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

2020-02-11 00:47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斗争政党中国共产党

姜 森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斗争精神是指共产党人面对艰难险阻和各种风险挑战所表现出的敢打敢赢、敢战能胜、敢于出击、不惧考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时代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精神力量。弘扬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武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深刻洞察当前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增强“八大本领”,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内涵,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一、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者鲜明的精神底色

(一)斗争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这种斗争由个别工人同资本家的冲突发展成整个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由经济斗争演变为政治斗争,由工人自发的斗争演变成整体自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提供了科学指导,使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奴役的斗争实践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关系的研判,促使了他们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就充满着斗争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吸收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果,在批判继承前人的理论观点,包括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斗争而创立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辩证法影响,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一定的革命批判精神,但也揭露了其保守性和妥协性,认为“他的原则的不充分或在于哲学家对于自己的原则没有充分的理解”[1]257,于是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关于英雄的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2]287,262,正是在与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中,实现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马克思曾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随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存在缺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理论进行了概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591。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又提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01-502,恩格斯也称这部著作是马克思饱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份文件,这足以表明马克思正是在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斗争中实现了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而后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批判了旧唯物主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的世界观,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既然有矛盾存在,就必然要斗争,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宣言》全文也贯穿着斗争精神。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3]9

综上,斗争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得到充分彰显。

(二)斗争精神贯穿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艰辛实践

工人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面临的敌人是很强大的,面临的斗争情况也是很复杂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需要有一个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工人阶级政党来领导。正如恩格斯讲的,“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一八四七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4]685“工人阶级在它反对有产阶级联合权力的斗争中,只有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队里的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5]455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0年写的《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也提到“工人,首先是共产主义者同盟,不应再度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随声附和的合唱队,而应该努力设法建立一个秘密的和公开的独立工人政党组织。”因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为指导各国的工人运动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也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理论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全世界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同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建立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俄国是一个经济政治相对落后的国家,但随着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俄国已经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且在沙皇专制的统治下,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俄国革命就在“拐弯处”,这种情况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可能。但同时,列宁在建立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也与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斗争: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及经济派,列宁发表《怎么办?》一书,揭露机会主义者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肯定了革命理论对于党的建设和工人运动的作用,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为揭露以马尔托夫为代表的孟什维克派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后歪曲党内斗争真相的错误观点,发表了《进一步,退两步》,事实上,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针对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就展了尖锐的斗争,列宁认为党员必须要加入其中一个组织,而马尔托夫则对这一观点产生分歧,这一分歧的实质是建立一个什么性质党的问题,《进一步,退两步》阐明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理,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组织基础;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党在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制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反对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路线,列宁发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回答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问题,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策略基础。综上,列宁在俄国的建党实践和理论总结,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对十月革命的胜利乃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的建党实践所展现的顽强的斗争精神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历程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深受“三座大山”的奴役,这时的中国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的,但贯穿于近代历史的一条主要矛盾就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就必然要斗争。

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以一种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党在成立初期就加入到了大革命的斗争中,同国民党合作,但由于这一时期党在理论上、政治上还很幼稚,也不擅长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下,大革命以失败告终,从此进入到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曲折前进的十年。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面对党内存在的曾使中国革命一度陷入危险境地的“左”倾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也坚决与其斗争,直到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中国共产党人也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领导敌后战场,积极配合正面战场,极大的牵制了日寇的力量,但由于国民党方面消极抗日,致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一边闹革命一边搞生产,凝聚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磅礴力量,把日寇拖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经过艰苦努力,全国的形势迎来转机,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后我们又经历了解放战争,面对的是军队人员数倍于我且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人民群众,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我们正是依靠着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经历了长期的不懈探索和曲折斗争,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此改变了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继往开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发进取,向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和攻坚区继续进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总之,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进行的一切努力都展现了可贵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也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6]

