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信辉
(西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晚清民国时期是兰州水烟业的重要发展阶段,造假行为也随之迭出。本文所说的兰州水烟造假,是指以劣质兰州水烟冒充优质兰州水烟,或以其他水烟假冒兰州水烟等违法行为。目前学界对兰州水烟造假的有关问题还未进行探讨,故本文试从造假的手段、危害及社会应对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以期深化对晚清民国时期兰州水烟业的认识。
早在清嘉庆时期,由于兰州水烟的优良品质及畅销,就已经出现造假行为,“然五泉一区不能资天下用,他处仿造者尤多,皆不及五泉产者”[1]。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造假手段层出不穷,而不同市场主体的造假手段亦存在着差异。
兰州水烟行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谋取不正当利润,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不按照产品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改变配料比例、削减原料成本以及降低制作工艺标准等,进而导致产品质量降低。
1.改变配料比例。兰州水烟在制作中,需要加入特制的配料,不同类型的兰州水烟①在配料上会有差异。配料成分复杂,系由各种辅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若某种辅料增加或减少,就会改变配料比例,影响产品质量。据光绪《重修皋兰县志》载,兰州水烟的配料“皆以胡麻油加矾碱合成”[2]113,但是个别烟商在制作配料中存在不良行为,“作伪者或搀以糜糜石即本草所称为石膏者”[2]113。清末,兰州水烟商运销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的青烟,因税收及运费上涨“近岁以来,年不如年而厘税脚价倍蓰于昔”[3],而导致烟商“商情困苦亏累过巨”[3]。面对这种困境,兰州水烟坊则“近年出货作伪攘利,搀用石末过多”[3]。石末是由石膏石磨碎而成,价值较廉且能增加产品重量[4],是制作综合辅料绿石末子的重要成分之一。而绿石末子又是制作青烟的主要辅料,加入绿石末子,可增加烟丝色彩。但不宜过多,“过多时容易损坏烟丝,影响质量,故上等烟用的少”[5]。
2.削减原料成本。兰州水烟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原料烟叶,原料不合要求,也会降低产品质量。如在制作棉烟丝时,因棉烟叶价格高涨,就通过掺杂相对便宜的黄烟叶来降低成本,“近年,因棉烟(普通种)产地缩小(兰州市烟田多变为住宅区),产量少而价值高。一般烟厂为减低成本计,棉烟丝中大部掺和黄烟叶以制造之”[4]。又如在产品中掺入某种原料的劣质品,根据兰州市人民政府工商局1951年的调查,兰州市各烟坊“对掺用蔴叶等代用品,尚无此种现象”[6],但是“掺杂烂烟叶过去是有的”[6],有的烟坊甚至在原料中“竟然掺入伪质”[7]。
3.降低制作工艺标准。兰州水烟的生产在解放以前,坚持“以销定产”的原则[8],体现在产品制作工艺上,就是“各烟坊所刨烟丝优劣,关键均以销路及销价,定为精制与否”[9]。可以看出当产品销路不畅,市场销价低廉时,烟坊为了谋取一定的利润,就不会追求产品的制作精良,而是降低制作标准。如在1926年以后,由于水烟价格逐渐跌落,烟商为降低成本,就开始“粗制滥造”[10]。
兰州水烟是名优产品,造假性价比高。因此,兰州水烟行业以外的市场主体,对兰州水烟进行假冒,企图以不正当竞争,谋取暴利。
