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徐 峰 李圣船 通讯员/公晓慧 吴洁
生态发展“给力”,脱贫致富“有戏”
山东竟有这样的村庄!都说“山路十八弯”,通往淹子岭村的路九曲回肠,竟有11折22道弯,一直逶迤至山穷水尽处。
临朐县的这个山顶小村,西邻淄川界,北接青州,南靠沂源,的确是“一脚踏四县,鸡鸣闻两市”。
淹子岭村海拔876米,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村庄。
此前,也是连获“计划生育先进村”的村庄,人口负增长,姑娘做梦都想往外嫁,小伙娶不上媳妇,村里“老光棍”特别多。
穷啊!
多年前记者来过淹子岭,发现农民收获小麦后,用独轮车推着,绕行十多里山路才能运回本村,其间还要“跨县”出入沂源县境。
发展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工业经济缺乏、城镇化程度低、处于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难住了一代又一代外来扶贫队和本村老百姓。
石板房、羊肠道、古槐树、撂荒地,山高水深,林密草丰……
何止一个淹子岭,整个嵩山地区,过去就是贫困的代名词。这里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最西南部,四县(临朐、沂源、淄川、青州)两市(潍坊市和淄博市)交界,辖5大社区,31个建制村,2.1万人。其中,8个省定贫困中心村、4870户、1.5万人。
2014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启发下,为实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临朐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将原嵩山乡的全部区域以及嵩山林场、嵩山水库,纳入新成立的“嵩山生态旅游区”,建设“旅游名区,生态小镇”。
2019年,中共临朐县委书记杜建华将嵩山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目标概括为:“以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生动实践基地为目标,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4A级景区的标准配套,以苛刻的标准落实,已脱胎换骨的决心和勇气,打造世外桃源、人间净土。”
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书记夏树英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嵩山生态旅游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牢牢扭住不放,深入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三大战略”,实现了省定贫困村“摘帽”、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既定目标。
嵩山曾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重峦叠嶂的群山成了横亘在村民致富奔小康路上的“拦路虎”。位于嵩山“四县之顶”的淹子岭村民对此感触颇深。
时光上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从村里到乡镇政府所在地,十几里路只有部分简易的沙土路,出一次村子就是一次山高水长的跋涉。一年春节后,县里召开“三干会”,村支书头一天鸡叫起床,背着煎饼咸菜,沿着山间小河一路下山,天黑才到达县城,住上一宿才不耽误第二天的会议。会后再花一天时间返村。其辛酸苦楚,跃然眼前。像淹子岭村一样,音窝、北黄谷、北铜峪等村,生产物资运输全靠人挑肩扛。
公路通,乡村兴。修路成为打通嵩山富民“任督二脉”的题中应有之意。2016年,嵩山生态旅游区启动了投资4700余万元的天虹路建设项目。一时间,山村沸腾。
据介绍,作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的天虹路工程,海拔高、战线长、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受“温比亚”和“利奇马”台风影响损毁严重。嵩山生态旅游区面对重重困难,科学组织,昼夜施工,建成天虹路,将全区沿线14个建制村串联成线,加快了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
2019年5月16日至18日,国务院扶贫办绩效评价专家组到嵩山生态旅游区对扶贫项目进行终期绩效评价,并顺利完成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西部环山路的验收工作。6月3日至5日,全国扶贫项目现场会议在嵩山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的扶贫工作相关负责人近百人进行了现场观摩。
“随着嵩山1号大道全线贯通,再加上各景区都进行了改建提升,今年来我们这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的黑小米、土鸡蛋等特产都供不上卖了。”淹子岭村首席代表国成勤这样说。
如今的淹子岭的村支书,再也不用背着煎饼步行一天到县城开“三干会”了。村民说车可直达自家门口,所以母鸡刚下的山鸡蛋,开车拿到县城还是温的:“现在有了路,山货特产终于卖得出去了!”