二、斗争精神体现中国共产党崇高的价值追求

(一)发扬斗争精神是理想所需

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尽千难万险,由弱到强从失败挫折中走向胜利,并在一次又一次的伟大斗争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取得巨大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指引和支撑。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党的最高目标,党在成立初,就把共产主义理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作为党的重要纲领一以贯之,成为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3]65当前,我们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新时代中国的主题,这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最初基础和先前积累。而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目标的伟大斗争中,必然会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种种复杂尖锐的矛盾,甚至会出现具有许多时代特点和难以想象的“娄山关”、“腊子口”,必然会面临可能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6]因此,要实现“为人类求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二)发扬斗争精神是使命所需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是有着9000多万党员,在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执政,担负着伟大历史使命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19世纪中叶之后,在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被西方工业文明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从此中国人民就陷入了内无民主、外无独立的黑暗岁月。诞生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大潮和社会主义在多国实践进入爆发期窗口的中国共产党,天生就自然的被国内外的历史状况赋予了光荣使命,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解放道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她是在“败军之际、危难之间”的国家下诞生的,其使命就是如何把一盘散沙的国家重新组织起来并实现独立。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总量已经跃升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全面小康即将建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党的使命就要不断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满足人们对更好生活的要求,实现国家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还要正视我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实现国家复兴的历史课题仍然是艰巨的,我们要继续保持永不疲倦的精神状态和不断努力的奋斗姿态,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时刻刻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找差距、抓落实,担负好自身的光荣使命。因此,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使命就驱使我们必须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三)发扬斗争精神是现实所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6]从世情来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市场国家崛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想甚嚣尘上。西方国家因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日益走近国际舞台的中央、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现实,开始产生焦虑心理,加紧对我们实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街头政治”,并对我国进行进一步的遏制和封锁。特别是美国,2017年就把中国定位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对我们进行“贸易战”,在我们周边搞“自由航行”,利用香港问题、台湾问题、涉疆涉藏等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打击中国的制造业和科技企业,企图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绞杀。从国情来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各种矛盾凸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带来新挑战,特别是西方的一些观念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产生冲击。此外,我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但同时也充满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从党情来看,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艰巨,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仍然严重,腐败现象、脱离群众、搞“一言堂”“家长制”的违反民主集中制的现象时有发生,党内仍然存在着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正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党要统筹国内国际发展两个大局,就一定会面临各种风险考验。因此,面对现实艰难的斗争形势就需要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三、发扬斗争精神必须要解决几个着力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做过形象的比喻:党的领导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阵军中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这就说明,党的领导并不是对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领导,而必须体现在对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的全覆盖,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显著优势,因此党的领导就必须是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各个方面和各项事业中都不能削弱和边缘化党的领导,那样就会损害党和国家的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在一些地区和一些部门中,仍然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和党的建设缺失的现象:有的国有企业党组织形同虚设,纪检工作随波逐流、当“老好人”,党委会没工作,董事会忙工作,董事会凌驾于党委会之上,“三重一大”不经党委会讨论而经董事会决定,企业只注重抓效益,却弱化了党的领导、忽视了党的建设;有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无处发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得不到彰显,基层民主生活会成为摆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组织,如果弱化党的领导或者在一些环节忽视甚至放弃党的领导,我们就会失去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就要遭受挫折,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受到损害。因此,要发扬斗争精神,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做到“四个服从”和“两个维护”。

(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方向

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6]方向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不能有丝毫动摇。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体现了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我们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前进征途中,我们要把好方向,只有在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性问题,才能避免失去方向、迷失自我。苏共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主动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方向,在前进中迷了路、失了航,导致了政党的垮台和国家的解体。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完善和发展好这一制度,这是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和开展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反之就会迷失自我,亡党亡国。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基础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而是为了化解矛盾从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的。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创造举世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吸取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想问题、做决策的主要依据,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人民群众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我们党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一定会亡党亡国。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有些基层单位的干部中,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的“做官当老爷”的不良现象,有的打骂群众、恶语相向,有的漠视群众疾苦,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严重,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他们没有坚持以人民的中心的发展思想,忘了“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在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必须要树立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7]295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向人民作出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和职责担当。

(四)坚持实事求是是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原则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方法。一旦偏离了实事求是,我们就要遭受挫折,甚至会造成巨大灾难,这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教训十分惨痛。实事求是就是讲真话、尊实际、办实事、求实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要求全党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并且对实事求是做了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8]801民主革命时期,我们依靠着实事求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依靠着实事求是,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要依靠实事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然,发扬斗争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并不是说要“乱斗”、“武斗”、“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那种“左”倾的错误行为,而是要实事求是的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应该讲求斗争方法,掌握斗争规律,明确斗阵任务,坚定斗争意志。现在我们的一些干部只注意抓经济社会发展,忽视了或者选择性的不承认、不面对在其他领域的一些矛盾斗争,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斗争形势麻木不仁,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实事求是面对国内发展的一切现状。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实事求是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上要全国一盘棋,更需要发挥每个棋子的独特作用,做决策、定政策要靠所有党组织和各地区各部门掌握实际情况、正视实际情况、汇报实际情况,如果有哪个环节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就会误导决策、贻误战机,对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危害。

猜你喜欢
斗争政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政党上网”:网络生存背景下群众路线延伸的当代价值与实践启示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