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亿财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这里笔者主要是将第三次翻译高潮与史上前两次翻译高潮就某些方面的特点进行相互对比,从而得出其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1、实用功能突出。与中国翻译史上的前两次翻译高潮相比,第三次翻译高潮在选材上更为丰富,涉及范围更广,囊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著作的翻译,可见翻译在中国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所发挥的实用功能更加突出。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五四运动前的第一次翻译高潮,这一时期佛经翻译的实用功能主要突显在两方面:一是满足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寄希望于宗教,祈求神明保佑脱离苦海的精神需求;二是服务于上层统治阶级希望借助宗教力量巩固自身统治地位这一目的。明末清初即第二次翻译高潮的科技翻译,是继佛经翻译后的一次重大翻译转向,这也是由当时中西方国家为了寻求各自利益,最后相互达成一致条件决定的:西方传教士,主要以利玛窦等人为首,想要给中国人民灌输宗教思想,传播宗教文化,而明朝有识之士热衷于科学技术,这样两者需求达成互补,从而推动了当时科技翻译的大发展。但当时的科技翻译也主要满足于一批中国士大夫想要利用科技兴国、振兴大明的目的,即是这一时期翻译活动实用功能的主要体现。而在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由于当时中国国情更加复杂,翻译活动在这一时期所发挥的实用功能也就相对突出多元化。甲午战后,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西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先进对国家的强盛也极为重要,要想国家强大,国家体制和内在文化的发展也必不可缺,因此将翻译的重心继而转向政治、教育、哲学以及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等,希望以体制改革、思想变革等促使国家生存发展,这些都无不体现了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翻译实用功能更加突出这一特征。
2、翻译更具开放化。这里的开放化,主要体现在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上。佛经翻译时期,以安世高等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因不懂梵文,唯恐翻译失真,为确保宗教在中国得到有效传播,尽可能保留经书原意,在翻译时大多偏重异化,多采用直译。同样,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由于多追求其实效性,真正实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强烈愿望,译者们也多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要求言简意赅、达旨通顺即可。而在清朝末期,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译者们从事翻译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林纾为代表的一大批翻译人员,多采用归化策略,主张意译,此外还使用音译、改译、编译等方法,在翻译时并没有完全忠实于原文,对原文进行了相关删减增补,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再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译者选择翻译策略方法时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五四时期,在翻译界出现了归化与异化两种不同翻译策略共处的翻译现象,这也说明了译者不再纠结于某一种翻译策略的使用,开始有更多选择,开放自由化程度加深。
3、受众程度相对高。佛经翻译和科技翻译时期的受众对象主要为官僚统治阶级,对普通平民百姓的影响相对较小。虽然佛经翻译时期,佛经教义的传入在思想上对疾苦的百姓有一定安抚作用,但大多都是为统治者稳固统治地位服务,并受时空和受众知识水平的限制,没有文化知识的普通大众对佛经翻译的理解还存在很大难度,所以只有少部分知识分子对当时的翻译有一定输入,而这些知识分子也大多属于上层阶级。科技翻译时期,由于当时闭关锁国,人们对外来文化有一定心理抵触,加之遭到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抵抗,当时许多科技译著大都被束之高阁藏于宫廷。而第三次翻译高潮则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清朝末年,自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众多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与落后,并逐步引入有关西方民主制度的译著;甲午战争前,包括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具有爱国情怀的官员主张改良政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术,重视翻译事业的发展;战后以严复、林纾、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大力提倡从事有关政治、经济、文学等各方面的西学翻译;五四时期,以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大力提倡文学革命,引进和主持编译了大量有关西方文学革命的小说歌剧等。显然,在这一时期众多有识之士的奋起反抗和大量译著的出现,不仅体现了当时中国人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和国民性的不断觉醒,而且也表明了当时翻译活动受众程度之高。
1、启迪民智,唤醒民族意识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文化专制,导致国民思想文化落后。随后列强入侵,一大批西学著作流入中国,西方先进思想在中国不断传播,引发众多有识之士开始思考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生存法则,这一哲学思想的译入旨在向当时的国人发出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在当时“知识饥荒”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林纾译的《黑奴吁天录》,其主题思想也是呼唤中国人民警醒起来,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平等而奋斗,这对当时国人的爱国情怀也有很大激发。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运动前,众多西方文学译著如诗歌戏剧小说的引入,“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不断传播,使得人们的思想逐步解放,民族意识增强,爱国热情普遍高涨。
2、引进先进科技,促进社会进步