北黄谷村与淹子岭比邻而居,是一座历经六百年沧桑的古村落,因春天山谷里连翘遍地、黄花漫山而得名。近些年来,北黄谷常住人口越来越少,眼看成为“荒谷”。环山路修到了村西头,村民们想趁热打铁,把路贯穿到田间地头。他们出钱出工,不到一年时间,田间地头都铺设了水泥路。
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书记夏树英介绍说,天虹路是“嵩山1号公路”的环山路段,不但是一条通向幸福的富民路,还因修建在平均海拔7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之间,古寺新韵、龟山夕照、十三古村、范家摩崖、云崮秋月等胜景迤逦点缀在道路沿线,还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路。
夏树英说,近些年来,嵩山以绿为底,泼墨美丽乡村:“在我们嵩山,路修到哪里,绿就跟到哪里。我们要把每条道路都打造成绿色长廊。”
2015年至2018年,全区完成荒山绿化4万多亩。
三分靠栽,七分靠管。嵩山全域实施禁牧禁养,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护林防火。嵩山一方面大手笔铺绿、涵养生态,另一方面不断收获生态反哺催生的绿色效益。“一片森林就是一个水库。连片的茂密森林,以紧紧相连的根系,锁牢土壤里的水分。这也是嵩山蔬果质量特别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委员、临朐县国有嵩山林场场长刘振兴说。
几年来,嵩山收获了诸如“山东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山东最美旅游风情小镇”“潍坊市森林镇”等一系列美誉之时,绿色也不断转化为民生红利,为嵩山乃至临朐带来了发展“大礼包”。
嵩山1号大道沿途,一路风光无限,放眼望去,诸多山体被蜜桃树、柿子树以及佛手瓜、猕猴桃棚架所覆盖,以形成的独特植被,在描绘嵩山的生态画卷和经济图谱。
嵩山海拔高、温差大,适合种蜜桃。近年来,嵩山号召全域发展蜜桃产业,目前全区31个原建制村,村村都种植蜜桃。沟河村衣光庆坦言:“我家种得比较早,当时种桃的想法很简单,寻思着一个桃能换一个‘馍馍’(馒头)就行。后来响应管委会号召,我家开始大规模种植,现在一共有2400多棵桃树。”
沟河村是种桃大村,全村185户,户户种蜜桃。只要蜜桃不愁销路,那么棵棵桃树便成了片片“摇钱树”林。村民衣光庆说:“今年八月中旬蜜桃一上市每斤3块多钱,一直卖到十月份,中间一段时间把蜜桃存放在区发展服务中心建设的冷库里,价格又上去了不少。除去各种成本,今年净赚了36万元。”据了解,像衣光庆一样,在沟河村靠种桃树致富的村民大有人在,在他们村,年收入十五六万元的种桃户,占到全村的一半以上。
除了蜜桃,能为老乡们带来收入的,还有佛手瓜和猕猴桃。“我们嵩山昼夜温差大,水源条件好,特别适合佛手瓜生长。靠着卖佛手瓜,我们有了不少收入。”垛庄村农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刘相生说,“现在,我们又开始琢磨怎么种猕猴桃,出去跟人家学,回来就在地里试种。今年收成不错,果子口感也好,一上市就卖完了。”
嵩山围绕“种什么”问题,搞好产业规划,突出发展“两桃一瓜”,出台资金扶持、品牌建设等激励政策,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全区蜜桃已发展到4.5万亩、猕猴桃2000亩、佛手瓜等高山蔬菜2万亩。其中,贫困户种植蜜桃、佛手瓜0.9万亩。
围绕“怎么种”问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山农大、青农大等科研单位合作,成立17人的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围绕农产品“怎么卖”问题,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建成鲁中冷储基地党群服务中心,与深圳前海农迈天下电子商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农超对接”,与济南银座等多家大型超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蜜桃和佛手瓜亩均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猕猴桃亩均收入超过2.5万元。在嵩山,“两桃一瓜”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民致富、贫困户脱贫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支公岭社区常家溜村的种植大户陈吉亮说:“种少了不赚钱,种多了怕卖不出去。现在,有了政府的扶持政策做后盾,又发展了电商平台,农特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推销到全国各地。群众敢种了,种出来的东西不愁卖了,也放心了。”
嵩山生态旅游区为彻底解决空壳村、贫困户无收入来源的问题,按照党工委主导、镇级统筹、以镇带村的思路,趟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的扶贫路子。
