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国家PBL人才培养经验及启示

2020-02-10 23:15霍楷杨韫嘉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才课堂教育

霍楷,杨韫嘉

(1.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沈阳 110004;2.东北大学 PBL教学创新研究中心,沈阳 110819)

欧美日国家基于问题的导向教学学习模式(以下简称PBL)人才培养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其经验对我国的高校教育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启示。通过全面分析比较,从外国高校实施PBL模式的过程和经验中总结我国高校PBL模式发展的缺陷,当前我国高校对PBL模式的实施与发展尚不成熟,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还有待商榷。基于此,我国高校在此方面的教育改革更应竭尽全力,汲取欧美日PBL的经验,多角度发掘PBL人才培养的正确实施方式,分析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提供适合的教学方式与成功经验,使我国高校在PBL模式上的发展稳步前进。

一、欧洲高校PBL人才培养研究经验

(一)欧洲高校PBL人才研究过程与经验

由巴罗斯和泰姆莱恩在20世纪80年代编写的书籍《问题式学习——一种医学教育方式》拉开了欧美地区高校PBL人才培养计划的序幕。从最初的医学院进行实践,到后期各个学科领域中的使用,扩展到其他学科院系。根据对文献数据的查阅总结,在欧洲的40多个国家里,实施PBL的培养模式较为成功的是英国。二战之后英国开始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增加了对人文社科类的投入,逐步意识到学生实践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教育方式改变的同时,对老师整体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有所提高。20世纪中期,人们在导师制度中逐步探讨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身份问题。医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意识到在医学研究中,学生难以单靠教师的传授将所学知识运用在临床中。20世纪80年代,英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发生变化,随着自由市场改革与学校教育私有化的推进,奠定了以导师制为基础,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思维与团队精神的教育理念。20世纪80年代英国教育改革为PBL在英国的推广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期,英国高校开始引入PBL模式。

(二)英国高校PBL人才研究案例分析

90年代PBL在护理专业流行。1994年曼彻斯特大学将PBL投入医学院的教学实践,随后依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课程要求,到21世纪初的二十年间,至少有20所高校实施了PBL模式,且数量不断增多,截止到2006年已有至少70所具有护理专业的高校运用了多种模式的PBL计划。英国大学将PBL与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教学,为了加强PBL在高校中的理解度,英国不少高校制作了PBL相关网站,供教师与学生了解与沟通,并作为学业进程的推动工具。1996年10月PBL课程在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实行,该院将之前从大一到大四学年的所有核心课程改为PBL计划,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认为学生是医学教育的主要使用者。该学院通过学生在小组中描述情况、陈述解释知识、确定探讨的问题、收集资料、思考问题以及探讨讨论过程八个步骤,巩固学生原有知识,增强对新知识的探索的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发掘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

二、美国高校PBL人才研究经验

(一)美国高校PBL人才研究过程与经验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此次改革的主要表现为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从关注教师阶段到PBL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阶段期间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普遍认为提高学生素质与创造力的发展要依托教师的知识水平。在1992年废除了差异工资制度之后使用新式教师评价制度,即通过学生的成绩对教师进行相关性的评价,并且在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评价和学生成绩二者之间关系问题日益显著。在重视教师发展期间也有对学生的研究和探讨,在此几十年间,通过30年代到70年代的对学生研究的文章增长比可看出,人们逐渐将学生放在了教学研究的中心位置,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分析与认识。

美国的教育模式前后受到了杜威“三中心论”以及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 S.Bruner)的发现法以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对PBL计划进行了完善与发展,人文主义关怀在大学课堂中得以体现,人文社会科学以在新课程中70%的高占比走进哈佛大学课堂,人们开始思考师生之间的主体与客体关系。20世纪70年代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对自身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改变,将其医学院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为接触实际案例的培养计划,这是PBL人才培养的源头。在PBL成为一套可靠的教学方式之后,PBL从只在医学中实践扩展到其他学科实践,如建筑、心理、管理学等学科中,90年代已有70%的美国大学医学院在临床课程中采用PBL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育史上一大突破。

(二)美国高校PBL计划培养案例分析

美国大学随着巴罗斯(BORROWS)在1969年提出PBL,开始进行相关教育模式改革。近几十年,大部分美国高校已放弃集中授课制度,其医学院课程也以交互式PBL模式进行教学,其中较为成功是哈佛大学。该校医学院在1985年进行了PBL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混合型培养模式,并且运用科学的教师评估方式推动了PBL的实施。教师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应用,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以引导者身份组织学生以讨论课的形式分析临床案例,确保每位同学在其指引下利用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对新问题进行探讨,使学生对不了解的知识进行自学与反思,此举提高了学生在实际临床病例中的能力,旨在锻炼学生的临床思路。在哈佛大学PBL人才培养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接触真实的案例来增加知识,教师的作用在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吸收并在实际病例中应用知识。

