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群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00)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①。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教师”②。教师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组织实施者,也是教育内容的讲授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话语作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符号媒介,它承载着教育目的,传递着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能否实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仅事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也事关高校思政课的话语权。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是指“教育者为引导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基于特定的教育过程所建构的能够承载教育目的、传递教育内容的系统化、理论化语言符号和表述方式”③。作为根植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场域中的一种言说活动,教学话语不仅是师生间交流沟通的中介,更具有价值凝聚、思想引领、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维度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④思政课教师言说的教育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规范等,均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各种社会思潮、不同文化间相互激荡,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们抵制错误思想的侵扰,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追求和行为选择,是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核心使命。
“利用课堂主渠道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根本在于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⑤。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教学语言这一载体才得以直观呈现。由此,创新教学话语应是首要任务。如何实现教材话语、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之间的转化衔接,让思政课教学语言更生动活泼而非生硬刻板,更贴近现实而非高高在上,更引人入胜而非寡淡无味,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能否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也易于消解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刻板印象,从而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作为话语表达的主体,如何深入把握“95 后”、“00 后”学生的话语特点,结合自身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历程的观察思考,用自身的学识涵养、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人格魅力来阐释教学中言说的理论;利用无声的教学语言——身体力行的亲身示范来影响学生,这些才是思政课获得得青年喜爱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们带来鲜活生动的间接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从而引发青年学生们思想和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获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成长成才的引领力量。
马克思认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最实际的呼声”⑥。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围绕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取得显著成效,极大推动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丰富和发展。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在理论与现实、真理与情感、传统与创新等关系的把握上,“失语”现象仍时有发生,呈现出一系列话语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所谓教学话语失“温”,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感度缺失。基于课程性质规定,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现为鲜明的时代性、学理性和科学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由于过于注重抽象理论的讲解,缺乏对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情感态度的挖掘,教学话语较为僵化刻板、生硬乏味,话语感染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生、冷、硬”等问题。思政课教师较为固化的理论话语与学生灵活多样的生活话语之间的相互对撞,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导致教育对象无法在情感上认同、思想上触动,从而影响了思政课话语内容的亲和力,降低其话语“温度”。
所谓教学话语失“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缺失。少数教师由于学术研究不深、知识储备不够、教学经验不足,故而比较注重外在的形式与方法。热衷于讲网络八卦段子,脱离教材过多地依赖个人主观经验来授课,有的甚至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喜好,教学话语存在娱乐化、随意化、庸俗化的倾向。即使能活跃课堂氛围,但学生听完后也是“一笑了之”。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应研究学生的话语特点,努力实现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的有效转化,但这种“迎合式”的教学话语忽略了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价值引领功能,偏离了思政课的教育初心和方向,育人功能难以实现。
所谓教学话语失“时”,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时性缺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平台的实时高效、匿名交互等特征让学生掌握了更多话语表达的主动权,也逐渐生成了符合青年人个性的亚文化话语体系。在此背景下,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对网络现实的关注研究,教学话语仍停留在“过去式”,对网络话语的吸收力度不够,未能及时地吐故纳新、融合转换,使思政课教学话语与大学生亚文化话语间存在较大缝隙,造成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难以同频共振。
所谓教学话语失“衡”,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平衡性缺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个人讲授,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话语中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甚至经常出现“一言堂”“零对话”的状况。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接受对象,具有鲜明的能动性,他们希望且能够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式、开放式交流,这种单向灌输与学生需求之间的错位,无形中抑制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思政课教学信息断裂、话语失衡。