首先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本着“自上而下、以社带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11个中心村全部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把312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
二是着眼激发合作社发展活力,充分吸收村集体、村干部和群众三方入股资金,打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新合村办起了桔梗加工厂,产品直接销往韩国;朱家坡村办起了山楂切片厂,每年帮助群众销售山楂200多万斤……农民忙完农活,就来到厂里当工人,忙得不亦乐乎。目前,全区合作社入股资金398万元,其中,贫困户入股折算资金16.8万元。
三是按照“一村一品、一社一业”思路,初步形成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苗木繁育、农家乐经营等发展路子,促进了合作社健康发展。目前,全区各村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新合、垛庄、西井等村超过15万元。
合作社既提供统一服务,也有更大市场话语权,有联结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眼光和能力。马王村的盛世果蔬合作社理事长聂孝世带领社员去北京认证下“绿色食品”之后,就带着嵩山的拳头产品蜜桃、佛手瓜去青岛、日照等地“踢门槛”,结果都满载而归,和青岛利群、日照凌云、潍坊中百等大型商超签下的都是长期合同。
加入合作社,脱贫有指望。贫困地区稳定脱贫也离不开产业带动。在北黄谷村,每年净利润的30%分红给农户,同时提取净利润的40%作为村集体收入。针对贫困户,一条“土地流转+贫困户务工+脱贫技能培训”之路也渐渐成型。通过流转贫困户的土地、与贫困户签订劳动用工协议、吸纳贫困户参与农业生产,不少贫困户在农场边务工边学习,不仅保障了生活,还学到了实用的种植技术,有效保障了他们的生活。截至目前,村里的贫困户彻底脱贫。
果蔬种植,鼓了农民的腰包,也蓄足了嵩山绿色发生态发展之“水”,开启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的旅游模式,以“水”养肥“旅游鱼”,成为水到渠成之事。每个季节,嵩山都有让游人前来赴约的理由。
夏树英介绍说,为了让嵩山旅游不断提档升级,嵩山引进了淹子岭高山房车露营基地为主体的揽月岛旅游度假区和龙潭湖露营公园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户外露营。投资8.1亿元的九杰寨旅游综合体、投资1.2亿元的揽月岛旅游度假区、投资1亿元的黄谷旅游综合体和投资1.7亿元的和和度假区等项目加快推进,“露营小镇·花果嵩山”已成为嵩山的时尚新名片。
源源不断的客流涌向嵩山的同时,推动了“后备厢经济”的风生水起。充满原生味道的蜜桃、杏仁、佛手瓜、黑小米等山货特产,纷纷“跳”进了后备厢,从乡野田园走向城市饭桌。
随着乡路的贯通和旅游的热潮,新合村由村集体、村干部、村民共同入股成立合作社,把村里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办起了农家乐,经营起嵩山传统特色“十六八”宴席。十六个碟,八个碗,“一鸡二鱼三合菜……”上菜当中有文化。自营业以来,合作社月均收入上万元,带动了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脱贫致富。
项目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未来和希望。2019年1月,由国家电网和山东电网总投资81.2亿元的潍坊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建设高峰期用工达4500人。2026年项目竣工投运,対嵩山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为改善生产条件,嵩山生态旅游区争取了各类资金3.5亿元,先后组织实施了蜜桃基地高效节水灌溉、黄谷片区土地整理等十余个项目。
为加快促进扶贫攻坚,嵩山生态旅游区还先后争取各类扶贫资金1260余万元,实施了“一村一冷库”、特色旅游、奶牛托管、光伏发电等16个产业扶贫项目,建成鲁中果品冷储交易市场、淹子岭高山房车露营基地等富民工程。
2019年,嵩山生态旅游区对全部产业项目进行了规范提升,严格项目运行管理,使贫困户稳定增收,累计分红62.6万元。
九杰寨社区泉头村贫困户王秀峰,站在配套齐全的新院子里,内心无比激动:“我这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能住上这样的新房子啊!”
嵩山生态旅游区,这个位于齐鲁大地深处的贫困山区,正乘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东风,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一步一个脚印,趟出了脱贫攻坚的幸福路,在增收致富、奔向全面小康的大道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