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晴, 梁雁茹, 许春冬
(江西理工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信息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2014年,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上海率先改革并形成“上海经验”。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行[1],各大高校掀起了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课程改革和探索之路[2]。但思政改革究竟如何落实到专业课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内容尺度如何拿捏?如何做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而不偏废?如何从整体上对“课程思政”改革进行设计?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摸索。文章以某高校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探讨“课程思政”改革的现实表征及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建议。
通识教育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3],亚里士多德从人性论角度,将人的灵魂分为植物性、动物性和人性,对应德智体三种教育,以实现身体、道德和智慧的全面发展。18世纪以后基于人的本性假设理论[4],教育重心转向理智教育和训练,并奠定了同时期欧美高校课程的基调。1829年帕科德(AS.Packard)在《北美评论》上首次使用“通识教育”一词为共同学科辩护[5],一些新兴自然科学内容和实用性科目逐渐被增加到大学课程中。19世纪中叶后实用主义蔓延,培养工业社会实用型人才成为大学的主导育人目标。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对通识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提出在专业课和选修课之外建立“核心课程”,重视共同价值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培养,培养学生通才知识和通才能力[6]。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理念转变?》报告,呼吁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价值观和方法,将教育和知识视为一项“全球共同利益”。
我国通识教育历史可追溯到清末“通才教育”,此后又经历了“专才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两个阶段,21世纪后重新重视并实施通识教育[7]。课程思政是源自上海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对全课程育人的探索,并形成“上海经验”进行推广[8]。此后“课程思政”引发学术界高度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学术界研究主要集中在五点,一是对“课程思政”内涵、特点、内在要求等方面加以解读,多维阐释,为把握“课程思政”本质、为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支撑。认为课程思政是依托或借助思政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9]。二是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辨识,或认为关系密切、同向同行[10],或认为内涵相同但各有侧重[11],或认为是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关系[12]。三是对“课程思政”价值意蕴探析,学者们分别从立德树人宏观需求[13]、高校教育理念发展和隐性思政微观需要[14]、价值引领推动思政系统方面进行阐述。四是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问题探究,认为课程思政存在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合力尚未形成、育人资源挖掘不够、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欠缺等问题。五是关于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和实践教学探索方面,认为课程思政应以生成逻辑为前提,从转换理念、搭建教育共同体、开发课程、优化机制、强化绩效考核等多角度入手系统推进[15]。
综上,现有研究成果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但校情各异,各专业课程也自有特点,基于学生不同特点、课程不同特性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以某高校大一到大四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在线问卷和访谈方式进行调查,其中发放问卷1136份,回收有效问卷1100份,问卷有效率96.8%;访谈32人,每个年级8人,兼顾人文学科、理科、工科、医科和农科等专业。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问卷计量资料整体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相关性用Pearson分析。本次调查Cronbach′sα信度系数为0.813,问卷信度比较良好。KMO值为0.845,说明原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强。Bartlett检验Sig.值为0.000,小于0.05,原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调查发现,大部分本科生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认知流于表面,多数学生选择不怎么了解,认知度均值仅2.17(总分5分);当问及“课程思政”具体融入内容、主要融入方式等问题时,大学生都缺乏深层了解。男女性别在课程思政认知的卡方值χ2=2.783,渐进显著度Asymp.Sig.(2-sided)=0.588,大于0.05,表明性别与课程思政认知不具有显著差异。从访谈结果看,大学生对“课程思政”宏观背景缺乏深度思考,对大学课堂引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认知较弱。一方面是学校层面缺少正式渠道对课程思政进行相关内容宣讲(68.5%),学生们获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相关知识不统一,没有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另一方面各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同,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政引领方式各异,融入思政引领的效果不明显(60.5%)。以此推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阶段,学校教务部门并没有对老师、学生进行系统引导,仅作为教学改革项目,使老师们基于各自的理解推进,对“课程思政”缺乏统一认知。
