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震
(川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100)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英国马克思主义在历经战后至60年代初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二元并立的格局后,呈现出分析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种理论范式散裂化发展的鲜明态势。在这种多元理论背景下,左翼学者保罗·赫斯特(Paul.Q.Hirst)(1946-2003)开始崭露头脚,他积极仿效后结构主义,展开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激进解构。透视保罗·赫斯特在众多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的身份坐标,可以发现他在英国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学界对他关注远远不够。因此,梳理学界关于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对准确理解保罗·赫斯特的思想,洞悉英国马克思主义在那一时期的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中尚没有专门针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研究,总体看来还相当薄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以保罗·赫斯特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地位为主题的研究,明显的特征就是从宏观视角呈现保罗·赫斯特在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的身份坐标,研究的重心旨在全貌式地展现他本人及其全部理论的学术史和思想史意义。陈宜中曾专文论述保罗·赫斯特从后阿尔都塞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过程,并指出保罗·赫斯特和巴里辛德斯是“英国后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1]。笔者围绕保罗·赫斯特一生学术思想历程、理论贡献及其话语理论等方面进行了多侧面多维度多层次阐释[2]。这些论述有力增强了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整体认知,切实拓宽了研究视野。
以对保罗·赫斯特的意识形态理论为主题的研究,是把握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重要方面,这种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维度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所指。肖小芳认为,保罗·赫斯特对意识形态的论述,主要考察的是阿尔都塞,他主要是试图通过阐释阿尔都塞来解读马克思,从而剖析盛行的意识形态理论[3]。周凡认为,保罗·赫斯特是在拉克劳和墨菲阐述他们的接合概念之前,就得出了脱离经济结构和阶级规定的彻底自治的意识形态概念[4]。上述学术成果主要借助保罗·赫斯特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困境评述,以展现保罗·赫斯特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些论述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冯婷认为,保罗·赫斯特与贝克、吉登斯一样表达了要适应新时代背景(全球风险社会或自反性现代性)而再造政治或治理,促进民主制度的民主化的旨意。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结社民主”与贝克、吉登斯的观点殊途同归,即虽然切入点不同,但同样表达了要再造民主、重塑治理的意向[5]。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保罗·赫斯特虽然承认国际市场力量对民族国家权力的影响,但并不认为“全球化”这个概念是对国际经济的精确描述。这一领域的研究是对保罗·赫斯特政治哲学思想的宝贵探索,为进一步揭开他后期学术思想的面纱打开了缺口。
目前,国内已翻译的保罗·赫斯特著作主要是《质疑全球化:国际经济与治理的可能性》(第二版)(与格雷厄姆汤普森等合著,张文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和《全球化迷思》(与格雷厄姆汤普森合著,台北群学出版公司2002年版)。现已译介的学术文章主要是刊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5期上的《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几种解释和亚洲模式的未来》(张文成译)。这些译著和译文只是保罗·赫斯特众多作品中的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这既是国内学者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研究薄弱的表现,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国内学者对保罗·赫斯特的研究相比,国外学者对保罗·赫斯特的学术探索起步较早,但重量级、大部头的研究成果亦不多见。代表性的论述主要表现为:
艾略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保罗·赫斯特本人及其思想,认为他是“共产主义者、工党和独立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分散重组(那一时期的特征)——的无名英雄之一”[6]。密利本德曾毫不留情地把保罗·赫斯特等人称为“英国的修正主义者”,并认为他们“抛弃”社会主义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严重背离[7]。西姆认为,在拉克劳和墨菲力劝我们从政治上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期间,保罗·赫斯特等人已在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发出了批评的声音,使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边界受到了一些严格的检测,保罗·赫斯特是后马克思主义中的一股潜流[8]。
沃尔夫和库伦伯格认为,保罗·赫斯特主张一种非还原论的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内部功能主义阐述形成了鲜明对比[9]。穆泽利斯认为,不应该在政治层面试图详细阐述一个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层面上的劳动价值论相当的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在我看来既没用又站不住脚,保罗·赫斯特有效地论证了这种观点[10]。伊格尔顿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启对表征概念的拒绝、它的核心是一种认识论的怀疑主义及其关涉到合理性、利益和权力之间关系的重构三个学说出发,论述了保罗·赫斯特意识形态和话语理论[11]。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涉及女权主义、生态主义、新时代运动等问题。围绕各种精彩纷呈的新社会运动,伊萨克从后马克思主义与新社会运动的角度论及了保罗·赫斯特,认为保罗·赫斯特等人通过抛弃马克思主义而对新社会运动指向的非阶级的权力关系作出了回应,他们在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的批判中,深入揭露了浸淫其中的本质主义[12]。克劳德认为,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向国家的意识形态或话语层面,保罗·赫斯特等后现代主义者不承认经济和政治领域是斗争的地点,积极推动这一转变,使这种转向走向了它的逻辑终点,以至于现在理论的重心已转移到既是冲突和政治斗争的来源又是其场所的话语之上[13]。
