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向辉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成县742500)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极其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指出要“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深厚力量”[1]。
国内学者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价值,一致认为红色文化具有宝贵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优质资源,并积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路径与实现方式,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截至2020年2月,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以高校“思政课”“思政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50篇。文章在以上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分析现有研究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为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和提高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提供借鉴。
红色除了是一种颜色分类之外,还往往被赋予某种政治意义。在法国大革命中,红色就被认为是革命的颜色[2]。红色在中国更被赋予“爱国、革命、进步”之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以“红色”为鲜亮的底色和价值追求,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创建的革命军队被称为“红军”,成立的工农政权被称为“红色政权”,党旗、国旗更被惯称为“红旗”。因此,红色文化就是一种“以颜色标示其本质内涵的文化种类”的统称[3]。
一般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追寻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征程中创造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独特文化形态。在其创造主体上,是由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内的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驱共同创造的;在其产生渊源上,是对中国数千年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与转化;在其指导思想上,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在其价值追求上,是具有鲜明的人民利益导向和人民立场的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在形态上主要包括物质形态、制度行为形态、精神形态三个方面。红色物态文化,即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战争遗址和革命纪念地、革命根据地、革命人物故居和遗物、革命文物等,是红色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红色制度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期间表现出的优良行为传统和制度规范,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优良作风,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及其他思想路线、纲领、政策等。红色精神文化集中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品质和革命精神,包括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团结合作、图强自律的“西柏坡精神”,还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等。
红色文化在其结构上,由“核心、相关和边缘三个圈层构成”[4]。在红色文化的圈层结构中,物质文化处在最外围,是外显文化。中间层是红色制度文化,即“物化了的心理和意识化了的物质的统一”[5],是勾连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行为纽带。精神文化处在核心层,是红色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红色文化传承过程中生生不息的“遗传基因”和“生命密码”。
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立德树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是学者们已经达成的共识。很多学者都论述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中,利用红色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党史国史观、政治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等。张泰城、王文礼从资源特性出发,认为红色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精神、思想道德品质、核心价值观的优质资源[6]。王华敏、张玄益认为红色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政治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载体[7]。王炳林、崔文龙认为将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加强大学生国史教育,深化大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8]。何虎生、赵文心阐释了红色文化在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的独特育人作用,并基于“价值、问题、实践”三重逻辑探讨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9]。
王春霞重点论述了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指出红色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活标本、活榜样”,具有认知优化、信念固化、行为活化的育人功能[10]。韦红霞着重论述了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指导功能、高尚品德的塑造功能、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健康人格的培养功能,认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供给不足,影响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11]。程东旺认为红色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功能,即陶冶健康情感、教化高尚道德、培养理想信念、锻造创新素质,并提出通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构建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12]。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价值。陈始发、陈立娥分析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关系,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红色文化资源在目标任务上高度一致、在内容要求上高度契合,并思考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点和切入点[13]。张泰城、常胜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超越时空的震撼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载体具有重要意义[14]。李康平认为红色文化与思政理论课同宗同根,为思政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奠定了优秀革命文化根基[15]。鲁全信着重论述了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认为红色文化能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消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16]。冯东飞、韩琳以延安红色资源为例,充分论述了红色文化资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作用,认为红色文化为思政理论课提供了本源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7]。占毅认为红色文化具有教育性、历史性、文化性、实践性,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多维价值向度,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文化载体和重要平台[18]。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天然优质资源,但并不代表着红色文化就可以自然融入教学过程,只有将其转化为教学素材,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用。因此,众多学者探讨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能性。舒前毅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形成优质教学素材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四维协同”模式,即高校四门思政课程协同开发红色资源,生成符合各自课程需要的红色文化教学素材,协同创新形成四种教学方法[19]。李懋君提出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以红色文化为抓手,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以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20]。朱小理在其博士论文中,深入探讨红色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必要性,并提出营造红色教学环境、建设红色教学基地、编辑红色教材、制作红色课件四种转化方式[21]。