根据问卷反馈,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入课堂认知进行卡方分析,卡方检验结果为χ2=18.060,渐进显著度Asymp.Sig.(2-sided)=0.038,小于0.05,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课程思政改革认知具有明显差异性,大四学生重要性认知比为78.5%,比大一学生认知高出2.15倍。这主要与不同年级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有关。专业课程思政不仅包括家国情怀培养,还包括个人品格、科学观、方法论等方面的培育。低年级的学生从知到行实现协同共进还需要过程,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理解还需要积累,专业知识的递进与思政学理的统一还有待融合。
与此同时,针对人文社科、理科、工科等专业差别进行卡方分析,发现卡方结果为χ2=10.677,渐进显著度Asymp.Sig.(2-sided)=0.199,大于0.05,表明专业差别不具有显著差异性。这说明课程思政应用具有相当的广度,无论是文科、商科、理工科,还是农医学科,都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注重转换视角和启发性教育,在专业语境中挖掘思政元素,将价值引导和专业教育进行融合,这也印证了“大思政”全面推广的价值意义。
根据多选题“您认为课程思政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内容?”问卷设计了中国元素、国际形势、剖析“流言”、人物故事、与专业相关联的思政内容等选项,问卷个案响应百分比统计程度前五名的依次为国际形势(81.6%)>人物故事(73.7%)>中国元素(69.7%)>剖析“流言”(68.4%)>与专业相关联的思政内容(53.9%)。由此可见,国际形势、人物故事、中国元素这几项内容,更多涉及情怀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专业课程思政课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无缝植入这些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情怀教育一般具有高深、深远、宏大等特点,如何从专业小视角进行切入,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真实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思考的重点。
根据多选题“您觉得在专业课程思政中应该挖掘哪些思政内容?”问卷设计了包括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坚持、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三观教育和方法论、创新意识、学术诚信、国际视野与规则意识等12个方面的内容,问卷个案响应百分比统计程度前五名依次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87.6%)>优秀传统文化 (84.3%)>国家制度(81.2%)>三观教育和方法论(76.2%)>国际视野与规则意识(75.2%)。结果表明,曾经被贴上“佛系”“丧文化”标签的95后、00后大学生,其实所谓的“看淡一切”只是表象外衣,更多表现出既进取又焦虑,既崇尚务实又逃避现实的矛盾心态[16]。对时代精神、国家制度、传统文化、唯物主义方法论和国际规则的追求说明当代大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具备参与社会治理的潜意识。
95后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安稳富足的新时代,重自身利益淡理想信念,文化价值多元,确实存在一部分青年处于空心化和佛系状态。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文章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根据问卷反馈,大学生对课程思政认知度不太高,对课程思政教学也不太了解,同时问卷也显示大学生对国际形势、人物故事、中国元素等情怀教育内容最感兴趣。而此时改革开放40年、香港暴乱事件、70周年国庆大阅兵、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和引导提供了鲜活教材,大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进入最佳窗口期。为此,学校可以从“学工—思政—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多角度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宣传,对大学生在政治意识、主题思政教育、专业情怀素养教育等方面进行立体的价值引导,挖掘多主体“课程思政教育”的最大增量。
以新冠肺炎疫情思政教育为例,学工系统围绕生命教育、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爱与感恩、规则教育等方面进行主题思政教育;思政老师结合疫情围绕“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制度优越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深度讲解,提升大学生政治意识和政治修养;专业课程教师利用课程思政,把疫情中体现出来的职业伦理、物流整合、经济复苏政策、保险共担风险、共享员工等等都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从专业视角理解国家政策和制度优势。实践层面,学校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将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结合,将技术创新和情怀书写在农田上;在课余用“共享员工”用工模式进车间、进企业,充分参与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治全过程;投身社区治理一线,在疫情防控、社区服务、法律知识宣讲、环境治理、公益募捐等方面进行深度嵌入,将信仰放进行动中。由此实现从点—线—面的立体化的思政教育,将疫情形成的家国情怀冲击力和教育意义系统地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文明、专业学习、价值观和方法论中,营造思政教育全员参与的氛围。
