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在教育招生考试中的应用浅析

2020-02-11 08:11:12刘保利李范华
考试与招生 2020年1期
关键词:考务身份验证舞弊

>>>刘保利 李范华

招生考试是国家选拔与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对于考生来说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因此,一定要保证其公平公正。有少数考生存有侥幸心理,试图以舞弊行为通过考试,给教育考试的安全带来极大挑战,也给考务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压力。因此,我们需要将更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技术应用到考生身份验证工作中,以杜绝替考现象的发生。

本文对人脸识别技术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目的是充分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加强考试期间对考生身份的验证管理,在考试入场时利用人脸识别方式验证考生身份来防止替考现象的发生,对拟舞弊考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解近年来教育招生及资格类考试存在的舞弊现象,分析考生入场环节存在的问题;介绍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方法,了解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现状;研究人脸识别技术在教育考试考生身份验证中的优势;推进人脸识别技术在考试考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近年教育考试中考生舞弊现象分析

教育,使知识和技能得以传承,而考试,则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自从有考试以来,舞弊的现象就从未停止过,给组考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枪手”替考违法现象的出现,严重扰乱了考试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

二、考试安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放眼全国各类考试,已有不少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考生身份验证的案例,效果相对人工验证的方式来看相当可观。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考试,考生身份核验还是查看身份证、准考证等,在考生入场前仍依靠安检老师进行人工比对身份证件进行信息验证,由于人工评价是主观性的,对于替考行为难以精确鉴别,容易疏漏。虽然有些考试使用了指纹仪,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因素会导致识别率受影响。因此,在考生身份核验过程中迫切需要引入更便捷高效的验证识别技术。

三、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识别方法

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司法、公安、教育、金融、安防等。该技术应用到教育考试管理领域也将是一种趋势。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首先对捕获的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然后通过对人脸图像特征的提取与对比来进行人脸识别,最后根据识别结果辨别身份。

人脸识别系统通过设定一个阈值,当相似度超过这一阈值时,则认定为验证通过。这一过程又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确认,是一对一进行图像比较的过程,将捕获的人脸特征与照片数据库中对应的人脸特征模板进行比较,根据相似度对捕获的人脸身份信息进行判断。另一种方式是辨认,是一对多进行图像匹配对比的过程。人脸识别系统将提取的人脸图像的特征数据与数据库中存储的照片特征模板进行搜索匹配,当相似度超过设定的阈值,则把匹配得到的结果输出。

四、人脸识别技术在教育考试考生身份验证中应用的优势

目前,在考试安检过程中一般有人工验证、人脸识别验证、指纹验证、指静脉验证等。

验证方式 考务考前准备准确性效率识别通过率 影响因素

综合上面图表分析,人脸识别验证更便捷、高效,且验证记录直观,结果可回溯。

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入场,可以从源头上杜绝“枪手”替考事件的发生,人脸识别验证适用于全国研究生考试、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等各类考试,既减轻了考务安检工作人员的压力,又大大提高了安检入场的效率,保证了学生身份的真实可靠性和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五、推进考试考务管理工作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意义

以人脸识别在考试中的实践为研究基础,对研究过程中的成效和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自2017年年初开始,衡水市在省内已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了研究生考试,然后陆续应用到了成考、自考、教师资格考试等。人脸识别技术在考生身份验证方面显示出了高效、便捷的优势。该验证形式也对拟舞弊的考生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教育招生考试中使用的人脸识别设备一般有手持平板式、壁挂式、支架式这几种。手持平板式和壁挂式设备适合在考场门口使用,支架式设备适合在楼道口使用。

考前考生携带身份证件和准考证准备入场,人脸识别设备验证时一般先读取考生身份证信息,匹配到考生的报考信息,有以下几种识别模式:1.人脸与身份证照片比对;2.人脸与报名照片比对;3.人脸依次与身份证照片、报名照片比对。比对结束后通过语音和文字提示“验证通过”或“验证不通过”,并留存比对记录,包括考生信息、比对时间和抓拍的考生人脸照片等。

依据组考考务要求,提前将考生名单信息导入到人脸识别设备,导入考生名单时,同一考试若有2个及以上考点,建议分考点导入考生名单信息,以应对考试时考生走错考点的情况。

以上关于人脸识别技术在考试中的应用,仅局限于考生入场验证环节,在实际应用中,为进一步优化考务管理,下面笔者将和大家探讨一下怎样使人脸识别与考务工作充分融合,更便于开展考务管理工作。

在组考考务管理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统计缺考人数、核对缺考名单、疑似替考考生复核、特殊情况处理等,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的验证数据辅助处理。

美术统考一般在每年的元旦前后举行,天气寒冷,考试当天是否会有雨雪天气也需考虑。在早晨七点,天还未大亮考生就要准备入场,为减少考生室外排队等候入场的时间,并保证考生身份验证效率,在2019年高考的美术统考前,衡水市教育考试院专门开发了一套考生身份验证管理系统,将壁挂式人脸识别设备置于考场门口外墙,集考场编排、身份证读取、人脸识别、局域网架构、实时统计等于一体,实现了多方面功能:刷身份证、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入场;设备待机状态屏幕显示本考场号和座位分布图,按颜色区分座位号对应考生是否已验证(比如,灰色代表未验证,绿色代表验证通过,红色代表验证失败),并实时统计显示应到和实到人数,便于监考人员实时核对;采用局域网模式,实时将各考场验证记录发送至主机;考务人员通过主机系统平台可以实时关注入场进度,查看验证记录、未验证名单,查看验证失败考生的照片等信息。识别设备大显示屏的亮度起到了补光板的作用,解决了人脸识别时楼道内光线不足的问题。

英语口语考试时间短,考试室外考生混杂,有缺考的,也有备考期间弃考的,给缺考统计和成绩复核带来很大压力。基于此,在2019年高考英语口试前,衡水市教育考试院开发了英语口试管理系统,该系统集考场编排,身份证信息读取、刷脸识别、抓拍照片、考试录音于一体。考试结束后留存最真实、最直观的记录,大大减轻了考务人员组考的压力。

立足目前考试现状分析,虽然替考等舞弊行为已被列入刑法,但仍有考生存在侥幸心理。将替考考生拒之考场门外,既是对其的一种保护,也维护了更多考生的公平利益。在各类教育考试中,根据考务需求,我们可以结合人脸识别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一套适用于考生身份信息认证及信息管理的考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教育考试管理,切实维护考试招生的公平、公正、安全和秩序。

总之,考试人脸识别验证只是一种手段,还需加强考前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宣传考试安检防范措施及舞弊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猜你喜欢
考务身份验证舞弊
研究高校考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内江科技(2021年8期)2021-12-28 20:37:06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28
山东:《人事考试考务服务规范》发布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应对策略
HID Global收购Arjo Systems扩大政府身份验证业务
高校学院考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更安全的双重密码保护
CHIP新电脑(2015年3期)2015-04-02 17:55:46
成人高校考务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在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原因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