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涛
低年级儿童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喜欢借助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下课时分或者自习课上总是能够看到不少儿童在涂涂画画,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图画。随着心理能力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已经能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绘画活动。于是我在绘画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让儿童不但会绘画,而且会说话。
一、在审美中培养儿童语言能力
1.欣赏美术作品满足儿童审美需要。引导儿童艺术欣赏时关注事物的外在形式特征,注重儿童自身的自主感知,想象和感受,在引导儿童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时,关注事物的形状、色彩和空间的形式因素,以及这些形式和内容所表现出的情感因素。美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欣赏,唯有让儿童充分感知审美对象,在丰富的感知活动中产生经验,自由表达自己的想象与看法,才能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为儿童提供审美感受和欣赏的机会并创设让幼儿自主表现与表达的条件。例如春天的校园里绽放了各种各样的花朵,我先带领儿童欣赏五彩缤纷的花朵照片,孩子们在充分的欣赏中自由表达,不住地发出“好美呀”!的感叹。在此基础上,我进行追问:“这朵花像什么?那朵花的花瓣像什么?”让词汇量丰富的儿童用优美的词句去描述花的形态和特征。皮亚杰曾说:儿童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同样儿童的审美水平在描述、评价过程中也在不断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二、在创作中发展儿童言语能力
1.通过绘画活动发展儿童创造思维
低年级儿童喜欢在写字或者画画的时候自言自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边说边画的特性,从而达到发展儿童言语能力的目的。美术课上开展的游戏活动中,儿童常常会自发地用唱歌或者对话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表达。儿童在画画过程中,常常喜欢一边画一邊说出自己所画的内容或者用对话来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情感的表达。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说完操作要求,孩子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只见小明边画边说:我先画个云朵,再画个太阳,旁边还有云朵。教师听到这些就问小明:天空当中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小明又说了些其他的事物,比如小鸟、飞机等等。于是教师又开始启发引导他加上量词和形容词,比如几只小鸟,什么样的小鸟,在干什么等等。通过教师的追问,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他们脑海中的画面,而且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使得低年级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2.借助动手制作激发儿童表达欲望
美术活动中除了绘画还有丰富多彩的美工活动,幼儿可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孩子们特别喜欢捏橡皮泥和折纸,橡皮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随意进行创作,乐在其中。但是折纸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有些步骤还需要讲解示范,因此孩子们在折叠过程中还时不时地需要询问伙伴和老师,在对话的过程中培养了儿童言语表达和交流能力,使他们口语表达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有时候手工作品需要先构思想象,再和伙伴们交流合作,在一步一步地商量之下,共同完成手工作品,促进了孩子们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此外在儿童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编儿歌来进行美工制作步骤的分解,儿童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完成相关的制作。例如在捏橡皮泥创作的时候,捏橡皮泥小兔,圆圆的脑袋搓搓搓,搓个圆;胖胖的身体揉揉揉,揉成球;长长的耳朵捏捏捏,短短的尾巴圈个圈,装上兔鼻子,装上三瓣嘴,我的小兔做好了。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儿歌朗朗上口,内容简单而且便于自己理解,在美工活动中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促进了言语能力的提升,更好地促进了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在表演中提升儿童言语能力
绘画和言语表达联动能够让儿童的核心素养悄然增长。例如,我们和语文老师合作指导儿童阅读绘本之后,引导儿童依据绘本中的形象进行表演。孩子们表演的时候需要自制人物卡片或者设计场景,再将自己的设计运用到表演过程当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边表演一边表达。低年级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美术活动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但同时它又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让美术活动充分渗透到不同的学科,让儿童在看看、画画、做做和说说当中,产生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让他们在欢喜中学习。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想说、敢说以及会说,从而让绘画能力和言语能力并驾齐驱。
总而言之,艺术活动中蕴含着言语教育的价值,让艺术作品会说话是培养儿童言语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美术活动和言语活动有机结合,有效激发儿童的语言表达。通过美术和言语表达二者的有效结合,更好地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从而促进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