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性话语表述探析

2020-02-11 06:40李仕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话语理念制度

李仕波

(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话语作为一种政治实践,能建立、维持和改变权力关系。”也就是说,话语的表达能引导社会舆论,获取公信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及民众的利益休戚相关。十八大以来,以“中国梦”“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发展理念”等具有标识性意义的创新用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话语体系在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现实层面的核心话语,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等领域话语的创新。

一、政治话语创新性表述:以国家治理和党内治理为着力点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政治话语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国家治理和党内治理两个层面。

国家治理层面的“权力清单”、“治理法治化”、“互联网+政务”以及“机构改革”等是其重要论断。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规定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运用“依法公开”的话语,体现了对权力清单制度的公开性特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明确了“推行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试点”,习近平运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话语表达出对“新权力观”的认识。同时,他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话语,表达了对国家“依法治理”的图景构建。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现了信息化在国家治理层面的融入,中央要求构建对“互联网+政务”话语的领导权,以“获得感”、“网络走群众路线”及“人民监督”等话语勾勒了“互联网+政务”的图景。就党内治理而言,在价值性、制度性和结构性工具的运用方面有着许多独特的话语表达。价值性工具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阐释“中国梦”、宣传核心价值观、强化理想信仰等形式,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及“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全党对路线、纲领、政策的认同感;制度性工具的运用主要表现于党章意识的重塑、党内法规的完善和准则条例的约束力等方面,“总章程”“根本大法”“总规矩”等话语,传递出必须强化党章意识的信号;结构性工具的运用包括纪律监察机构与党委关系的重调、中央与地方巡视制度规范化、党小组在企事业单位效能的强化与在社会组织中的植入等,从“反对四风”“巡视制度全覆盖”“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等话语表述到《条例》《意见》的颁布,体现在组织结构层面话语的创新。而十九大突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明确把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上升至治理的高度,以提升党对社会的控制能力。

二、经济话语创新性表述:以新发展理念和市场化改革为指引

近年来,习近平通过阐述“政府与市场关系”“经济新常态”“一带一路”“五大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推动以市场化改革、新发展理念为目标指引的经济创新话语。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治理的核心,习近平通过“两个不能取代甚至否定”“问题导向”等话语的表述,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内在关系。他在河南考察时首提“经济新常态”,之后论述了“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等特点,有着“实际增量”“增长动力”“发展前景”“市场活力”等机遇,迎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诸多挑战。显然,这些话语创新了“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同时,十九大报告首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透出新时代中国经济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战略目标。在“一带一路”话语及战略的推动下,国际产能合作、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成果不断产生。习近平通过“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从无到有”“世界经济再平衡”等话语的阐述,构建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目标、实现成果与本质意义等。此外,他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话语构建了受益主体,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等话语丰富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

三、文化话语创新性表述:以“软实力”建设强基固本

习近平突出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论及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中国梦”实现的作用,他表达了文化话语在“中国梦”实现中的重要价值,同时通过打造传统文化复兴话语、文化体制改革话语、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话语,丰富了话语体系建设的精神内容。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他用“一脉相承”“最深层次”“根”与“魂”等话语,表达着在当代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习近平通过“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强国”等话语表达了改革的目标,用“管理机制”“服务体系”“市场体系”等表述了改革内容,提出“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话语传递了应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他“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话语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征,“根本保证”话语表达了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主体作用。此外,他用“宽广的视角”“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等话语表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外在特征。

四、社会话语创新性表述: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

在社会建设方面的表述主要包括精准扶贫、民生制度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治理等,突出民生问题导向。

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话语为消除贫困指明了工作方向,用“六个精准”来表述精准扶贫的战略行动,阐述立下“军令状”,从“四个一批”到“五个一批”扎实推进,彰显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政治远见。同时,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这是涉及重要民生的话语。习近平用“人的城镇化”“户籍制度”“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等话语传递了对人民中心地位的坚守;通过社会治理与“公平正义”“体制创新”“人”“城乡社区”等关系论述,创新了社会治理话语的关键;用“决定性阶段”“关键一步”话语体现对全面小康的研判及在“中国梦”实现中的目标价值。此外,习近平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覆盖“农村”“贫困地区”和“老区”,十九大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见,农村、贫困地区、老区的小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话语的应有之义。

五、生态话语创新性表述: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取向

在现代化布局中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通过“绿色化”“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等话语,逐步创新了生态话语体系。

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规划(2016-2020 年)重点突出,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话语的现实化。自“美丽中国”话语出台,习近平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中国梦”话语关联着“美丽中国”建设,他以植树实践以及“自觉行动”的话语传递着“美丽中国”理念。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从“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视角论述“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在关系,从生态文明制度的“保障”需要到生态文明制度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体现生态文明制度话语经历了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

总之,在“中国梦”目标话语的引领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等话语强化了国家政权力量建设;以“现代化经济体系”等话语提升了经济发展能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话语传播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以“改善民生”等话语创新了社会治理能力;以“新发展理念”等话语打造美丽中国建设。这些创新性的话语表述,以其独创性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话语理念制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