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团队模式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0-02-10 20:44李小妞赵丽燕李香玉
关键词:血栓导管静脉

李小妞, 赵丽燕, 李香玉

(1.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2.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护理部, 吉林 延吉, 133000)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尖端位置在靠近心脏的上腔静脉远端或卡沃-心房交界处[1]。相对于中心静脉置管(CVC),PICC能减少血胸和气胸的发生率,保留时间长,发生感染率低,是中长期静脉治疗的重要给药方式之一,主要用于肿瘤化疗患者、危重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等的治疗[2]。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3]PICC 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0.2%,平均发病时间为16.1 d。这不仅会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周期、效果及生活质量,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PICC置管以及后期维护基本依赖专科护士完成,它是静脉专科护理中的重要内容[4]。在置管中,正确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导管尖端相关性并发症发生及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一系列问题,PICC专科护士都无法独立妥善处理。因此需要介入科、超声科及放射科等多学科合作研究来解决问题。多学科团队(MDT)已被证实在PICC置管护理中取得相应的成效[4,5]。本研究从多学科团队的发展现状、人员分工、实践效果、评价指标等进行综述,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MDT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MDT的概念及内涵

多学科团队(MDT)是指来自不同专科领域的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提供独立的医疗意见以及专业的医疗服务, 并且制定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 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和支持[6]。在英国,MDT被定义为不同学科专家在特定时间内讨论某一个特定患者的情况,并对其诊断和治疗做出决策,团队中每个医护人员都具有独立的贡献[7]。在MDT团队中,各临床专业结合更加紧密,以患者为主体,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通过各学科集中思维交流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不仅实现医院资源合理整合,还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8]。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整合医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多学科协作, 医学分化到再综合的过程促进了多学科协作的发展[9]。MDT是英国新入院肿瘤患者中的必须程序[10]。英国肿瘤科医生Calman-Hine针对英国乳腺癌患者提出MDT模式,推动了 MDT 在肿瘤治疗中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 MDT 诊疗模式推广到临床其他疾病治疗中[11]。多学科团队使乳腺癌和大肠癌患者的病死率降低, 患者诊治时间缩短[12-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80年代初,首个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团队在华西医院成立[14]。近年来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在临床恶性肿瘤、代谢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耐药菌控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15]。现如今,国内部分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开展多学科团队诊疗的同时,逐渐向护理领域的多学科合作过渡[16],具体涉及脑卒中患者[17]、食管癌手术患者[18]、老年糖尿病患者[19]护理等。

2 PICC置管患者MDT团队人员构成及职责

在我国,PICC置管MDT模式出现的较晚,相应的团队建立没有明确的标准。朱雁等[20]认为PICC置管MDT团队应由静脉输液小组核心成员、血管外科医生、超声科医生、介入科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组成。唐华英等[21]认为由具有3年以上PICC置管资质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伤口护士,以及血管外科、肿瘤内科、超声科、影像介入科、感控科医生各1名和药剂师组成多学科合作PICC导管质量管理小组。PICC小组成员负责联络多学科会诊和组织会议、患者的健康教育、动态评估导管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处理;超声科医生负责判断是否有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形态、血流通过情况;血管外科负责血栓处理和置管前血栓高危患者的预处理;介入科负责导管体内断裂或打折的处理;放射科负责导管异位的处理[22]。

3 PICC置管MDT团队的实践效果

林熹等[23]研究表明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能提高置管患者以及护士自身满意度,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风险,为 PICC 管理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借鉴。还有学者[24]研究表明多学科团队能提高医院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减少护士职业伤害,促进专业发展。陈雅芳等[25]研究表明多学科课程干预可以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刘冰新等[26]研究表明多学科诊疗模式规范了PICC穿刺及后期维护,从而降低了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国外一项前瞻性研究[5]表明MDT模式减少了导管相关并发症带来的潜在危险。WALZ等[27]报道在监护病房实施MDT模式有效降低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4 PICC置管MDT团队的评价指标

MDT团队中的成员组成不同决定了其评价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相关学者把导管相关并发症(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穿刺异位率、静脉血栓)、非计划拔管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导管维护合格率、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留置时间作为PICC置管多学科团队效果评价指标[20-21,28-29]。

5 小结

MDT团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到更好地早期评估、协助诊断和协调转诊,达到“一站式”服务,加快治疗计划的进展[30]。多学科团队合作从PICC管理模式上创新,规范置管护理操作,而且培养了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及循证思维,开阔了专业视野。目前PICC置管MDT团队运作模式还没有统一的规范,主要通会诊制及座谈会议来进行运作,MDT团队成员培训和考核没有统一标准制度,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与评价机制,提升多学科团队质量与效率。在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信息化平台在MDT团队中发挥了明显的优势[12]。因此可以通过加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来推进 MDT 的发展。目前PICC 管理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今后加大PICC多学科团队模式的创新性研究,加强理论构建,应是我国护理研究者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
血栓导管静脉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