教学过程亦是话语表达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内在包含了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载体和话语共同体四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说什么”“怎样说”“通过什么说”“谁来说”“与谁说”这一系列问题。其中,话语内容是“源”、话语方式是“道”、话语载体是“桥”、话语共同体是“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应从“源头”入手,寻找正确的“方法”,搭建合适的“桥梁”,从而让作为教学主体的师生实现融合共生、和谐共享。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其话语内容必须体现学理性与时代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研读马列经典原著,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开拓思维眼界,完善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诉求,科学设置多元化的议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理性回应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背后的民族气节和价值旨趣,善于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话语,找准思政课教材话语、理论话语与时代话语的着力点,以提高思政课的话语底气和话语力量。
另一方面,有人曾把思政课比作“盐”,谁也离不开它,但直接下咽却非常困难,如果将它放在生活这碗汤里,就会非常鲜美。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内容应源于生活,直面社会生活和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从中取材真实的、可感的、生动的思想资源和鲜活案例,把教师想说的和学生想听的有机结合,让有意义的内容也能有意思,让有深度的理论也能够有温度,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期待,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共鸣,才能真正盘活话语内容,增强话语的鲜活性。例如,复旦大学“思政课女神”陈果老师能精准地把脉当下生活,着眼于那些真正困扰着大学生的问题,用自己的方式与学生谈幸福、谈爱情、谈孤独,结合理论、案例和经验来探讨困惑与感悟,让学生于极迷处识迷,于极惑处解惑,从而生成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力量。
第一,科学规范化表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承载着主流思想理论、政治立场和道德观念,这就决定着话语表达必须要有“力度”。首先,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话语表达应严谨规范,要符合理性的事实认知和价值判断,不能用虚假的、经不起推敲的甚至低级趣味的话语来赢得认同;其次,可利用大数据、图表图像等“可视”化的话语形式来阐释新时代、新特征、新发展、新要求,不仅更形象直观,并且真实可靠说服力强;再次,随着自媒体和互联网圈群的发展,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盛行,思政课教师必须采取批判式话语坚决回击,辩证分析,敢于亮剑,守住底线,从而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第二,生动叙事化表达。讲理,不应该是干巴巴的说教。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话语表达必须还要有“温度”。首先,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话语表达技巧,结合表情声音、姿势动作、节奏语速的变化将话语中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笔者通过分析荣获2018 年人民网公开课“首届新时代网红思政课”称号的教师话语表达,发现成就一堂“网红思政课”所必须具备的话语艺术应包含饱满的精神状态、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悦耳动听的声音、适当合理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表达、张弛有度的节奏这六个方面。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巧用谈心式、聊天式的亲近话语,娓娓道来,不疾不徐,通过微观叙事的方式把道理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使思政课教学话语更有灵气,更接地气。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海量多元、错综复杂。思政课教师应依托多元载体,积极占领多方话语空间,兼顾实践教育和网络阵地两大场域,以实现话语内容的有效“供给”。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曾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提高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实效性,抓好实践教育至关重要。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在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好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学生上思政课”、“微电影”、“辩论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话语特点,从而延展话语创新的空间容量。其次,深入实践基地“走出去”开展“情浸式”教学,让思政课教学话语浸润在多重情境中;挖掘各方社会资源将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道德模范、优秀校友“请进来”,创新教学话语表达形式,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多维诉求。
第二,线上与线下相联动。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是网络话语创造、使用和发展的主要人群。网络话语以其形象化、诙谐性、个性化、互动性等特性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们追求新奇、开放热情、喜好创新等个性特点。对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正视教学正面临的网络化语境,增强线上线下的话语联动。首先,思政课教师应积极进驻网络空间,借助主题网站、微信、微博、QQ 等平台,倾听学生的真实话语,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学生的话语特点,强化正面引导,净化话语环境。其次,可通过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教学话语、拓展话语空间。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的“别笑我是思修课”微信公众号,图标是一张大大的笑脸,推送的文章是老师的心得寄语、学术普及和学生的心灵感悟,反响热烈,效果极佳,有效增强了除主课堂外的话语感染力和课程吸引力。
正如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始终秉持“双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从独白式、单向式教学话语转化为平等互动式教学话语,实现从支配者、掌控者转变为真诚交流的对话者,把师生双方同时置于话语场域中并成为话语共同体,创设一种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学话语环境。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课堂话语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内在需求和个体差异,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存在感和获得感,让学生思辨力和表达欲得以充分释放,让“说”成为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共享的行为,并在“说”的过程中在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觉悟和自我反思,以培养其独立自主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实效性。
注 释:
①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②习近平.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
③王红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的困境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8(11):216.
④习近平.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
⑤习近平.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