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 例常见外眼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

2020-02-11 10:17陈雪峰张晶李亚敏马群英王晶莹许凯梁丽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蠕形角膜炎板腺

陈雪峰,张晶,李亚敏,马群英,王晶莹,许凯,梁丽娜

蠕形螨作为寄生螨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体寄居的蠕形螨主要分为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1]。目前眼部蠕形螨的致病性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蠕形螨寄居的眼部可无任何症状,蠕形螨并不导致眼表疾病[2-3]。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眼部蠕形螨与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以及睑板腺囊肿等外眼病发病相关[4-6]。本文对839 例常见外眼病患者睫毛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蠕形螨的感染情况,为常见外眼病临床诊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6 年6 月—2019 年3 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门诊确诊为睑腺炎、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睑缘炎及睑板腺囊肿6 种外眼疾病并接受眼部蠕形螨检查的患者共839 例,平均年龄(23.06±25.59)岁。按性别分为2 组,其中男性患者437 例,平均年龄(18.60±23.73)岁;女性患者402 例,平均年 龄(27.93±26.66)岁。按病种分为7 组,其中睑腺炎患者组24 例、结膜炎患者组447 例、角膜炎患者组17例、干眼患者组139 例、睑缘炎患者组46 例、睑板腺囊肿患者组166 例。按年龄分为5 组,其中0~5 岁组345 例,6~17 岁组172 例;18~44 岁组106 例,45~59 岁组97 例,60 岁及以上组119 例。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组标准、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

分组标准:按年龄分为5 组[7],即0~5 岁(学龄前组)、6~17 岁(少年组)、18~44 岁(青年组)、45~59岁(中年组)、60 岁及以上(老年组)。

蠕形螨诊断标准:取患者眼睫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蠕形螨成虫、幼虫及虫卵即为感染阳性(图1)。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并自愿接受蠕形螨检测者全部纳入。

排除标准:同时患有2 种及2 种以上外眼病的患者。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蠕形螨成虫、幼虫及虫卵:使用倒睫镊分别从每只眼的上睑、下睑拔下3 根睫毛,双眼共12 根睫毛,置于载玻片上,将70%医用丙三醇20 μL 滴于载玻片的标本上,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成虫、幼虫或虫卵即为阳性,确定蠕形螨感染(图1)。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统计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蠕形螨感染图像 蠕形螨成虫(黑色箭头);蠕形螨幼虫(红色箭头);蠕形螨虫卵(白色箭头)。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

2016 年6 月—2019 年3 月进行蠕形螨检测的患者共计839 例,其中,男性患者437 例,女性患者402 例。女性蠕形螨感染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7,P=0.001)(表1)。

表1 不同性别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比较

2.2 不同年龄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

不同年龄患者蠕形螨感染率不同:(1)18 岁及以上患者共322 例,其中蠕形螨感染者155 例,感染率为48.14%,18 岁以下患者共517 例,其中蠕形螨感染者93 例,感染率为17.9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15,P=0.000);(2)60 岁及以上组感染率最高,与0~5 岁组比较(χ2=38.117,P=0.000),与6~17 岁组比较(χ2=57.06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18~44 岁组(χ2=0.222,P=0.637)及45~60岁组(χ2=1.028,P=0.3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17 岁组患者蠕形螨感染率与0~5 岁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0,P=0.004)(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比较

2.3 不同病种的蠕形螨感染情况

各病种之间蠕形螨感染率不同:角膜炎患者蠕形螨感染率最高。与结膜炎患者比较(χ2=18.150,P=0.000)、与睑腺炎患者(χ2=3.939,P=0.047)比较,与睑板腺囊肿患者比较(χ2=10.26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干眼患者比较(χ2=1.014,P=0.314),与睑缘炎患者(χ2=2.725,P=0.0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不同病种组蠕形螨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蠕形螨为感染哺乳动物的小寄生螨属,最近引起眼科医生的注意。蠕形螨感染的诱发因素包括酒渣鼻、日照、饮酒、吸烟、辛辣饮食、环境温度骤变以及机体免疫机能受损等,如果面部皮肤发生了蠕形螨感染,很可能会传染至眼部[4]。

