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的若干论述研究

2020-02-11 00:47葛宇宁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文明

葛宇宁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文明”是一个重要的现代概念,它原本是资本主义用于区别自身与前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准。在资本主义看来,正是资本主义社会开辟了人类的文明时代,扫除了愚昧、野蛮、落后等非文明状态。由此延伸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的文明形态,其它社会都是人类的非文明形态,从而逐渐形成了文明观的“西方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这种“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借助经济和军事的威慑,不断以“普世价值”论的幌子,向整个世界进行“推广”,要求整个世界都要按照西方的模式来改造自己,从而实现由“野蛮”向“文明”的飞跃。正是在此背景下,很多非西方文明纷纷沦陷,一些古老的文明丧失话语权,逐渐销声匿迹。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非常可悲的,这种观念和行为是人类文明的劫难。因此,在文明观问题上,我们必须争夺“话语权”,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习近平基于对现代性困境的破解,共谋人类未来发展的福祉,在批判西方文明观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了诸多论述和思考。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的若干论述,不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破解“文化霸权主义”以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种文明共存共荣、交流互鉴,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明的本质及特性

文明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文明的本质?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毕竟文明具有多重面貌,人们对其也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习近平在文明的本质问题上,主要强调的是文明的精神属性,认为文明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其精神血脉。他强调:“对待不同文明,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1]。因此,可以说,文明最核心的层次在于精神,在于其人文精神。它是一个民族在看待世界(包括自身)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精神追求、理想向往、道德水准等。当然,习近平并不否认文明的其他层次,如物质层次的各种建筑、饮食起居,更不否认中观层次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

习近平对文明本质的理解,是和其对文明特性的精准把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归纳梳理习近平对文明特性的理解,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把握文明的本质。甚至我们可以说,习近平对文明特性的理解,就是他对文明本质的一种特有解读方式。

(一)文明是多样的

在习近平看来,中华文化主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事物,事物的存在是多样的,从表面来看,有高低、长短、胖瘦、黑白、大小、圆扁等,从本质上来看,也是如此,各种事物存在的规定不同,植物不同于动物,有机物不同于无机物,人不同于动物等,这些都是客观的事实。就连太阳光,都有七种颜色。文明怎么可能只有一种?

从历史来看,目前能够被广泛认可的古代文明就有四个,分别为:古中国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除此之外,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古代波斯、古代阿拉伯、古代拉丁美洲等,都产生过重要的文明。只是由于世事变迁,一些文明被历史所淹没。甚至,还有一些古代文明,至今被深埋地下,不为世人所知。因此,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人类文明就是多源头的。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不是欧洲文明一统天下,各种不同于欧洲的文明,也依然在散发着自己的魅力,润育着其人民。

习近平曾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1]文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实践的结晶。而不同的民族,其面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有时候差异非常大,于是不同的民族的生产劳动、生存抗争是不同的,也即活动的历史是不同的。以中华民族为例,我们是大陆国家,拥有广袤的陆地,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所以中国古代的文明就带有陆地文明、农业文明的特点。在中国古代文明中,黄河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母亲河”,浇灌出黄土地,孕育出“黄色人种”,我们的文明,又被称之为“黄色文明”或者“黄河文明”。这是就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的。中华民族的生存经历,抵御侵略和反抗压迫的血泪抗争历史等,都是独特的。作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中华文明就必然是独特的,必然与任何其他文明都有一定的区别。

(二)文明是平等的

在习近平看来:“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也即是说,各种文明之间是具有差异性的,是不同的,但这些不同的、具有差异性的文明在地位上和价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优劣之分。对于不同的文明,我们要抱着欣赏的目光、而不是挑剔的目光,多看到别家文明的长处,看到自家文明的不足,从而丰富和完善自家的文明。尊重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才是我们对待文明的正确态度。

习近平主张平等的文明观,是有针对性的,反对的就是一些“文化霸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一些西方思想家、政治家总是认为自己的文明高人一等,是最好、最先进的文明,其他文明都是落后的,注定要被淘汰的。于是到处推销“普世价值”,要取代或改造其他文明。在习近平看来:“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2]

“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1]。只有坚持文明是平等的,具有平等性,各种文明之间才能进行正常的交流互鉴。尊重其他文明,坚持文明之间地位以及价值平等,是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前提。只要能够被称之为“文明”的存在,就一定有其创造性和伟大之处,我们必须学会谦虚,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看待其他文明。