把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课堂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是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独特育人价值和功效的实现方式,也是学者们开展研究的重点领域。
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与教材,铸牢红色文化育人的主阵地,打造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的载体,是实现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价值功能的前提。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红色文化选修课,健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有的学者提出编写红色文化辅助教材,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22]。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将红色文化写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材[23]。但大部分学者对于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路,主要是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提炼红色文化教学素材,然后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教学过程。如李康平、李正兴认为整体开发、提炼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产品”,是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管理的有效路径[24]。居继清、左静雅基于精准对接的思路,提出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要素组合配置、全过程立体融入、全方位多重覆盖、全环境协同配合”的有效策略[25]。汪娟、高军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出发,探讨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路径,提出红色文化“融入科研带动教学、融入课堂提供资源、融入实践搭建平台”的整体思路[26]。苏森森、王未强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提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红色文化融入四门思政课程及教材的具体方案,从而形成整体、科学的融入体系[27]。
此外,为了使红色文化有效融入不同课程的教学体系,学者们还以具体课程为例,分析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李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文简称“原理”)课程为例,认为将红色文化资源的直观、鲜活、生动与“原理”课程的抽象、思辨相融合,能够实现理论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提出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渗透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拓展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等环节,使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28]。李洪侠、刘爱华、朱庆跃、舒毅彪等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文简称“概论”)课程为例,提出优化整合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内容,构建专题化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以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29,30]。鲍云飞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了以红色文化题材为载体,开展课内体验、课外实践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感染力的实现路径[31]。王兴波、刘建民、段宏等人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论述了嵌入式、专题式、互动式、探究式课堂教学和视频赏析、参观访问等拓展延伸相结合的融入路径[32,33]。
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方面,学者们都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探讨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张泰城从“教”与“学”两个主体和行为出发,指出红色文化教学主要包括“讲解—聆听”“引导启发—观察思考”“组织活动—参与体验”“点评—感悟”以及“激励—建构”等方式[34]。李天星提出了专题式教学,通过学生课前自学消化整合、课中自主探究吸收的“翻转课堂”模式,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35]。舒前毅分析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认为采取“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知行合一,有利于突破教师单主体的传授模式,有利于师生教学互动、入脑入心,并提出了课堂体验和课外体验的可行路径[36]。张仁枫主要分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红色文化“互动式”教学机理,并探讨了利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问题探究、学生提问、教师点评、课外拓展等环节和方式,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有机融合[37]。韩玲、李正兴则强调以讲好“红色故事”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38]。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深化课堂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红色文化集情感、认知、行为于一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永恒主题。陈坤、殷莎莎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提升到战略高度,认为红色精神文化铸牢学生精神家园,红色行为文化涵养学生道德品质,红色物态文化提供和谐育人环境,并探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方案[39]。王东维、闫影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并提出高校应将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校文化资源优势,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优化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团队,创新实践教学机制,有效组织红色文化实践教学过程,改进红色文化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实践教学的实效性[40]。华正学指出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的价值,并提出构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课堂实践平台、校园实践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网络共享平台“四维一体”的红色文化实践体系[41]。欧巧云、甄凌探索红色经典体验的实践教学新范式,创立“情境—记忆”育人、“唯美—唯情”育人、“立体—系统”育人、“主体—前瞻”育人的红色文化实践新路向[42]。郭济汀、王连芳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现场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实现方式[43]。金伟、韩美群还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红色”虚拟实践教学模式[44]。
学者们除了在理论层面探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外,还在实践层面总结高校利用地方红色文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模式和经验。张智、王芝华认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育人功能,并以湘南学院为例,充分挖掘郴州本土革命遗址遗迹、红色文化传统和革命英雄故事,丰富教学内容,把“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载体,推动思政理论课课程改革[45]。居继清、周平总结了黄冈师范学院利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地理、文化、人才优势,探索形成了目标教学法、专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渗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网络教学法八种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46]。陈岗总结了四川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苏区的革命历史及革命遗迹遗址、革命故事等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红色文化教学体系的做法。该校还通过编写红色文化乡土教材、开展校内党史讲座、组织课外红色考察,利用互联网和实践平台,讲好红色故事,使红色文化教学体系落地生根[47]。
