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敬仙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特定保障群体住房难问题的主要措施,也是我国民生保障的关键。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对于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定向安置房、公共租赁房、廉租房。到2018年年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计约7000 万套。
住房保障体系现阶段有几个重要特征:第一,住房保障思路从“重购轻租”转向“租购并举”。2008年以后,租赁型保障房占比明显提升。在启动公租房大规模建设后,租赁性保障房成为一个重要的供应主体。第二,保障资金支持规模不断扩大。从2008年到2018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补助资金增长了十多倍。第三,住房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在保障房的质量管理、资格审核、准入退出机制、社会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建立系列制度,相应配套的软硬件系统日趋完善。
随着住房保障管理工作涉及的资金、保障对象规模变大,相关的政策、管理办法也在不断完善与调整。为切实加大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住房保障机制,维护群众利益,住房保障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逐步提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配套颁布了《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96-2012、《住房保障基础信息数据标准》CJJ/T197-2012 等标准规范,用于指导住房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建设,住房保障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和管理制度配套。住房保障建设管理现阶段主要存在问题是:第一,保障房建设从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过程周期长、专业性高,保障房质量堪忧。质量问题源于保障房建设利润空间有限、建设单位只能获得微利,加上项目赶工期、更是埋下质量隐患。第二,住房保障类型多、政策限制多,构成高度复杂逻辑关系。包括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保障对象申请审核、购买以及后期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各个环节,政府、机构、个人都参与其中,构成了非常复杂的逻辑关系,政策执行难度大。第三,保障类型向多元化保障方向延伸,比如各地为吸引人才建设“人才房”,本质是公租房面向引进人才而特设的类型,保障性住房不再是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特有房屋,已覆盖高、中、低多层次人群,还停留在简单管理的思维是不够的。第四,保障性住房后期管理手段不足,管理者为各地的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具体管理单位属于事业性质,管理手段单一、专业性不足,一般只限于对房屋及附属设备的维修、养护,保障性住房的物业寿命较短,在租金管控方面还存在转租、欠租、空置等主要问题。
促进保障房建设和管理、运维规范化,是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主要思路,应按照保障性住房全生命周期的特性,从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运维、管理过程的各阶段特点中,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投资建设方面,保障房建设的质量监管与进度成本管控并重,引入新技术,从设计开始贯彻保障房新建造理念,确保保障房质量从源头抓起,贯穿到竣工与运维;在保障性住房与保障对象之间的政策匹配方面,以信息技术消除“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建立保障政策落地的信息技术服务措施;在保障类型从低端化走向多元化方面,应重点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品质管理,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在保障性住房的落地实施,设计、建造过程提升品质管理,并且延伸到保障性住房资产交付使用后,能够按照房屋资产的管理方式运维;在保障性住房的入住后管理方面,需引入信用机制和完善住房保障退出机制,实现保障机制动态化和对失信者的惩戒,以维护社会公平。
上述解决思路对策,需要技术和相关数据支撑辅助实现。不断引入新的信息技术为住房保障建设与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在保障性住房中应用BIM 技术,有效控制投资、保障项目进度,切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目前,已有部分省市将BIM 技术应用于保障房设计阶段的装配式构件拆分,还可以更进一步应用于保障房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运维。
在设计阶段,运用BIM 技术,构建建筑构件三维实体模型,能直观的观察建筑构件,分析建筑结构的功能布局,推断建筑体量。采用BIM 可视化技术,能对建筑结构进行动态演示,对建筑结构的尺寸、相符度进行考察,从而确定最优设计方案。
在施工阶段,根据施工要求对水电暖通的复杂安排进行设计检查,可以避免不同部门各自设计之间出现碰撞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碰撞”进行协调而造成保障性住房的成本增加与工期延误。对建筑工程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更好的估计与掌握,减少对材料的浪费,做到保障性住房的绿色施工。
在运维阶段,BIM 数字化运维与保障房后期管理相结合,可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保障房设备设施维护、管线维护维修过程中,通过BIM 模型有据可循,这样可快速找到问题发生部位,节省时间,节省人力及维修成本。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模型信息更好的跟踪了解保障性住房建成后的使用情况,为后续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运用GIS 技术使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项目、房屋资源等从原有的表格提升为建设“住房保障一张图”,通过与保障房相关业务数据结合,实现GIS、MIS 技术一体化,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和保障对象提供直观的可视化分析服务。
住房保障管理部门通过业务系统,采集保障对象信息,在“住房保障一张图”上直观的展示保障对象的分布情况,合理的调配保障房资源。依托“住房保障一张图”,直观的展示保障房项目分布情况,实现“以图管房”的有效管理模式,促进保障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住房保障的对象,可利用GIS 可视化为保障对象提供的360 全景看房功能,同时可以方便的了解保障房详细业务信息。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住房保障,可以提升保障房小区智能化水平,增加提高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伴随国家保障房利好政策的频繁推出,以及国家打造多元化租赁市场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公租房业务呈“井喷”态势。公租房业务日益见涨的同时,公租房监管难度也日益增大。其中违规转租、转借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违规行为具有较强隐蔽性,调查取证较难,一直屡禁不止。智能门禁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管控人员出入,在保障小区安全的同时,杜绝转租转借现象,同时通过人员轨迹分析,可以帮助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并处置异常,实现对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的重点关注关怀。
通过在保障房小区安装智能水电表,改变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实现水电表数据远程采集,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人工抄表造成数据差错,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水电表的阀门开关,有效避免拖租、欠租情况。
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可以为保障对象提供多样、方便、快捷的服务。通过微信小程序、APP 等移动端应用程序,保障对象可以及时接收住房保障政策、通知公告、提示等;待保障对象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保障房申请条件、租售房源信息,提交保障房申请,跟踪审核情况。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让保障对象足不出户缴交租金、物业费等。打开移动互联网应用,只需简单拍照和信息登记,即可完成在线报修;对小区管理、服务、环境、供水供电等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随时反馈,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可随时对物业的响应和处理情况进行监管。
大数据技术逐步深入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的数据关联共享与融合应用,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住房保障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住房保障决策科学性,实现跨职能部门数据共享,进而优化住房保障管理。住房保障规划编制过程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轻松实现住房保障跨部门数据关联比对与相关数据自动化管理,为多维度采集住房保障相关数据提供了有利条件。
运用大数据技术,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住房保障基础信息数据标准》为基础,对不同数据来源的数据进行清洗,过滤不需要的数据及数据结构,将异构的数据资源标准化,形成统一的住房保障数据共享标准,实现跨职能部门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对象的信息涉及房管、工商、税务、民政、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通过大数据汇聚,实现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住房保障审核所需的信息实时互联互通,轻松破解“审核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