1.具有代表性的纪念文章有:英国《卫报》刊载的一则“讣告”盛誉保罗·赫斯特为“著名的、最富活力的政治和社会思想家,称其为激进的平等主义者、虔诚的福音传教士和伪善之言的反对者”[14],并冷静而全面地评介了保罗·赫斯特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历程。《泰晤士报》高度评价保罗·赫斯特为国际知名的社会理论家[15]。英国经济学界权威期刊《产业与创新》称保罗·赫斯特为“具有全球声望的公共知识分子”[16]。英国著名学者、《批判季刊》的总编辑科林麦凯波撰文赞誉保罗·赫斯特为1968年那一代中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造诣最深的知识分子,并清晰呈现了他整个学术思想转变的脉络[17]。
2.具有代表性的书评文章有:多布在对《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书的评论中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理论研究,而且是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的研究。”[18]对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读者来说,意味着作者坚持的结构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形式,关注的是从某种先验过程中汲取历史的解释。詹金斯认为:“该书使用标准的马克思术语描述生产方式,背离马克思的地方主要是根据生产关系描述的生产方式。”[19]不同的是,路达雅对该书更多地是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该书“本身是让人乏味的、冗长的假蒙昧主义的范例”,甚至劝诫“读者要擦亮眼睛”[20]。泰勒和保罗·赫斯特围绕上述两本著作中的生产方式的概念、过渡问题等进行了长时间大篇幅的辩论。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发现,当前学界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明确这些不足,对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深化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整体把握和评价大有裨益。
目前,有的学者已注意到保罗·赫斯特的意识形态理论、结社民主、社群治理等方面的思想,但存在视野较为狭窄的问题,满足于零星的引证、论述,整体上不系统、不全面,比较松散和碎片化,对微观性、关联性方面的深层次研究明显偏少,所涉层面的研究也较为单一,缺乏一种宏观分析与微观探析相结合的开阔视角。这种普遍的视野局限牵制了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整体把握和评介,以致至今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
在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研究过程中,个别学者的研究已关涉到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早期、中期和后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初始层面上,大多都较为浅薄,皆未能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深入细致的研究,大多就问题而问题地泛泛而谈,蜻蜓点水式的论及,缺乏有温度、有活力的论证。而且,这些研究基本是把保罗·赫斯特的观点放在“配角”的位置,而研究的重心却是其他问题,缺乏对其本人思想及其形成史的深度挖掘和细致研究。
综合目前国内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来看,个别学者仍没有突破以往的研究框架,依然在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刚引入国内时的观点看问题,缺乏把保罗·赫斯特的海量原著翻译、介绍至国内的“克难”精神,依然习惯于注重对国内既存在文献的阅读和运用,满足于东拼西凑的二手材料,甚至根据现有的中文论述拼凑保罗·赫斯特的思想或观点。即便对有关保罗·赫斯特英文文献有所涉及,对其中所包含的史料和史实也不过是浅尝辄止,为引用而引用,不加深究,这是值得我们注意和警醒的。
鉴于学界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需要着重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保罗·赫斯特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逝世于21世纪初,纵观他一生的学术思想演变轨迹,其中的脉络是相当清晰的,他早期关注的是社会学,后来研究哲学、经济学,后期逐渐转向政治哲学。对此,我们须摒弃线性的理解方式,要运用辩证思维,既要把握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内在统一性,也要阐释保罗·赫斯特的学术思想与相关历史背景或理论命题的关系,也就是从横向和纵向上理解其逻辑关联。在横向上,我们需要揭示保罗·赫斯特与同时代的拉克劳、墨菲、柯亨、普兰查斯、艾略特、巴罗等人思想的差异与联系。在纵向上,我们还要将保罗·赫斯特置于他的家庭环境中、置于“1968法国学生风潮”发生的波及范围中、置于结构主义在英国的广泛影响中、置于马克思主义在欧陆的传播进程中予以把握和揭示。
保罗·赫斯特一生涉足诸多研究领域,研究内容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那么,为什么国内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那么参差不齐呢?个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未能真正深入保罗·赫斯特的思想所致。为此,我们需要吸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文本研究。一方面要融入保罗·赫斯特的作品,以思想史的视角看待其文本产生的时代语境;另一方面要深入其精神世界,尽量用他本人的话语体验其思想的脉动,深切把握他的理论言说蕴含在特定事件上的特定意涵。只有通过切实的文本研究,才能还原保罗·赫斯特本人及其理论的本来面目,才能揭示其思想的原创性和深刻性,从而才能读懂保罗·赫斯特。
保罗·赫斯特先后出版10余部著作,至今国内公开出版的翻译的著作仅有2部,译介的论文及相关材料依然寥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缺憾和不足。对中文读者来说,也许语言等方面原因多少遮蔽了我们对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的阅读和把握,但语言的间隔绝不应该成为学者研究步伐的障碍。所以,未来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展和理论的研究深度耕犁,良好的外文阅读能力将成为深化对保罗·赫斯特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这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开展保罗·赫斯特学术思想研究的新的生长点,也是当今学界亟需跟进的现实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