(三)文明是开放的

习近平非常强调文明的开放性,认为开放性是文明永续生机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他说:“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2]开放性,是文明的本性之一,这源于人的本性。文明是人自身的创造,更是对人自身秘密的解答。人作为一种存在,不同于任何一类事物,包括动物。其他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先天规定性,动物也是一样的。动物一出生,就是已经被规定好的,受其所在物种的支配。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人还需要“长成人”,至于会“长成”什么样的人,都不是先天规定好的,是由后天实践所规定的。因此人是开放性的,在与外界的不断交流中,在自身的不断突破中,来自己规定自己。

文明也是生长的。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就定型的,每一个民族总是基于自身的实践创造并修正、完善、变革自身的文明,尤其是随着世事变迁,文明必须被不断输入新的血液。“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2]这是文明对自身的开放,更是对未来的开放。

同时,文明还有对外的开放性。一种文明,“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2]。中华文明就是如此,有着开放包容和兼收并蓄的“胸怀”。在历史上,我们不断地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如开辟了丝绸之路,不但孕育出繁荣的“西域文明”,同时丰富发展了中华文明;玄奘西行取经,促进了佛教文明在中华大地的扎根成长,为后来的宋明理学提供了条件,也带来了佛教的中国化,使中国成为佛教文明的“重镇”。

(四)文明是发展的

其实,文明的发展性是和文明的开放性密切相关的,开放是发展的动力。文明是动态的、生成性的,不是静态的、现成性的。文明不能固化自身,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吸纳时代精神的精华,增加新的血液。一种文明一旦停止了发展和进步,这种文明就将枯萎。“世界文明历史揭示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偕行,不断吸纳时代精华。”[2]

中华文明能够在世界历史中,屹立五千年而不倒,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关键就在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华文明产生于先秦时期,由炎黄“部落邦国”开启,进而经过夏的承继和发展,在商朝时期,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来经过周的再次创造,尤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时期,中华“轴心”文明就形成了。但是,后人并没有“躺在”先秦文明上睡大觉,而是不断地进行发展。汉唐时期、宋明时期等都是中华文明的高峰时期。正如习近平所概括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2]。

二、不同的文明之间可以和谐共存

在谈论人类文明问题时,有一个问题是无法绕过的,那就是“文明冲突论”。该观点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来的,其影响较大。在其看来:“新世界冲突的根源主要不是意识形态上的或经济上的,人类的巨大分化以及冲突的支配性根源将是文化上的。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虽依然是强有力的行为主体,但主要的全球性政治冲突将产生于不同文明的民族和集团之间。文明的冲突将主导全球政治。文明的虚线将成为未来战争的界限。”[3]亨廷顿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将进行新的调整,国际舞台上的冲突将主要是文明的冲突,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主要围绕着意识形态而展开。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刚一提出,便争议不断,赞同者有之,批判者也不乏其人。“文明冲突论”表面上是站立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未来国际关系、世界发展变化的考察和预测,实际是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立场上,以“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他把中国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等视为西方文明的潜在对手,认为其将构成对西方文明的威胁。在亨廷顿看来,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根本不同,是不可能构成联合“战线”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调和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将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疏远和敌对。

应该说“文明冲突论”为人们预测未来国际关系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是极大的。它既为西方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对第三世界(对立于西方文明的“他者”)的干涉和掠夺提供了“借口”,也埋下了人类未来发展的“阴影”。

针对这一点,习近平提出不同的文明之间可以和谐共存。在习近平看来:“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1]也即在文明问题上,只要不搞霸权,不搞单极化,能够尊重其他文明,平等相待,始终秉承一种包容精神、欣赏的眼光,就不会出现“文明冲突”,各种文明之间完全可以和谐共处。毕竟,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人类的创造,都有其价值,并且价值是平等的,都蕴藏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2]

打破“文明冲突论”,实现各种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靠的是“交流互鉴”。在习近平看来:“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可以消除隔阂,发现别家文明之美,从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实现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长久和平。

(一)文明交流互鉴主张立足于对话消除隔阂和偏见

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机制是对话,也即各种文明之间的真诚对话。对话不同于征服和“命令”。在古代社会,战争有时候起到了文明之间“交流”的作用,但是,它往往是以牺牲和摧毁被征服者的文明为代价的,古巴比伦文明就是在被亚述人占领后消亡的。这里的“命令”是一种借用,主要是指一种文明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带着傲慢和偏见去审视别的文明,这显然会引起文明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在现代西方社会,尤其以美国为代表,总是带着一种文明优越感,戴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别的文明,由此引发各种冲突和紧张,引发其他文明的对抗。在和伊斯兰文明的关系上就是如此。这种文明的冲突和对抗带来的是地区冲突不断,难民危机涌现,恐怖主义肆虐。值得人们警醒!

