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习

2020-02-06 03:56赵凌燕
文理导航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赵凌燕

【摘 要】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碎片化的学习增加了学生建构立体知识体系的难度,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应有的深度,在回归数学学科本质的需求下,在迎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需求下,结构化学习能使学生的“基础学力”更快地提升,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幅增长,让学生学会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自身要具备结构化学习的理念,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推动学生展开结构化的学习。

【关键词】结构化学习;课程改革;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对之前二十年的课改工作的回顾和审视也逐渐增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体系的建立让教学从侧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强化上升为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经验累积。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碎片化的痕迹较重,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教材体系的编排中,更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中。为此,结构化学习的需求就凸显出来,这也是数学回归学科本质的需求,是贴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需求。

一、何为结构化学习

结构化学习是以数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并加以改造、加以融合,以形成新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方式和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中相联系的元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动态建构知识结构时,需要观察、思考、假想、实践、验证、求索,需要找到知识间的关联,发现本质的数学规律,进而建构出全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对学生是有挑战的,是全新而充满趣味的,是顺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是真实体现学生自然发展状况的,因而这样的学习必定是真实的,有效的。

二、结构化学习的意义

结构化学习的发生会让学生对数学有全新的理解,让学生学会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待学习,并让他们的学习过程变得“简单”起来。其一,学生可以抓住数学知识结构本身的关联来动态建构,让原本零散的知识碎片逐步链接起来,以网状结构甚至立体的數学模型保存下来,以便于他们随时重现、调用、再编辑。这样,随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越来越丰富,接受的信息都能储存到相应的结构中。其二,伴随着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经验和感悟会逐渐形成数学学习的方法结构,举一反三时常发生,他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学科中,而是扩散到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其三,结构化学习旨在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不断地强化和吸纳中,学生的思维结构会逐步形成,他们在“遭遇”外部矛盾刺激时,可以根据学习进程自我调适、自我建构,这也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真实体现。

袁振国教授指出“知识的问题关键不是多少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对结构化学习意义的阐释,因为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会学习极其关键,学会轻松地学习,高效地获得更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三、结构化学习的实施基础

结构化学习从根本上说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其中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因为学习者本身具备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不够,即便有一些体会,也难以形成系统,所以,在实施结构化学习时,我们首先要从教师的“教”开始。

教师首先要有结构化教学的理念,结构化教学与系统教学法一脉相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热点,有组织、有系统地创设学习环境,安排学习材料,让学生按照设计好的结构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是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之前,教师要研读教材,不仅要读懂教材涵盖的知识点,还要深度理解知识点的“前世今生”,要找到知识点彼此之间的关联点、内在规律的连接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以结构的方式去建构知识结构。比如,在“认识千米”的教学中,特级教师许卫兵从“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的话题出发,引导学生在体会已认识的长度单位的基础上,感知长度单位的进率(内在规律),并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创了丝米、忽米、微米、十米、百米、千米等,并在排序过程中将长度单位的结构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来,将单位之间的“关系”凸显出来。这样的学习让学生收获的就不仅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一条贯穿体系的线,沿着这条线摸索过去,整个长度单位的体系会“水落石出”,日渐丰满。

其次,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不应该被忽视,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要明白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困惑在哪里,学生在什么地方遭遇阻碍了,课堂就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只有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才能推动学生从“最近发展区”出发,找到通往新知的康庄大道。在学情分析中,教师可以通过测验、访谈、问卷等多种方式来展开,以便根据学生的真实起点准备学习材料,帮助学生体验、领悟、形成结构。例如在“认识千克”的教学中,海安市城南实小的曹爱梅老师让学生提前走进超市,寻找生活中的“千克”,学生带着电子秤,以小视频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录了下来,在课堂上学生千克这个单位时,学生的学习就不仅停留在定性的体会上,而是可以借助直观、真实体验“千克”的用处,拓展对“千克”这个单位的适用范围的认识,这样的学习让学生突破了“千克”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克”是一个较小的质量单位的单一认识,转而从联系的角度让学生立体建构出质量单位的体系来。

再次,问题仍然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基础出发,从数学结构的关键点出发,提出引领性、建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经数学学习的过程,累积数学活动经验,累积数学学习经验。在提炼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从数学的本源出发,通过对课时教学内容的重新解构(教材因为考虑到课时、编排体系等问题,有些内容的安排不够紧凑),优化课时内容的呈现方式,丰富课时内容的内涵,使课时内容更对学生结构建构的“胃口”,让学生在创新、求索和反思中得到真实的发展。

总之,结构化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促进学生“基础学力”和“数学素养”的提升,能推动学生知识建构结构化、学习方式结构化和思维方式结构化。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上移一级看整体”,用结构的方式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推动学生数学素养乃至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卫兵.结构化学习:回归“本原”的课堂实践[J].小学数学教师,2018(7,8):64-70

[2]吴玉国.走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J].江苏教育,2017(9):67-68

[3]吴玉国.结构化教学:让教育回归自然[J].江苏教育研究,2016(9A):8

[4]袁振国.什么知识最有价值?[J].上海教育,2016(1)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600)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思维能力核心素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