化”中国的图谋,我国仍然面临着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严峻挑战。因此,加强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为指导,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坚决反对多元化。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立论根基,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指导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来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想扎根于民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独特的包容性,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秉持全面、辩证的态度,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为最坚实的文化理论基石,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中华文化最宽广的胸襟包容古今文化、世界文化的优秀果实,从而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吸引力。
文化的发展对国家、民族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兴旺则国运兴旺,文化富强则民族富强,只有搞好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将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中国化,使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文化建设中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要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精神意蕴,继承和发扬中国化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中的精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现实,厚植文化发展优势,不断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劲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本前提,将人学立场贯穿文化观的始终,无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还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为指导,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精神意蕴,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找到文化建设的正确发展途径,真正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充分发挥文化多样性的特征,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先进外来文化,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永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