三、日本高校PBL人才研究经验

(一)日本高校PBL人才研究过程与经验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大正时期,日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改革措施,对于欧美教育思想始终盲目接受。直到杜威教育思想的引进,混乱局面结束,日本开始思考适合本国的教育体系。之后“八大教育主张”形成,日本引进了杜威“三中心论”的思想,杜威研究协会的首任主席永野芳夫依据该思想并结合日本实际发表了改革提案。杜威“以儿童为中心”思想批判了日本传统教育,迎合了当时日本的进步教育思潮。在进步教育运动中,有学者提出了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值得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及其在课堂上的位置问题。伴随美国哈佛大学拉开了各国高校PBL人才培养的序幕,日本在三年后也终于在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实行PBL。由于成果显著,使用PBL人才培养计划的大学快速增多,如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筑波大学等。日本高校的PBL模式根据自身学校情况的不同做出了对其“本土化”的改变,将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实施结果做出了更符合本校师生状况的调整,产生了具备各校特征的PBL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高素质实际型人才的培养。

(二)日本综合式教育人才研究案例分析

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医学院开始应用PBL以来,各国高校开始对PBL进行修改且投入实践。据统计,继1990年之后有39所医学院和医科大学实施PBL人才培养计划,最开始在日本实行PBL计划的是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该校对北美各国高校PBL的案例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形成了符合日本国情的教学模式。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PBL人才培养计划从大一新生开始抓起,持续大学四年,其采用小班型课堂模式,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分析能力,以小组形式进行对课题内容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对课程设计环节的把握,有助于学生的阶段发展。此种教学方式确实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度。

四、中国高校PBL人才培养研究经验

(一)中国高校PBL人才研究过程与经验

1970年代,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的关键在于教师,强调了传统教师的角色转换在教改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推出发展全方面人才的政策,我国开始质疑传统的LBL培养模式(教师授课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且意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开始关注PBL教育。2012年十八大会议上,专家指出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但“怎么改”成为一大难题。从传统模式到开放思维,从共性教育到个性教育,教师的作用也逐步转变为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我国在不断汲取国外PBL经验的同时,也进行了部分高校学院学科的实践,并由此出现了关于此种教改方向方法的探讨。自1986年PBL人才培养方式在上海、西安的大学实施以来,人们的思想也发生巨大转变,从对中小学的减负到大学中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和政府共同推进教改,高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寻找改革契机,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新型人才。

(二)中国高校PBL人才研究案例分析

多数高校将PBL应用于临床学科之中,且小有成效,如湖南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延安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等,不少学者探讨了PBL人才培养计划在我国高校中的实施状况。

解玉等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儿科实习教学中进行了PBL培养计划实验,在PBL组中首先考虑到的是对教师的培训,此种做法为国内其他高校做出了榜样。上海中医药大学意识到了教师在此次PBL模式课堂中引导的重要性,旨在将教师的思想及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该校儿科实习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自行查阅数据库等资源完成对PPT的制作及课题的探讨,此举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提升了主动学习的兴致,勇于打破传统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延安大学医学院将PBL实践于06级的本科临床医学中。在实验组中,学生依据老师所提问题对资料进行搜集与整合。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对问题进行阐释和探讨,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使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要点。我国实践较为成功的高校的一大原因是在充分了解学校与学生特点之后,对PBL进行调整,形成了“因地制宜”的PBL模式,不是生搬照抄。

五、PBL人才研究对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PBL人才研究经验借鉴

我国高校PBL人才培养研究计划缺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教师、学生与教学评价。在教师方面:PBL人才培养模式是将传统教师授课方式进行了根本上的转变,使教师从课堂的实施者变为组织者,组织引导学生,这往往需要教师彻底改变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在学生方面:学生从“灌输式”的中学到自主学习的大学,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课堂的主人,适应PBL人才培养计划需要时间,因此要具有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自我思考以及信息检索能力;在教学评价方面,国内高校虽推崇PBL人才培养,但尚未有与PBL培养方案配套的评估标准。因此,我国高校应积极分析国外高校的例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高校PBL计划。

国外经验有以下特点:首先整体教学体系比较连贯,从中小学开始就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次,教师的思维方式转变不大,受到人文思想的影响,已形成了适合PBL的教学方式;再次,国外的教学评估相对完善,美国在1992年废除了差异工资制度,并在后几十年间不断完善教学评估制度,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关系也逐步适应PBL教学模式;最后,国外正确地处理了课堂中师生资源的分配,形成了符合自身情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活用课本上的知识,培养出了实用型人才。

(二)PBL人才研究经验启发

我国高校的PBL人才培养应受到国家重视且要有政府与政策的支持。国外高校真正的将传统的师生课堂转化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将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思考进行了合理分配,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国外高校的教学评估体系的更新紧随实际状况发展,所以我国高校在PBL模式的教学评估体系政策方面也需要跟随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PBL模式不仅是提高学生能动性的方案,更是配合我国新教改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校应当精准掌握PBL模式,大量分析并汲取国内外优秀经验,并从中得出启示,探寻出符合国情的PBL方案。当前国内高校PBL模式仍有提升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换、教学评估标准不完善的问题,对PBL模式的纵向实施有所影响,但切不可采取“拿来主义”,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案尤为重要。

结语

通过分析欧美日国家PBL人才培养经验,对当前国内高校实施PBL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启发了教育改革,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奉献力量。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通过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进而提高人才质量,仍是高校教改的重大课题。我国高校当从根本问题着手,重视并积极解决问题,在教改的支持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进程,并形成最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PBL方案,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人才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