王艳娟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经验,主要包括策划、引导、设计红色文化实践专题,规范实践规程和考核机制,加大实践教学的考核权重,搭建校内外协作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群;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以成果引领实践,利用翻转课堂发布成果,完善成果管理机制,并推动实践教学模式的示范性建设[48]。马举魁、郝万喜以榆林学院为例,总结研究该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举措[49]。马勤学、杨垚将陇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结合,利用陇南丰富的革命史料和遗址遗迹及红色主题纪念馆,如两当兵变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实践,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路径选择[50]。
此外,部分学者探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格局,以形成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彭贤则、冯旺舟等人论述了洪湖地区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指出在红色文化进课程、进课堂基础上,要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培育师资力量、丰富校园活动、建立研究基地,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育人体系的全面融合[51]。汪立夏总结了江西高校红色文化进校园的主要做法,包括建立红色文化研发基地,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如井冈山大学成立井冈山精神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成立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按照“教学出题目、基地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要求开展研发工作;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江西”“江西红色文化教育”“井冈山精神教育”等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并编写教材和教辅读本,使红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落地生根;通过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健全教师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红色文化的利用率[52]。
临沂大学利用地处革命老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研究临沂红色文化资源,凝练、阐释“沂蒙精神”,不断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在现有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课程,编写了《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沂蒙精神代代传》《沂蒙精神大学生读本》等校本教材,并制定了相应的学分[53]。百色学院开设了系列“红微课”,遵义师范学院开设了“长征文化与长征精神专题”选修课,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红色文化情怀和思想政治素质[54]。渠长根探索并论证了红色文化的学科建设,并在浙江理工大学自主设立了红色文化二级学科,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55]。
通过梳理上述文献发现,学者们关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研究视角和内容不断丰富,对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价值、功能、作用,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耦合,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的路径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总结了部分高校利用红色文化开展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经验。这些研究成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提升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教学实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关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在研究对象上,过于关注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路径、方法,而对红色文化本身的研究不足。红色文化是涵盖面很广、时间跨度很长的概念,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如果不加强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容结构研究,就无法深入、系统、全面地把握红色文化的本质,也难以科学地、高质量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存在碎片化、空壳化、同质化等问题。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与方法大同小异,大多都是以“历史中的红色文化”融入教材、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缺乏在社会生活中挖掘“现实的红色文化”事例。第三,在融入路径与方案上过于理想化,尤其在开展红色文化现场教学和校外实践活动方面,存在“理论设计之美”与“操作化之难”的现实困境,教学效果难以监测和保障。第四,在研究视角上,对红色文化资源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丰富教学内容的价值和功能研究有余,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传承红色基因的研究稍显不足。
在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传承红色基因的背景下,不仅要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的路径与方法,还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的政治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我们应该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研究,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研究体系,为新时代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遵循。
首先,高校要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整合、培养红色文化研究力量和教学队伍;不断深化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厘清红色文化内涵,构建红色文化的内容体系;促使红色文化研究视域和话语体系转换,结合社会生活挖掘现实的、鲜活的、具有时代意蕴的红色文化事例,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据可依。
其次,建立高校与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协作机制和平台,加强高校与地方党委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党校研究力量的交流合作;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形成高质量的红色文化学术成果,将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高校应积极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地方政府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精品产业建言献策。
再次,不断创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程的理念、路径、方法,利用“互联网+”和VR-A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现实红色文化物质遗存,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情感体验和心理认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最后,加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的协同研究,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使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科研、管理、文化、实践、服务与课程教学协同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