1.冒充兰州水烟的产地和品牌。就是其他水烟产品通过非法使用兰州水烟特有的并为公众所周知的标识,进而冒充兰州水烟,蒙骗消费者。主要体现为冒用兰州水烟的产地。如冒充兰州产地,“兰州以产水烟著名全国,由来已久,亦国人所共知”[11]。可见,相比其他地区生产的水烟,兰州产地极具有假冒的价值,“旧式烟店之市招,有‘福建皮丝’、‘兰州水烟’等名目”[11]。因此,“各地城市巨镇,凡有烟店者,均用此市招”[11]。在兰州产地中,又以红泥沟产地最为有名。在乾隆时期红泥沟的烟草就以质佳出名,“红泥岩水,县东南七里。水色白而骨重,所灌瓜蔬皆美,烟草尤佳”[12]。因此,利用红泥沟出产的烟草制作的兰州水烟更是以质地优良著称,“凡丝烟以兰州为佳,兰州又以红泥沟为佳”[13]。这种历史悠久且知名度高的优良产地,更具有伪造的价值,“在中国任何一个角落,一提到水烟,谁不说最好的要算皋兰红泥沟口的出产”[14]。在汉口、南京、上海等地,“二十年前每一个出售水烟店的门口,哪一家没有一块经销皋兰红泥沟口细条烟丝的金字招牌。他们利用着这个富有诱惑的招牌,经营他们一本万利的生意”[14]。此外,假冒兰州水烟某种畅销的品牌,欺骗消费者。兰州一林丰烟坊,“所制造的‘一’字牌青烟,在上海等市场独占优势”[5],上海等地附近农民“来上海等城市购烟专找‘一’字牌号”[5]。一林丰门市部青烟的畅销,引起了其他烟厂门市部的恶意竞争,“有时候甚至冒充‘一’字烟欺骗顾客”[5]。
2.仿制兰州水烟及模仿其销售场景。就是其他水烟产品在制作和营销中,逼真的模仿兰州水烟,导致消费者在二者之间易发生混淆和误认。如仿制兰州水烟,这种投机行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现象。在陕南汉阴,“民国十五六年,我县有赵、罗两家水烟铺,仿制甘肃棉烟,曾畅销一时”[15]。抗战全面爆发前夕,“乃近有人,取山西之土烟丝,仿照兰烟形色,粗制滥造,假充冒售”[16],这种水烟,“既无正式之牌号,又无合法之商标,显系侵害烟业”[16]。特别是抗战全面爆发后,兰州水烟运销受阻,面对市场上需求旺盛的商机,外省开始纷纷仿制,主要是山西地区,如曲沃“战时山西曲沃等地,亦仿造兰烟运销上海”[17]。除了仿制外,不正当的模仿兰州水烟的销售场所及营销装饰,使自己的营销环境与被模仿者相同或相似,进而使自己的产品与兰州水烟相混淆。如一林丰烟坊生产的“一”字牌青烟在上海等地非常的畅销,见此情形,当时有些水烟厂的门市部“也曾仿造一林丰门市设备和招牌式样吸引顾客,与之竞争”[5]。
兰州水烟造假,这种不正当的市场行为,对市场竞争具有极大的危害,损害了正当经营者的利益,影响兰州水烟业的发展;同时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伤害。
兰州水烟行业在产品中掺入石末过多,导致产品质量低劣,不仅难以销售,“近岁所造条烟货色太低,良由搀用石末过重,运至苏杭诚难营销”[3],而且危及行业的发展,时人提醒,“若不藉早整顿,恐于商业大有窒碍,势必立见败坏”[3]。兰州水烟业在20世纪20年代初处于兴盛时期,但之后开始衰落,价格随之跌落,烟坊就“粗制滥造”[10],结果给该行业的声誉带来严重损害,“失掉了兰州特产的信誉”[10]。对兰州水烟业的发展,冲击最大的是仿制产品,抗战时期兰州水烟外销受阻,“山西曲沃等地亦仿造兰州青烟,运往上海销售,侵占兰烟市场”[18]。因成本较低售价较廉,于是兰州水烟大受排挤,“现晋烟销数已达全销量百分之七十强,去岁江浙各处,兰烟销数仅三千四百箱(每箱重一百五十斤),较之抗战以前减少十分之九。今后若不设法维持,期江浙市场恐为晋烟所夺矣”[18]。山西地区的仿制品严重危及兰州水烟行业的生存,面对如此困境,兰州水烟行业反省道:“其凌驾兰州水烟业形势,灼然可见。故今后如何抵除此大敌,就兰州水烟业本身利害讲,似应痛下改良之决心。”[19]