问卷反馈结果得出,低年级和高年级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知具有显著差异,为此建议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从人才培养改革导向、课程改革定位、课程配套措施、课程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和推进,构造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协同框架,实现协同共进,避免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碎片化和单打独斗。
首先,二级学院宏观调控,将思政老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协同,对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进行协同,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融入各专业教学水平评估或专业认证。其次,专业层面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规划,以大类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从低年级通识课程到高年级专业课程、专题研讨、实践课程、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逐步递进,根据课程体系递进特点,区分不同阶段的思政培育侧重点,把人才培养四年的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与思政课程协同。再次,任课教师对课程进行全盘修订,在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实践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授课分配中明确“课程思政”内容、在考题中设计思政问题,全面嵌入课程思政教学。最后,强化考核和保障机制。二级学院统筹考虑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经费支持和成果推广,将课程思政评价结果转化为课程系数倍增、年度评优、职称评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化要求;对优秀教师和优秀课程进行成果展示,推出一批好老师、好课程、好制度,形成思政教学规范,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教学根基在知识,导向是价值。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时间精力投入不够,缺乏高品质教学内容;同时部分年轻教师重学术不重视教学能力提升,存在借鉴同行教学资源、网络课件的现象,课堂也只是简单输入输出的过程,缺乏有吸引力的教学模式。
从问卷反馈可知,大学生更多希望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国家制度、传统文化、唯物主义方法论和国际规则等内容。打造高质量的课堂革命,关键还在教师。专业课堂不仅要学术逻辑完整、专业内容翔实、分析论证深刻,更需要培养学生价值信仰,具备面向未来的责任担当。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协同高度、深度和温度,引发迭代效应。
1.课程思政要讲出高度,要守正创新,解决立场和站位
课程思政教学需从专业知识切入,探索专业知识背后的逻辑和制度创新,凸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思想和政治性。为此,专业课教师需要充分搜集和整理各类文献,扩展思政资源的多样性、学理性和专业性,强化教学资源深度挖掘,避免对文献资料的碎片化和一知半解[17]。将历史、现在和未来运用历史思维、时间维度、世界框架等分析方法,探究背后的逻辑、理论、机制等,通过专业学习输出制度、文化和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世界观,将个体放置在历史长河、世界变局和未来之路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的融合,通过大思政协同推进引发学生的知识探索、价值引导和政治素养迭代效应。
2.课程思政要讲出深度,要精耕细挖,注重学理和逻辑
社会宏观事件大而空泛,专业课教师需深耕各类传统经典、经典著作、资料汇编和学术研究等文献,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洞察背后的思想,从专业视角增加多样化的解读,构筑大知识体系,深度解读,提升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底气。将思政资源的灵魂、学理、情感、乐趣深度结合,多用“为什么”探寻专业知识背后的事物本质,提供场景和机会让学生挑战知识深度,提升学生认知思维和辩证思维,深入浅出地将学理和家国情怀结合,用辩证思维将“史实”和“史识”融入,让学生在辩证思考中做到信服和坚信[18]。
3.课程思政要讲出温度,要直面心灵,注重走心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教育学家石中英也认为有温度的教学是在学术和人格感动的基础上促使灵魂转向[19]。为此专业课教师需要将道德情怀和亲和力有效统一。教师既能对经典史实、现实热点、思政理论信手拈来,又能通过课堂讨论、情景展示、小组争辩等方式引发学生触动和共鸣,达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认清有温度的事件、人物;在思辨中甄别评论和流言,促进思考辨别能力和价值认同。如《国际贸易》课程讲解贸易关税政策内容时,以中美贸易战为例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环节,中美贸易对抗,关税能达到保护作用吗?关税产生的经济效应如何?中美对抗是修昔底德陷阱吗?通过小组研学、课堂展示、焦点辩论等方式,学生在交流研讨中拓展了专业知识,在是非争辩中升华了贸易战的逻辑根源。将社会热点事件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思辨中深刻认识到危机与个人责任担当,达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