而对话,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对话者之间是平等的,不是平等主体,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着真诚对话的。只有带着平等的目光和心态,才能发现相异文明的美,从而进行借鉴。对话,就要敞开心扉,真诚相待。文明之间的对话也是如此,各种文明之间保持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胸怀,真正抱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心态去交流,如此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就会消除,从而实现和谐共处共生。

(二)交流互鉴秉承的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理论自觉

如前所述,在习近平看来,任何文明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一定的不足,但任何文明也都有其价值和优点,都有值得其他文明学习的地方。面对文明的这种特性,需要的就是交流互鉴,交流互鉴秉承的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思维和态度。交流互鉴,意在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本身不是仅仅欣赏一下别家的文明,而是要在欣赏别家文明时,多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同时思索自家文明的不足和局限。如果参与交流的各方,都能够持有这种思维和态度,那么不但参与交流的文明能够得到发展,同时还能够不断衍生出新的文明形态,从而丰富人类的文明。

三、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根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们知道事物是运动发展变化的,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文明也一样,也具有发展性,要不断实现“新陈代谢”。习近平在人类文明问题上特别主张要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从而促进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和平发展。那么这种文明交流互鉴的理想是什么?也即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有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世界文明成果、遵从各国人民心愿,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方向”[4]。

这种概括总结是准确的。习近平在关于人类文明的多次论述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时,他说:“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1]这次演讲,在某种意义上,既可以看作是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一次宣言,也可以看作是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的一次重要论述。显然,在他看来,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前不久,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也倡导:“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2]

这些都清晰地揭示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必须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理想追求。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国际场合畅谈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目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和响应。它是中国为当今世界开出的“药方”,是应对人类现代性挑战和开辟人类美好未来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理解中,也清晰揭示了其与文明交流互鉴的一致性,不可分割性。

(一)应对共同挑战

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现代性困境和现代性问题,如贫富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生态危机警钟频鸣,难民危机致使人类伦理分裂,恐怖主义成全球隐患,核威胁阴魂不散等。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只有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挑战。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消除隔阂,求得谅解,达成共识,求同存异,从而达成人类最大的“团结”。人类是不可能停留在现代社会的,现代社会状态既然危机重重,也显示出其诸多不可持续性和背离人类文明的本质性,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类,我们需要命运与共,风雨同舟,建构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守护共同利益

人类作为一个“类”,本是一体的,只是由于不断演化和分离,由于各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和社会发展历史状态中成长过来,才生产了种种差异。但是我们毕竟都是“人”,不同于其他任何物种,具有独特性和共同性,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就要求各个民族走出“种”的藩篱,汇聚到“类”之下,打破“物种思维”,树立“人类思维”。这一切都是因为,作为人类我们有着共同的利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习近平早在2013年博鳌论坛亚洲年会上就强调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5]如今,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形成经济全球化状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闭关锁国”、靠“扎紧自己的篱笆”使自己置身度外,都必须主动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为此,我们必须不断进行文明交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三)拥有共同价值

在当今时代,我们进行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还在于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一定的共同价值。在当今世界,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都必须要吸收现代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只是各个民族都会根据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情况,有所选择和侧重,并进行创造性吸收和转化。正如习近平所多次提到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6]

四、结语

中国有句古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在目前国际社会中,应该是非常恰当的。如今的国际社会秩序,仍然是“陈旧”的,奉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敌对、掠夺、蚕食、隔离、冷漠等,是其挥之不去的阴影,遮挡着人类未来发展的星空,我们必须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放弃偏见与傲慢,寻求共识与支持,建设国际社会新秩序,推动人类进步发展,开辟人类美好未来。文明的根本在于人类的智德。[7]人类不但是有智慧的,更应该是有道德的,必须突破“物种法则”的限制,走向“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人类思维”,着力打造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不辱人之使命和人之身份。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文明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请文明演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漫说文明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