兰州水烟能在众多烟草制品中脱颖而出,并得到烟草行业的假冒,这说明其具有独特的效用。兰州水烟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药材、香药等多种辅料,生产出的成品,“吸食后可以避疫、消食、杀虫、解闷,尤以避疫为最重要功用”[20]。当然兰州水烟作为一种烟草制品,吸食对人体也有一定危害,然相较其他烟草制品,兰州水烟对身体的危害较小,“诚非他项有害于人之烟草,可相提而并论也”[21]。因而,兰州水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故凡真正来自兰州之水烟,南方人士,无不竞相购吸”[22]。
而造假产品,一般质量低劣,其性能达不到原产品的要求,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兰州水烟更为直接。轻者口感不适,吸食效果不佳。如上海小贩及纸烟店从天津买来次品冒充佳品,“然灰重味燥,颇不适口”[23]。重者危害身体健康,“曾有人用他省普通烟叶,仿造西烟制法,加入某种药料,制成同样式色,冒充兰州水烟,向外混售”[22],上海市西烟业同业公会指出,“该项假水烟含有某种毒质,吸之能使心肺燥裂肠胃硬化”[22]。甚至有些假冒产品中还加入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危害更甚,“近有不肖之徒,以本地旱烟用洋绿染色充售西烟,岂知洋绿含有毒质害人最深”[24]。
兰州水烟造假行为是市场经济行为的趋利性走向极端价值取向的一种表现,任其发展,这种经济问题就会演变为社会问题。因此,面对兰州水烟造假这种积弊,政府、兰州水烟行业及消费者采取各种措施应对。
维护市场的有序稳定,也是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清末在上海经营兰州水烟青烟品种的永生瑞等烟行向上海商会反映,“青烟兰作搀杂石末渐不行销,若不赶紧整顿,利源永失”[3]。上海商会进而向甘肃农工商矿局请求,“请饬尊处各烟房除弊改良,谕禁石末,保全烟业”[3],希望甘肃地方政府制止兰州水烟行业的这种不当行为,并对行业进行整顿,革除利弊。兰州水烟行业的这种造假弊端,在这之前也曾发生过,政府进行了干预,并制定行业规章,对行业行为进行约束,“光绪十五六年间,前任兰州道深悉此等利弊,曾经晓谕严禁作坊不准搀假,是年出货既佳,销数亦旺”[3]。另外,清代官府还把对制作兰州水烟配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勒碑刻石以示警醒,要求全行业共同遵守,“兰州五泉公园东龙口文昌馆下的兰州烟行还建立武侯祠,塑造了诸葛武侯像。每年春季,由烟行巨子集会纪念,社内还有清朝官府对水烟辅料‘绿末子’配料的谕示和解答的碑文”[25]。
兰州水烟行业主要通过登报形式对造假行为进行及时揭露,“连日见上海市水烟业公会为假水烟事,登有启事,历述水烟之起源及其利益”[26]。并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为特二次登报公告,至希往来同业,各地吸户,特别注意,将真假二种水烟,认真辨别,以免贻误”[22]。登报声明的内容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介绍兰州水烟,丰富大家对兰州水烟的认识,并对假水烟的特征进行描述,进而通过对水烟相关知识的宣传,以期提高消费者辨别真假的能力。如在登报声明中,强调兰州水烟的唯一产地是兰州,介绍水烟优良的制作原料,进而形成良好的吸食体验和有益于身体的多种功效。同时揭露假水烟的原料成分及吸食危害,引导消费者自行比对真假,“西烟原料纯粹产自甘肃(兰州),其叶系云香草,佐以槐籽并滋养消化等品,配合制成,所以吸之性平不燥。摒除瘴疫是其特长,且能利痰化湿,气味清爽久留,各界赞许。近有不肖之徒,以本地旱烟用洋绿染色充售西烟。希图鱼目混珠,谋得厚利,岂知洋绿含有毒质害人最深”[24]。这种为消费者提供辨别真假的信息服务,既揭露了假水烟的不正当行为,又为兰州水烟做了广告,因而是兰州水烟行业乐用的宣传模式。