关于蠕形螨感染和性别的相关性,众多文献报道结果不同,Zeytun 等[8]发现在慢性睑缘炎患者中女性眼部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本研究数据中睑缘炎患者不同性别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5,P=0.379),故认为,睑缘炎患者中,性别与感染率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次研究发现,患有常见外眼病的患者中,18岁及以上患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于18 岁以下的患者,60 岁及以上患者组感染率最高。有研究表明,蠕形螨感染率与年龄相存在高度的关性,随着年龄增加感染率呈增高趋势[9-10],与本研究结果相符。但0~5 岁组儿童感染率高于6~17 岁组,可能和户外活动多、不注意洗手卫生、经常揉眼有关。

由于在健康人群中蠕形螨的感染率也比较高,因此关于蠕形螨的致病性一直存在争议,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一些外眼疾病与蠕形螨感染密切相关。Naciye 等[11]发现睑缘炎患者蠕形螨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罗燕等[12]也认为睑缘炎病与螨虫感染有关;而高莹莹等[3,13]发现除螨治疗可明显缓解睑缘炎症状和体征,反过来亦证明睑缘炎发生与蠕形螨感染有关。Kheirkhah 等[14]首次报道了与蠕形螨病相关的角膜改变,包括角膜浅层血管翳,角膜边缘浸润,浅层角膜混浊,结节状角膜瘢痕和菌丝样病变。Liang 等[15]发现青年患者蠕形螨感染严重程度与角膜炎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抗蠕形螨治疗后角膜炎迅速好转。陈迪等[16]发现睑板腺囊肿患者蠕形螨感染率高于白内障等非外眼病病种患者,提示了蠕形螨在外眼病中的致病性。关于蠕形螨导致眼病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蠕形螨可堵塞皮脂腺导管开口,并诱发上皮过度角化[17],而睑板腺终末导管和开口的过度角化则是睑板腺阻塞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蠕形螨可成为细菌的载体[18],而细菌分解睑酯为游离脂肪酸等毒性介质,诱发亚临床炎性反应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睑酯性质改变,增加黏滞度或激活腺体内上皮促进角化,引起睑板腺阻塞的恶性循环[19-20]。王永红[21]发现儿童睑缘炎相关性角膜病变可能与长期的睑板腺分泌异常有关。睑板腺开口阻塞持续恶化,发展为睑板腺功能障碍,有学者[22]认为酒糟鼻与睑板腺功能障碍均与蠕形螨感染相关,蠕形螨以皮脂腺及睑板腺分泌的脂质为食,使分泌于眼表的脂质减少,引起干眼,本研究纳入干眼病例139 例,其中58 例为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另外,蠕形螨体内的蛋白质及其碎片可能通过迟发性超敏反应触发宿主的炎症反应[23]。有研究发现[24]蠕形螨阳性的睑缘炎患者泪液中的IL-17 水平明显高于蠕形螨阴性患者。本研究数据显示,角膜炎患者蠕形螨感染率最高,与临床情况不符,可能与临床医生很少让无相应症状角膜炎患者进行蠕形螨镜检有关。干眼、睑缘炎患者蠕形螨感染率相比较(χ2=1.523,P=0.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蠕形螨导致干眼及睑缘炎的机制可能相同,均与其导致睑板腺分泌异常及开口阻塞有关。

综上,本次研究通过对门诊常见外眼病患者蠕形螨感染情况的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学习,发现蠕形螨感染在睑缘炎等外眼病中发生普遍,因此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要重视蠕形螨的致病性,必要时进行抗螨治疗。

猜你喜欢
蠕形角膜炎板腺
蠕形螨睑缘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我国人体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我国人体蠕形螨的研究进展*
睑板腺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的干预价值
关于角膜炎的一些知识
睑板腺萎缩是怎么回事
羊传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要点
谢学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经验
睑板腺按摩护理联合自拟中药熏蒸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