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华
(中共晋江市委党校 理论宣传科,福建 晋江 3622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并且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新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明确强调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长期实践中始终注重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我国建设实际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思想深刻阐释了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站在当代的时间点重新审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挖掘其中的生态意蕴,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全人类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生态问题还不像今天这般突出,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并不像当代这样广泛。在马克思、恩格斯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推进社会变革、争取无产阶级解放的伟大进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被零散地记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当中。尽管体系上不那么完整,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前瞻与深邃是不可掩盖的,在当代来看依然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1.马克思在世界观维度上认为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有机统一。“人化自然”是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提出的独特观点,体现着其对自然的基本理解。首先,自然因人类实践被划分为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在自然即指没收到人类实践活动影响的自然,包括人类出现之前对自然与人类尚未接触的自然,其前提是对自然于人类而言的先在性、广度与深度的无限性的承认。与自在自然相对的人化自然是指受到人类活动改造过、具有一定人类特征的自然界,主要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周围世界”[1]。人化自然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会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范围不断扩大、形式趋于丰富。由于自然与人关系上的矛盾主要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这种“现实自然”的关注要高于对自在自然的关注。其次,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这两对基本关系彼此交织、互为中介、相互制约。
2.马克思在价值论维度上认为人的主体性与自然的先在性相协调。首先,马克思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2]。人既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也是能动的社会存在物,其生存与发展需要以自然为依托,在此前提下与自然发生关系。正因如此,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在生产过程中被体现出来,有意识地影响甚至支配自然界,而且具有形成社会与历史的自觉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价值主体的地位。其次,自然界于人而言,具有绝对的先在性与本原性。这体现在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与不可打破的规律,人类是在自然的演变中诞生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对关系的和谐,应将人类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3.马克思在实践性维度认为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的纽带。马克思自然观与其他自然观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通过对实践中介作用的强调揭示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实践是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的关键条件,在社会与历史两个维度均具有重要意义。人与自然统一的最基本途径便是劳动,这决定了人类社会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劳动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体现着人类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一切社会实践都是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对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缺陷是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根源。
4.马克思在批判性维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的异化问题。马克思指出,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陷入一种非正常状态,出现了自然的异化。所谓“自然异化”是指由于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本性,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进行无限制掠夺,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这是因为资本的本性在于追逐剩余价值,在生产方式的资本逻辑下,社会劳动被异化,使其被作为一种压榨自然的工具。在利润的追逐下,资本家通过压榨劳动者,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生产要素转化成商品。并且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资本的全球性扩张,生态问题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
5.马克思在历史性维度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两大“和解”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坚持历史维度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应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两个和解。基于对人类社会的形态划分,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应由“人的依赖关系”和“基于物的依赖性的主体独立”两种形态向“个人全面发展”、“个性自由”的形态转变,即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对关系的和解需要依靠共产主义的实现,因为这可以从根本上消灭自然异化的社会根源,达到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由此可以得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自然与社会共同良性发展的动态历史进程。
1.辩证性。辩证思维突出体现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一方面,他们指出了自然界中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构成分子,因此人类对待自然环境应像保护自身那样去进行爱护;另一方面,他们论述了人类的社会属性,认为人类是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类可以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积极改造,甚至可以支配自然。
2.实践性。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中指出,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需要通过生产实践等对自然的改造活动实现。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实践性的特点集中体现于“人化自然”这一概念的提出,这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主动性,将自然视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而劳动就是人与自然产生关系的桥梁。