其二,为消费者指定正规购买地点,以免上当受骗。有些假水烟的仿造技术高超,使假品和真品极为相似,“此项伪烟,仿造佳妙”[16],致使消费者辨别真假较为困难。为避免消费者“误购吸之,伤及康健”[16],某些经营兰州水烟的厂商联合起来,以行业商会组织的名义,为消费者指定购买地点,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下开各号均为真正兰州烟行,惠顾诸君,请认明牌号选购,方不致误,为荷!一林丰(丰盛兴)、协和成(丰盛源)、福泰昌(福生德)、永生瑞、大兴成、德泰益、天生德、义顺合、集义丰”[16]。面对市场上的假水烟鱼目混珠,这种方法便捷有效,消费者只需认准兰州水烟行会所属的单位“直往交易可也”[22]。
其三,对造假行为予以道德谴责,鼓励群众举报。兰州水烟造假行为在不正当逐利中,已经背离了职业道德,兰州水烟行业予以道德谴责,并鼓励群众举报,借此向造假者施加压力,以期对造假行为进行制约。如当有人利用洋绿染色的劣质产品来假冒兰州水烟时,兰州水烟行业对这种道德沦丧,置消费者人身安全而不顾的行为,谴责到“岂知洋绿含有毒质害人最深,似此情堪痛恨”[24]。面对仿制品泛滥,兰州水烟行业对这种无良商家及其不正当行为,指责到“实损商人之道德,妨害国民之健康。此种行为,殊为识者所不齿”[16]。面对某种顽固的造假行为死灰复燃时,兰州水烟行业痛批这群无耻之徒,“不念人民健康,不顾商业道德,又将贻害非浅之假水烟冒充真水烟,鱼目混珠,贱价兜售,昧天罔良,损人利己”[22]。
这种道德谴责在商家逐利的本性面前,作用有限。因此,为维护行业正当利益,兰州水烟行业鼓励群众参与到打假斗争中,“倘有人能向本会举发以假冒真,在外充销者。本会除对该人依法诉究外,对举发人,当予以特别之优赏”[22]。
造假产品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维权的途径主要有,主动揭露商家的造假行为,维护消费者群体的共同利益。1942年上海一家新开张的烟行广告云,“本行自运山西兰州青条水烟”[11],读者发现其中有明显的地理常识错误,“兰州为甘肃省之省会,今称皋兰县,稍微有地理常识者,类能知之”[11]。接着结合时局分析道:“稍明时事者,当知今日之西北,交通不易。山西省之一部分,犹勉可绕道前往。至于甘肃省之兰州,即除飞机外,殆无法可以交通。然在今日之上海,事实上决无用飞机至兰州运水烟之可能也。”[11]进而指出,“适足以见其‘自运’说之虚伪,而其水烟之非道地兰州产,更不待言”[11]。通过发现广告信息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揭露其虚假宣传,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
但是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一般只能通过吸食才能辨别真假,“虽然此项伪烟,仿造佳妙。但老吸兰烟者,一吸于口,真伪立辩”[16]。因此,一般消费者若是吸食之后发现是假货,会选择退货。如一林丰烟坊的“一”字青烟产品在上海等地非常地畅销,“每逢烟到即争购一空,上海等地附近农民来上海等城市购烟专找‘一’字牌号”[5]。当时有些烟厂的门市部,为了牟利,“有时候甚至冒充‘一’字烟欺骗顾客”[5],但因这些“农民吸食有素,购回之后发觉不是‘一’字烟时,又原货退回”[5],就这样“一林丰打败了同业的对手,取得了高额利润”[5]。消费者这种维护自我权利的意识,既挽回了消费者的损失,又维护了行业的发展。
综上,兰州水烟造假的主体虽然不同,但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获得不正当的利益。他们的造假行为,危及行业发展,损害消费者健康,冲击市场基本秩序,带来不可忽视的经济问题,进而政府、行业及消费者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注 释]
①兰州水烟的类型包括青烟、黄烟、棉烟、麻烟四个品种,其中青烟又有“西烟”“条烟”“绿烟”等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