第三次翻译高潮也进行了不少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主要集中在甲午战前。在这一时期,有识之士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经世致用,实现富国强兵。因此,致力于翻译和传播外国先进科技著作的翻译学馆、翻译机构随之出现,主要由洋务派组织创办,比如较早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州船政学堂等设置的一批翻译学堂,培养了众多从事科技著作翻译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这时译著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上,引进了西方的部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理论及新的科学技术概念等,在知识分子中间都得到了一定传播。尽管这次科技翻译在甲午战败中遭受重创,但它对当时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仍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缩小了中西方差距,促进了社会进步。
3、传播西方民主文化,推动社会制度变革
清末最早把西方民主制度引进中国的人是林则徐,以他为代表译的《四洲志》等著作中,首次介绍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民主共和政体,使得民主制度开始在中国处于萌芽阶段,后受到中国有识之士郑观应、王韬等人的推崇热爱,积极宣传。甲午战后,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大量有关西方民主制度的译著在中国传播,如维新派译著,严复译的《法意》,即主张三权分立、否定专制的民主政治思想孟德斯鸠法文本《论法的精神》。严译的《权己群界论》更是将西方的个人自由思想传入当时传统思想文化落后、封建专治制度盛行的中国。再者则是杨廷栋译的《民约论》,即崇尚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思想的《社会契约论》。这些译著促进了五四以前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推动了更多中国反封建专制的有识之士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做出伟大尝试。
4、丰富新文学,发展民族文化
中国文学史上,林纾译的西洋小说,大大开阔了中国作家的眼界和艺术视野,为推动中国文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的林译小说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新天方夜谭》、《鲁滨孙飘流记》等。有识之士们深受林译小说的影响,掀起了新文化和文学革命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大胆向传统观念提出挑战,相继催生了各种带有革命色彩的西方文学译著,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如《月界旅行》、《域外小说集》、戏剧《莎乐美》以及雪莱和拜伦的诗歌等译著。这一时期的文学翻译,无论是在题材还是主题立意上都可谓丰富独特、匠心独运,既丰富了当时人民大众的内心精神世界,也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尤其是文学领域的兴盛。
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对五四以后直至今日翻译领域的发展都有巨大影响,给译者提供了一些好的翻译方法和启示。这里笔者就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其对现代译者仍具有以下两方面启示:
1、译者要树立原作者意识,准确传达原作信息。就原作者意识而言,裘白莲在2008 年曾有过论述:“译者要具备原作者意识就是译者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原作者及其作品,克服客观和自身的限制,深入了解原作,以求最大限度地如实传达原作。”①笔者认为,译者在着手翻译一部作品时,需要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熟知原作者及其作品,包括作者的写作特色、风格、手法、作品的相关背景等,把“信”这一翻译准则放在首位,力求忠实准确地传达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对原作者负责。从第三次翻译高潮来看,当时影响甚广的“林译小说”很大程度上在原作者意识方面比较缺乏,因此林纾在历史上也受到了一些译者或研究学者的批评指责。林纾不懂外文,他的译作大多是与口译者合作、口授笔录完成,所以他的译作有很多误译、错译、漏译等现象。根据原作者意识,这已经是有悖于原文内容,不符合原作想要传达的信息,而且这些错误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林纾不应以自身不懂外文为由,对在翻译过程中存有疑惑的地方不加考证,将错误信息传达给读者。此外,林纾在翻译作品时比较随意,喜欢任意删减、增补原文,虽说这些方法增加了原文可读性,但却是一种译者缺乏原作者意识、对原作者不尊重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林译小说”的不足之处,也为我们现代译者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教训。现代社会中,也有大批缺乏原作者意识的“译者”,他们大多为了寻求经济利益,一味地追求满足读者兴趣和需求,任意改编原作。作为一名真正的译者,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树立原作者意识,忠实于原作,对原作者负责,不可随意对原作进行改动,需准确传达出原作信息。
2、译者要树立读者意识,尽量避免“欧而不化”。读者意识,是指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译文的目标读者即译文读者的感受。正如裘白莲所说:“译文读者直接影响译作的传播与接受,而译文读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往往通过译者反映出来。”②所以,译者从事翻译活动时,针对译文的读者意识缺一不可。整个翻译过程中,在忠实传达原作信息的原则下,都应设身处地从各方面为读者考虑,如译入语与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译文读者的接受力和审美能力等,不能为了再现原文风貌而盲目地对原文进行“字对字”翻译,严格遵守西方语言的语法规范,不考虑译文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度,使得译文理解困难,即所谓的“消极欧化”现象。自鸦片战争后大量西学的译入,这种欧化现象便开始出现,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大发展,这种欧化现象越发严重。五四时期,译者翻译西方文学时大多采用直译,而当时许多译者对“直译”的理解并不是很科学透彻,只是简单地认为“直译”就是要严格遵守西方语言的语法规范,保留西方语言的风格,完全再现原文信息,甚至是“字对字”地进行翻译,不具备读者意识,没有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感受。结果在这一时期,就产生了一大批生硬拗口、晦涩难懂,翻译腔浓厚的文学译作。直至今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种“欧而不化”的现象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到汉语的健康发展。所以,当今社会的译者们包括笔者自己,在从事外译汉翻译活动时,既要树立读者意识,也要坚持做到汉语的规范性,尽可能避免这种“欧而不化”的现象发生。
翻译,历来就被赋予了重大而艰巨的使命,在各个不同时期承担着相应的历史责任,发挥着特定的重大社会功能,形成了各自阶段独有的特征。无论是在第三次翻译高潮时期,还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活动给整个中国社会乃至全球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交融,推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注 释:
①②裘白莲.论译者的“间性意识”[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