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某深基坑工程的预应力锚索轴力分布研究

2020-02-08 09:18吴丽萍杨明月赵彦星
四川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轴力损失率锚索

吴丽萍,杨明月,赵彦星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0 前 言

桩锚支护结构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基坑支护形式,特别适用于周围有建筑物的狭窄施工场地,能够有效地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1]。在桩锚支护体系中,预应力锚索技术起到关键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土体的承载力,削弱土体的下滑力,是一种主动的支护形式[2-3]。

目前,相关学者已经做了大量试验,将锚索预应力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快速下降阶段、波动变化阶段、稳定阶段[4-5],对预应力锚索的轴力变化规律进行了一些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对于锚索自由段和锚固段的轴力分布规律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比如随着基坑的逐步开挖卸荷,锚索的内力分布变化;下一层锚索的施加,对于上一层锚索轴力产生的影响;当施加锚索时,张拉预应力的大小,对锚索轴力损失程度的影响等。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长春市某深基坑为背景展开研究,并通过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锚索轴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为预应力锚索的轴力研究提供了依据。

1 工程案例

1.1 工程概况

某项目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一座超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工程。拟建建筑物为2幢超高层建筑(A塔44F,B塔49F)和4层地下室,场地狭小,基坑周围环境复杂,基坑形状不规则,开挖面积约12 003 m2,平均开挖深度约20 m。

1.2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内地层分布:上层为填土层、第四系黏性土层、砂层,下层为白垩系泥岩,详细土体参数见表1。

表1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基坑支护范围初见水位埋深 4.00~14.00 m,稳定水位埋深 4.70~10.40 m,稳定水位标高 207.49~211.85 m。

1.3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本文选用基坑西侧支护段进行基坑建模,该支护段采取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锚索支护。支护桩桩顶标高为0.600 m,桩径0.8 m,桩间距1.2 m,桩长30.0 m,嵌固深度 5.4 m。从上到下共布置7道预应力锚索,锚索材料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倾角为15°,锚孔孔径为 0.11 m,注浆采用 M20 级水泥浆,第1道锚索布置在桩顶往下 2.5 m处,锚索的轴向拉力设计值为156 kN,每排锚索的详细设计参数见表2。

表2 各层锚索设计参数

地面超载取作用宽度为8 m的均布荷载,荷载值为15 kPa。

2 数值模型建立

考虑到支护场地的地质条件、支护形式及周围环境,将数值模拟过程简化,为了方便计算,采用基本假定如下。

1)假定各类土体均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

2)假定各结构单元均为完全弹性体。

3)假定不考虑地下水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取依托工程西侧中部建立二维模型,建模时考虑基坑影响深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3~5倍,影响宽度为基坑宽度的3~5倍,故建立高为72 m,宽为155 m的二维平面模型进行数值计算。

岩土体采取修正摩尔-库伦本构模型,微型钢管桩采取梁单元,锚索采取植入式桁架单元,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有限元模型图

3 模拟结果及分析

3.1 锚索轴力分布规律

本工程数值模拟中共分为7步开挖,共布置7排锚索,分步开挖,每开挖至锚索标高位置下0.5 m处,施加1道预应力锚索。针对这7排锚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锚索轴力沿锚索长度方向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各排锚索轴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各排锚索轴力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①锚索轴力均匀分布在自由段上,且轴力值基本稳定,在锚固段呈曲线型并呈下降趋势,整根锚索轴力分布类似锥形;②在自由段内,锚索轴力表现为直线型,轴力值最大;③在锚固段内,锚固段起始端0~3 m位置应力高度集中,轴力值相对较大,3 m位置以后,轴力值迅速降低,末端轴力值几乎为0,轴力值最小。

分析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为:①在自由段内,钢绞线不直接承受土体侧阻力,相当于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杆件,锚索轴力为均匀分布;②在锚固段内,由于泥浆对钢绞线的约束,由泥浆、锚索、土体共同组成的锚固体将锚索轴力分担给周围土体,因此,锚索轴力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0。