3.社会性。马克思在人与自然关系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解”与“人与自身的和解”的阐释,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自然问题被纳入了社会问题的总体框架。这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为从这一维度来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根本上是来源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协调。人与自然之间问题的解决,着手点就转移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处理上,因此他们主张变革社会制度,通过共产主义的实现,完成自然主义同人道主义之间某种意义上的等同,从根本上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与必然、个体与类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突破了传统哲学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藩篱,科学解释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质和二维尺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在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在思维方式上立足于实践,有效避开了主客二分理性形而上学的陷阱,从对象性关系上对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进行探讨,使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立足于人类的共同利益,价值目标上实现了突破。这为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目标引导,即应该避免人类对自然的单向度改造,应在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立足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重视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避免以人类为中心的前提下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这其中既包括认识论因素,也包含价值观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因素。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启示我们,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活动不仅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也是人与社会产生关系的过程,从这一层面来讲,生态矛盾实质上是社会矛盾,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问题解决的角度去寻找。我国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缓解了私有财产权利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但并不代表着利益主体间冲突的消灭,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更是放大了这种利益冲突,使人与自然关系愈发紧张。因此,生态问题解决的立足点需要在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上,通过缓和社会主体的利益冲突使主体间达成利益共识,真正让人们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视角去应对生态危机。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物的尺度、内在与外在的尺度是在动态中促进的,实践赋予了这二维尺度的逻辑意义,只有维持好人与自然关系二维尺度的动态平衡,人类才能可持续地获取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材料,人类与自然才能实现和谐共生。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3]。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维护人与自然二维关系动态平衡的实践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是新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人与自然思想中国化发展的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
十九大报告中“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的提出,集中体现了对人类文明研究规律的把握,强调了发展的整体性与协同性。人类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嬗变中演进的,工业文明阶段的唯经济主义和对生产力发展的片面理解促使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现代化建设需要找到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的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直面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这是新时代的发展兼顾人、自然、社会三个层面统一的重要体现。
首先,“以人为本”不是蔑视自然、否定自然,而是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负责,在实践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不仅是顺应了我国的发展需要,更是顺应了全人类的长远发展进程。其次,新时代的生态建设,以更高的维度、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发展目标与实践。通过将生态与生产力、绿色同经济乃至小康社会的深入结合,让绿色发展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使人们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引导更广大的主体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去。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大局中来,一方面在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先导性,忽视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主导下,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雾霾重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正是看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盼,对资源的保护,进而实现经济可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价值追求遵循。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关系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思路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特征,为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领与方法启发。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始终坚持了人类自由解放这一理论主旨,这启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也要以坚持人民群众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必须要搞清“为什么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发展的根本上是为人民谋福祉,这是我们中国每一代共产党人都需要共同坚持的立场。其次,要将发挥人的创造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头。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建设一个单调缺乏活力的虚幻乌托邦,而是要以实践手段、工具等主动地改造自然。因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张扬人的主体创造性。
第一,要构建尊重自然的新型生态伦理关系。尊重自然需要让全民真正从内心敬重自然、关爱自然、善待自然,认可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承认和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不等同于消极地受治于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有节制地开发和改造自然,在劳动实践中自觉避免生态破坏,努力维护生态平衡。第二,生态建设要坚持平等与公平原则。绿色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这要求将生态效益置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需要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与产业结构,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之内实现经济、资源、生态之间的平衡。第三,要提倡绿色消费。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反对“更多的物质生产即更高的幸福感”这一信条,这需要全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节制自身欲望,使各阶层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都能合乎生态建设需要,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真正融入生活之中,在对自然的尊重之中彰显人的价值。
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自然、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探寻生态问题的本质,从而发现生态系统规律,摆脱现有发展困境。马克思虽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但从未否定过人类对生产力的追求,而是主张在对自然的人化过程中避免忽视了人、自然、社会所构成的有机整体,避免某个因子的单向度发展。我国的生态问题并非社会主义制度所导致的,相反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提供了重要的优越性。市场是一种手段,市场经济必然存在资本的力量,而资本的效用与增殖原则又决定了其对生态造成的破坏的必然性。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限制市场经济不利于生态和人发展的部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系统工程的思维保证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协调,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启示我们经济建设的同时要协调推进政治、文化、社会乃至生态的建设。在生态问题的治理上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推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将生态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理念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进程,对绿色发展进行清晰定位,发挥其引领导向作用,将五大发展理念紧密串联,形成正向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