3.2 锚索轴力随基坑开挖的变化规律

随着基坑开挖及下层锚索施工,上层锚索轴力值也会发生变化,依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记录得到锚索轴力随开挖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以四排锚索为例)。

从图3可以看出:①开挖完成后,自由段轴力值增量较小,变化区间为8~20 kN,锚固段轴力值增量较大,变化区间为 45~65 kN,可见锚索轴力逐渐向锚固段集中,锚固段受力越来越大;②预应力锚索施工后,发生较大的轴力损失,随着土体开挖及下层锚索的施工,轴力首先呈下降趋势,然后又呈上升趋势,到达一定值后又逐步趋于稳定。

具体的锚索轴力损失情况见表3所示,由表3可知:本工程锚索轴力损失率比较大,从上到下,随着锚索轴力设计值依次增大,锚索轴力的初期损失率和开挖完成损失率均增大,可以看出,锚索轴力越大,损失率越大。

表3 锚索轴力开挖损失率

第1排锚索轴力初期锁定值为82.82 kN,第2排锚索施加后,其锚索轴力下降5.24 kN;第2排锚索轴力初期锁定值为81.82 kN,在第3排锚索施加后,其轴力仅下降0.42 kN,第3排锚索初期锁定值为93.37 kN,但在施加第4排锚索后,第3排锚索轴力增加3.5 kN,此时,下排锚索的施工已经不会导致上层锚索轴力损失。可以看出,锚索位置越靠近桩顶,受下层锚索施工影响越大,损失现象越明显。

分析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为:在施加锚索初期,锚索预应力对土体产生主动作用力,使土体发生背离基坑方向的变形,因此,锚索显示出一定的轴力损失,但随着基坑的不断开挖,土体在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基坑方向变形,使锚索轴力增长,并趋于稳定。

3.3 监测与模拟对比

依据对实际工程的监测,并将监测值与模拟值比较分析,以第1排锚索监测为例,两种结果的轴力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模拟结果值偏大,而实际监测值偏小,这是由于实际工程又具有诸多可变性,然而,该模型没有考虑地下水和周围环境对基坑的影响,数值模拟具有一定的有限性,计算出的锚索轴力结果是锚索分段后的平均轴力,结果小于模拟值。但两种结果变形趋势大致相同,锚索轴力皆表现为快速下降、波动上升、趋于稳定三个阶段,证明了Midas GTS NX数值模拟分析基坑工程的可实行。

图4 第一排锚索轴力变化曲线

4 结 论

1)依据对模型计算结果的锚索轴力随基坑开挖的变化规律分析,可以看出,模拟结果与实际工程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Midas GTS NX数值模拟分析基坑工程的可实行。

2)整根锚索轴力分布类似锥形,锚杆轴力均匀分布在自由段内,在锚固段中,应力高度集中在锚固段开始处0~3 m位置,3 m位置后,轴力值迅速减小,末端轴力值几乎为0。计算和实测结果表明,锚固段在一定长度内发挥作用,超出一定长度后轴力为0,锚固段已不再发挥作用。

3)随着土体开挖及下层锚索的施工,锚索轴力逐渐向锚固段集中,锚固段受力越来越大,由上向下呈递增趋势。同时,下一层锚索的施加会对上一层锚索造成轴力损失,且锚索越靠近桩顶位置,损失现象越显著。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锚索轴力先呈下降趋势,随后又呈上升趋势,到达一定值后又逐步趋于稳定,这与前文提到的相关学者对于锚索轴力变化规律的研究吻合。本工程锚索轴力初期损失率较大,约46.9%~58.1%,开挖完成损失率约24.9%~41.7%,且轴力越大、损失越大。故为减少轴力损失、避免轴力损失产生的影响,设计时可适当提高轴力设计拉力值。

猜你喜欢
轴力损失率锚索
钢板桩内支撑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不确定刚度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轴力识别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湿法炼锌除铝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桩与承台不同连接方式对桩受力影响分析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